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2010-12-01 06:38:40)
标签:

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长城

西拔子站

e1

a80

旅游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原木层层相迭的寨门,上书顺天寨。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政权,立即分兵两路,派遣部将刘芳亮率南路大军攻大名、真定(今属河北)。李自成则与刘宗敏率主力为北路,攻至八达岭遇阻后继续佯攻,主力部队则转而奔袭石峡关。314日,破石峡关(即此处)而过。17日两路大军会师北京城下,于19日兵取北京城,明王朝覆亡。顺天寨即当年破石峡关时所扎大军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残长城自然风景区位于八达岭长城景区10公里处。它是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这里崇山峻岭,深沟险壑,长城城关相连,墩堡相望。由于保存原始,虽然残缺,但雄风犹存,那断壁残垣,在斗转星移,晨昏更替之间,默默地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古战场的昨天……。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进入景区走的这个小道,也叫闯王小道,当年百万大军,经此攻破石峡关,今天空余此路,小小的一条路,居然比百万大军更有生命力,想想真是有意思.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意取其名,四通八达,关之要隘,长城者,据峰卧岭,依山而峙,随山而舞,或升或降,或陡或缓,山之巅者,亦城墙之身也。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这就是当年李闯王攻破长城,建立短命的顺政权的地方,名为石峡关。也就是长城落在山间峡谷里最矮的地方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辉煌过,也衰败过,分裂过,也统一过,这漫长的一切的见证者,可能唯有长城,长城起于秦始皇,作为对于北部民族的重大防御体系,为历朝历代所重视。时代变迁,长城失去了其重要的防御作用,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像一条老了的巨龙,俯卧在中国的大地上,静静的看着这个绵延不息的国度。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游览八达岭残长城在德胜门东边乘919路至延庆大站快车,到西拔子站下车,大概一个半小时可到,没有一站直达八达岭的快车快。下车后,就能看见景区大门,但这仅仅是个大门,进去后还有3.5公里路程,可以步行过去,也可以坐当地黑车过去。到了售票处,进入景区,但这里其实距离长城还有2公里左右,也就是进入后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闯王小道。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残长城景区,和闯王李自成有着那么千丝万缕的关系,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明国,亲自率领大军东征,过黄河进山西,经大同克宣府,长驱直入,兵临雄关八达岭,冒死冲杀,死伤无数,久克不下。正愁肠百结,当地老者献计,转而本袭石峡关,首将唐英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破关而入,兵逼北京城。后人将此历史事件编成京剧,名为《三疑计》,广为流传。八达岭残长城风景区不仅见证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的修建。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是万里长城之首,是明长城的精华,其地势险要,构筑雄伟,自古以来便是“拱卫陵京”的军事战略要地。此一线,或峡谷或险山,长城纵横军都山脉跌宕起伏,构成了“层层设防,寸土设障,步步为营”的纵深防御体系。距八达岭西南10华里处,就是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石峡关长城,也就是八达岭的残长城风景区。这里崇山峻岭,深沟险壑,长城城关相联,墩堡相望,由于保存原始,虽然残缺,雄风犹在,那断壁残垣,在斗转星移晨昏更替之间,默默地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以对古代历史建筑的完整保存著称,可八达岭残长城,却就只能淹没在茫茫的大山中,残是对其的真实写照,但残缺也是种美,在八达岭长城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体会古人的伟大,在残长城景区,体会的确实历史的沧桑,岁月的流逝。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残长城有东西两条,东边未开发,有一个观景台,可往上登,开始以为不能上,但问修长城的工人,说也可以爬。西边是大部分人选择路线,但其实开发的也就是一点点,稍微往上,全部都是万里长城,少人登临。其实所谓的修缮,只是增加了安全措施,比如两边的城墙都垮塌了,增加了钢管护栏,台阶垮塌了,用木板重修了台阶。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已开放的残长城景区为2平方公里,这个范围内约有2000米残长城,现开放的仅100米左右。攀登路线为东西两条:东路是沿着新修的登山石阶攀登,至半山处建有观景台,游人可登台观东西两翼的长城雄姿.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八达岭残长城风景区不仅有古老文化残缺的美,其自然景观、环境更美。“昨天今日此山中,古长城上盔缨红。沙场征伐今不见,自然依旧笑东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西路是沿新修的登山路攀登至残长城一豁口处,供游人攀登的就是从豁口券门进入的一段长城,此处长城是V型向西南、西北两个方向延伸,最后的敌楼离可登处有20米左右,为保护长城和敌楼,保障游人安全,每天均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并限制攀登人数。这是国内长城景区中第一个开放的残长城景区。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登城口为闯王破关之处,烽烟之下,造就此墙之残,刀光剑影,直忆旧时雄风。由此左行,至顶处观景,无路可凭,前望朵墙栉比之处,完好如初者,就是八达岭长城了。由此右行,上至主城楼,主城楼者,四窗五朵乃至更甚者,登上城墙,凭窗吊景,城墙之中青色方砖铺路,巨石为基,斜指九霄。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随着山脉的忽高忽低,我在长城的臂弯里执步前行,山顶之处的城楼在那巅峰之端,披着太阳的光环高高的耸立着,抬头望去,俨然满身盔甲的将军把守着天关。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古老文化的残缺美——北京八达岭残长城
    对长城感兴趣的好友,可参考、浏览一下我的拙作长城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