



早就听说北京有座号称“小布达拉宫”的古建筑群——丫髻山庙宇。从北京城区行车9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丫髻山山脚,它位于平谷刘家店镇,距京城70多公里。丫髻山庙始建于唐初,历经辽、金、,盛于元、明,清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


大凡北京老人皆知,昔日曾有两句老话儿:一句是“北京城———东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另一句是“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前句说的是位于北京东西分别有座道教名山,即京东平谷的丫髻山和京西门头沟的妙峰山。后句说的是丫髻山上的石碑跟卢沟桥的狮子一样,多得数不清。这从一个侧面足以说明:昔日丫髻山建筑的著名程度与辉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丫髻山海拔虽仅高361米,但因其背靠燕山,面向平原平地拔起,在丫髻山山脚下的紫霄宫向上望去,依山而建的各种古建筑鳞次栉比,遍布山坡,显得十分恢弘壮观,颇有神韵与气势。山上的东西二顶,状若古代女孩头上的发髻,也就是丫髻山名字的由来吧。到达山顶,东西二顶的建筑依山而建,壮观惊险,爬上顶峰可以一览丫髻山全貌。
”。

沿山前的小路拾阶而上,妙趣横生,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7座庙宇,对于一座海拔只有300多米的山来说,拥有这么多的建筑是相当多了,难怪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丫髻山东西两顶上的建筑极为宏伟,而且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在西顶有一座别具风格的铁瓦殿,内奉王三奶奶肖像。在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钟楼一座,高约三丈,上悬巨钟,左侧有一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此外,山腰还有亭堂殿阁多处,如万寿亭、巡山庙、三官殿、菩萨殿、回香亭等。山下有皇帝的行宫和大戏楼。登山沿途,凡庙皆有石碑,特别那几座御碑,石质细腻,字迹清秀刚劲,是当时石刻匠人高超的艺术杰作

丫髻山座西北朝东南,满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前有四十八盘台阶直通山顶。山后为悬崖绝壁,挺拔险峻。自唐贞观年起,直至民国初年,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筑群十八余处。清康熙五十二年,适逢皇帝六十大寿,为了祝寿,臣民捐资,重建东顶玉皇阁,内奉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赐题匾额“敷锡广生”。在西顶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当地人称娘娘庙。


作为道教名山,丫髻山庙兴盛与辉煌的历史的确是古老而悠久的。尤其自康熙帝始,丫髻山就被视作皇室家庙,成为皇家大型宗教活动场所,山上山下曾专门建有两座皇帝行宫;除皇帝及皇室成员不定期来此朝山进香外,清廷内务府每年皆须按例到丫髻山进香,从而促使丫髻山走向鼎盛与辉煌。只是到了清朝后期,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朝廷对其重视程度减弱,加之国力的衰退,才使得丫髻山逐渐走向衰势,直至毁于战火与“文革”之中。


高耸的玉皇阁,碧霞元君祠为京东著名道观。景区内有:双松迎客、回香揽古、石经道、万寿柏抱松、御坐石、碑林怀旧、碧霞夕照、观音望海、石门等众多景点。
丫鬟山鼎盛于元、明、清三朝,清朝皇帝多次驾幸丫髻山,御封为“金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