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第一古刹 河南 洛阳——白马寺

(2011-02-08 07:19:06)
标签:

齐云塔

白马寺

洛阳八大景

狄仁杰墓

中国佛教

旅游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国家创办的第一座佛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文化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释源”即释教之发祥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这是中国佛教对白马寺历史地位的认可和尊称。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据有关古籍记载东汉永乐年间,汉明帝派遣使者赴西域拜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看到佛经佛像,二位印度高僧应东汉使者之邀,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永乐十一年(68年),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西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之功,故名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至今近2000年来,曾几兴几度。唐代时规模宏伟,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的大修,大体上奠定今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殿内造像以大雄殿内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最珍贵。此外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经台等古迹。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武则天敕修白马寺;唐代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欲把政权变为神权,就借用佛教。公元685年,派薛怀义为白马寺主持,他征调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广修殿阁亭台。其建筑规模和布局具有皇家气派和中国化寺园的风格,使新建的白马寺成为当时规模宏大、豪华壮观的寺院。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角楼在白马寺围墙的东南角和西南角。也是防御设施。1931年,“9.18”事变和1932年“1.28”上海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感受到强敌的威胁,决定迁都洛阳。是年3月迁来洛阳,11月又迁回南京,在此期间请上海佛教会德浩法师驻白马寺,主持修建。鉴于当时的动乱局势,首先考虑到白马寺的安全,增修了两座两层角楼,可以登高瞭望,又可守卫御敌,成为那一时代白马寺的特有建筑。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鈡鼓楼在山门内两侧,晨曦初露时敲鈡,红日西沉时击鼓,它是僧人们作息的信号,也是佛事活动兴盛的标志。“马寺鈡声”曾被美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现在,每年新旧交岁之时,人们都欢聚在白马寺,听僧人敲响新年的鈡声,伴随着悠扬的声波,迎来了新一年的幸福和和谐,和平与安乐。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寺中的大佛殿内高悬一口大钟,洛阳八大景这一的“马寺钟声”即由此而来。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这只大钟,钟声会响遍方圆十里,经久不绝。更奇妙的是,由于音律相同,只要钟声一响,远在25华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应声而和。每年元旦零时,都要在这里举行流传上千年的撞钟迎新年活动。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狄仁杰墓在白马寺广场的东南处。圆丘形墓冢,高5米,周长24米。冢南立二石碑,大碑高2.50米,宽0.95米,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字。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生于公元630年,曾任洛州司马。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后,复相位。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大雄宝殿在塔院,是1990年,齐云塔院被批准为比尼丘道场后,没有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很需要一个大佛堂,于是筹建一座大雄宝殿。2005年8月动工,2007年2月告成.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山门外的两匹马,左右相对,石马高1.8米,长2.2米,性情温顺,雕工精细,使人一望便会想起“白马驮经”的故事。其实,驮经的白马死后被隆重埋葬,至今白马寺还存留着葬白马的石棺。眼前的两匹石马是北宋“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马,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给后人造成了不少误解。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按中国的风俗,宅院和寺庙中是不栽桑树的,因桑与丧音同,为人所避讳,故不植桑。白马寺为什么种桑树,而且一直保存下来,其来历;史载公元1365年,吴王朱元璋下令栽桑、麻,规定“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不种桑,出绢一匹,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这一命令推行全国。当时白马寺有自己的田产,也要按规定种桑树。因种桑树是皇帝的命令,能避除一切讳气,就一直保存下来,成为白马寺的”吉祥桑”,为白马寺增添了一景。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吉祥古桑树位于大雄殿东侧的牡丹园中,传说这棵树是老桑树根部发芽长出的第四代桑树,现今树围为5米,树高13米,树身已向南倾斜,枝叶繁茂,树荫达400平方米。
中国第一古刹 <wbr>河南 <wbr>洛阳——白马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