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侠客游四方
侠客游四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968
  • 关注人气:1,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土楼 印象

(2010-07-06 15:41:25)
标签:

客家人

客家土楼

里根

福建

旅游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游走闽西南的客家土楼,虽然出发前作足了功课,当第一次看到土楼时,还是被那奇特与庞大的建筑所深深震撼,土楼那恢宏的气势、那古拙精致的形态、那历经沧桑的斑斑陈积,使我惊叹与激动。用日本教授茂木计一郎在他的文章写到,他第一次看到土楼的感受,“过了山口,发现山麓的环形土楼,坐落在山谷里蜿蜒而流的河岸凸出的地带,好像大地上盛开的巨大蘑菇一样,圆圆的土墙建筑物点相连,又像是黑色飞碟自天而降,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与说是住宅,不如说是城堡,不,是不可想象的怪物,超然地横躺在我们眼下的山里,我们都看呆了。”这就是对土楼的第一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闽西南土楼的主人主要是“客家人”。客家人以“客人”的身份闯进了这片蛮荒而神奇的土地。所谓的“客家人”也就是历史上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随着历史事件、自然灾害等原因的迫使,迁徙、流落到闽西南,而被当地人称作为“客家人”。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客家人的先祖在永嘉之乱、唐末兵乱、金兵侵宋从中原举族南迁。终于,在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看到了山坳里一块开阔的盆地,面向一条潺潺小河,一路平川,十里林涛,百顷荒原,四周围的山岭犹如屏障,把北方的兵祸与动荡阻隔在千里之外。清除杂草和灌木,平整地面,用土垒起土屋,大山深处升起了一缕缕吹烟,从此,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了一支新的民系。这就是客家人。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落户异地他乡的客家人,在闽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在茂密的植被掩映下建起了土楼,聚族而居,防备着盗匪的骚扰和土著 的进攻。由于是在闽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大块的土地很匮乏,所以建造土楼既节省土地又可以居住比较多的人,一个家族聚集在一起,生活中相互之间有所照应,对外防御中克服了人少力单的薄弱状况,形成人多力量大的合力。所以土楼逐渐在闽西南民居建筑中流行开来,以明、清为多,直到现在也有新的土楼继续诞生。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福建客家土楼建筑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它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试想几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内朝夕相处,和睦共居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朴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见一斑。一进入土楼,你立即就能感觉到那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温和的气氛。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土楼就地取材,由红壤土掺上竹片、砂石、糯米粉汤、红糖、蛋清夯造而成,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的祖训,或用祖宗的名子,用以砺志、纪念、吉祥如意的心愿。楼门两边是一对楹联,大都是楼名的藏头联,寓意深远。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土楼流传甚广的传说,并阴错阳差日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的起因:1985年的一天,美国总统里根的办公室摆上了一份中央情报局送来的秘密报告:据卫星照片显示,在中国福建西南部有数千座不明性质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为相似,也可能是大得无法想象的核基地。里根顿时吃了一惊,后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这一年的12月,美国中央情报人员贝克和他有中国血统的夫人,以摄影师的身份来到了中国闽西南乡村。发现漫山遍野的“核基地”只不过是普通的客家土楼,在山间存在百年、甚至千余年。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闽西南土楼,位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接地带,这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土楼星罗棋布地坐落在山谷盆地,据统计永定有近20000座土楼,南靖有15000多座,其它等地也各有数百座土楼。这些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千姿百态的土楼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飞鸟野花、层层梯田、潺潺小溪、缕缕吹烟,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着田园牧歌的诗情画意。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1986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带领十多人的考察组来到土楼乡村,对永定、南靖的土楼进行勘测和调查,回国后出版了考察专著,在国外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得烈称:“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最协调的民间建筑”。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1986年,中国邮电部以永定承启楼为模型印制了一枚民居邮票,让许多人第一次从这方寸之间认识了那浑圆阔大的土楼。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定土楼为闽西土楼的代表,土楼最著名的地方属于湖坑镇,这里有振成楼、承启楼。当你走进土楼,首先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家族之城,再看到一个个单独的家。永定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更想不到是通往各个土楼的公路修的不错,每个村落土楼之间也是很干净的碎石或土路,整个环境出乎我的想像。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永远的家园——福建客家 <wbr>土楼 <wbr>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