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2010-07-12 07:01:35)
标签:

土楼

圆楼

内院

承启

中门

永定县

旅游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土楼之王”的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有“土楼大王”美誉的承启楼。坐落在永定县高头镇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楼名是今人江静波教授补题,楼门对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承启楼里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如相见,最宜注重人伦”。从这里可以看到一楼人和睦相处的情景。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抬眼望去,巨大的圆形透出一种气势逼人的威严。

它的内部布局奇特,分为四环,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主楼第一层为各家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层和四层是卧室,厕所是在楼外一处较低的地方,每家户外都有一个隐蔽的小门,内置晚上用的恭桶,这样的设计即便对于住惯了单元楼的城市人来说也是功能齐全的。第二环是公用的会客厅。第三环是各家子弟一起读书的地方。第四环是中堂,作为大家拜神、聚会、议事、红白喜事摆酒席的地方。主持这些事情的是楼主。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布达拉宫”式的奎聚楼。这是一座宫殿式结构的方楼,依山而筑,远观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成一体,有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此楼是清朝翰林学士巫宜福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设计的,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开中门迎接。楼内檐粱雕刻十分精美,可惜“文革”期间受到破坏。历时三年建成的这座土楼,高约十五米,前后楼建筑依山就势前低后高,构成丰富的外观形象,与起伏的山峦遥相呼应。外墙厚实,只在顶层开窗,并仅辟一个大门出入,极其封闭。楼内左右披屋中各有一口水井,井台上部盖顶,并开一小天窗,既防了雨天淋雨,又便于打水,这是此楼一大特色。最有特色的当是中堂前处理成两层的楼阁式,作歇山垂檐顶,与后楼的腰檐相连,形成四层重叠的屋檐,楼阁与层叠的屋檐使方楼内院景观别具一格。奎聚楼建于一八三四年,占地六千平方米,现住二十余户百余口人。一百多年来,楼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功名显赫,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四人,大学生有二十多人,海外华侨有四十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袖珍土楼”如升楼:建于公元1901年,乃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圆楼。直径为十七米,楼高三层,只开十六间,为内通廊式的单圈圆楼,小巧玲珑。设一个大门,正对大门是中厅,内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两部楼梯,楼梯间一侧为土墙隔断,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圆楼住六户人家,内院直径只有五米,虽楼内空间极小,但整座土楼家居聚凑,井然有序。福建永定县别具特色的几座土楼

    相传,楼主原先家中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已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建成如此圆楼。因楼小,外观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 “米升”,故名如升楼。许多游客又称之为“袖珍土楼”。据说,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