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敦煌 莫高窟

(2011-03-01 06:03:17)
标签:

洞窟

敦煌莫高窟

藏经洞

东方艺术

王道士

旅游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对敦煌的最早认识,是在一本历史课本上,有一页印着“敦煌飞天”的彩色插图,竟烂熟于心。提起敦煌,总是一个沉重而又沉痛的话题。敦煌,深处大漠,神圣、神秘而又深不可测。它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怀着对敦煌的憧憬与神往,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敬仰、对如来佛祖的敬畏,从嘉峪关乘大巴四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敦煌,再到莫高窟就更方便了,两点相距25公里,坐公交车8元的车费就能欣赏这座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牌坊”雄伟壮丽,气势不凡,坊额上“石室宝藏”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系于右任先生题写。敦煌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以及艺术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中外。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进入雄伟壮丽的“大牌坊”,只见一面巨大的沙砾岩壁展露在面前,直立而卧,与绿树成行,横亘1600多米长。岩壁上有许多竖孔,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壁面上,有的上下两层,有的上中下三层,这就是石窟。每层石窟前搭有木栈或水泥桥板,把每个窟门连通起来了,供游人行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莫高窟!令众人心向神往的莫高窟!此时,想象与现实的距离在慢慢拉近:莫高窟少了份想象中的荒凉悲鸣,却多了份现实中的和谐壮观!“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跟随手拿着一大把钥匙的导游前行,打开洞窟带着游人进去,在导游手电光的照射下敦煌艺术之精华尽现眼前,洞窟壁画和彩塑艺术首先给我们的是一种艺术化了得视觉效果,通过不同而又极其丰富的色彩触动与感染,各个人物图像妩媚,画面在静态和动态双重作用下,给人精神的振奋与心灵的震撼。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莫高窟,气势宏伟,博大精深,要认识莫高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要用心灵感受,要亲身体味,才会有所悟。在莫高窟能欣赏到佛教造像和佛教石窟艺术最终目的与境界。佛教石窟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是由于艺术是永恒的,艺术的强大力量决定了艺术是一种文化与文明。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最大的感受就是莫高窟不愧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三大浩瀚工程之艰巨、精美、绝妙、奇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但又很难想象, 一千多年来,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不约而同、前仆后继地来到这里,并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和感慨。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虽然敦煌除了莫高窟还有鸣沙山、月牙泉那样的千古奇观,但敦煌无疑是因为有了莫高窟而成其为敦煌,也就是有了莫高窟才有了敦煌。这里汇集了太多的文化积淀;收藏了太多的历史画卷;也凝聚了太多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走近莫高窟,仿佛就是走进人类文明的时空长廊,使你在人类伟大与渺小的纠缠中不能自拔。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一条毫不起眼的土黄色山脉的腰间,周围是戈壁、沙漠、不毛的秃山,稀疏的树林掩映着一个个洞窟,一条早已干涸的河床在它脚下横亘着,荒凉极至,萧瑟极至,却又神秘极至。然而,当你步入寺区,逐步展现在面前的确是独具一片青翠,泉水叮咚,树木繁荫,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地下小桥流水潺潺,这是沙漠中难得的一片绿洲。莫高窟就身藏在这绿树掩映之中。不能不让人感到神奇。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415身。这些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我国6——14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艺术发展情况,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莫高窟最早的洞窟相传为乐尊和尚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开凿,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窟,其中最精美的要算它的壁画彩绘从前秦至随唐各个时期均有雕塑彩绘制作,堪称中华艺术瑰宝、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为了保护洞窟里的绘画和塑像,莫高窟所有洞窟都没有装灯,每个洞窟里都装着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受到保护。而且,每个洞窟都是加锁的,导游手里拿着一大把钥匙,打开洞窟,带着游人进去,出来后立即锁上,哪怕后面一批马上就要进来参观也照锁不误。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九层楼:位于第96窟前,依崖而建。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1935年建造,俗称“九层楼”,高33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尽管建筑工艺粗糙,但攒尖高耸,槽牙错落,铁马丁冬,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还是巍峨壮观。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藏经洞封存了6万件历史文物、佛经、史籍、书信、文学作品、社会资料是研究公元4世纪至11世纪中国历史的宝库。可惜清末民初政府腐败,洋人们一次次地欺骗了这个精明的湖北佬王道士,之所以大量的文物资料被外国人掠去,现存藏经洞的文物不足发现时的三分之一。王道士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唾骂,不得不靠装疯卖傻度过晚年。   

。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了解莫高窟,不的不提到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这个身体矮小的湖北人本名王元禄大约出生清道光三十年(1850),死于1931年。小时读过几年书,因家乡连年闹灾加人祸而逃出家乡,来到河西走廊酒泉一带。入肃州巡防营为勇。退伍之后无家可归出家受戒为道士。他习惯了流浪便向西云游,1897年来到敦煌莫高窟,看到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于是他自觉自愿但当起了“守护神”,四处奔波,苦口劝募,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此时王道人摇身一变成了敦煌名人,公然以“莫高窟主持”的身份自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雇人清沙发

现藏经洞。

 

。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王道士1931年死于莫高窟下寺故居。由弟子赵明玉、和徒孙方至福在莫高窟大泉河对岸的戈壁滩上为他建一幕塔,道士塔。


    照相机不能带入洞内接网上的片子来欣赏东方艺术的珍品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东方艺术明珠”——甘肃 <wbr>敦煌 <wbr>莫高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