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教同源——香港 黄大仙祠

(2010-03-19 06:10:19)
标签:

宗教

赤松仙子

同源

三教

黄大仙祠

旅游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仿北京故宫而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庭台楼阁,红墙绿瓦,极尽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气派非凡。但整座祠庙却陷在周围现代化高大建筑群的“水泥森林”包围中,置身古色古香的庙宇,环顾四周顿有“时空穿越的感觉。更为惊奇的是:黄大仙庙应该算是道观,但供奉大仙之外,还供奉着观音菩萨、关公、孔夫子,集我国三大教派,佛、道、儒于一庙,这样的庙宇,还是第一次看到,越新奇越发细细品味。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负盛名,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地方,在海内外华人中,黄大仙素有“有求必应“的盛誉,不少外地游客抵港后都要慕名游览,前来朝拜的人,门庭若市并都很虔诚。除了旺盛的香火外,也是我最为关注的还有它浓浓的历史源流,和建筑风格及信仰特点。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主殿后面修了精巧玲珑的小公园,颇有园林景色,内有假山、叠石、放生池和人工瀑布以及不同形状的凉亭,道园建筑格外清幽宁静。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原名啬色园创立于1921年,占地18000多平方米。经过数十年的悉心经营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叁圣堂、从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祠外的一大牌坊上《赤松黄仙祠》的大字,再往里走便看见另一个内牌《第一洞天》,再拾级而赏,有另一牌坊,上面写着《金华分述》每个牌坊都有宏伟的建筑特色和意义。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特点,迎合了民间信仰的需要,充满传统特色,在大殿内不只是供奉黄大仙,右侧供奉观音像、孔子圣像。立孔道门横匾,游人进入大门径直向前可以见到这一横匾。进入大门的左侧高台建有“三教同源“的殿庙。三圣堂奉祀吕祖(吕洞宾)、观音、关帝,并挂有万世师表孔子的画像。祠内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谓集儒、佛、道叁家于一身。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大雄宝殿辉煌宏伟,雕刻精细,在香烟弥漫下,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祈求福至。殿内有碑文简介黄初平成仙的经过。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生于东晋时代,浙江省金华县松山人,原为一牧羊童子,十五岁学道,学了医术,40年后,他兄弟到山中寻找他时,见他能指石变羊。从此两兄弟一起修练,双双为仙,因为他隐居于赤松山,故又称赤松仙子。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当年黄大仙云游四海,治病救人,济世扶危其功德家喻户晓,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纷纷立祠来尊奉他。在三大教中,仍以道教为主,黄大仙被民间视为道教神明,深得人们的顶礼膜拜。在20世纪初,道士梁仁庵从广东西普庆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像来港,最初他们在湾仔开坛施教拜赤松仙子,1921年,经仙人指点选择了九狮子山下的龙翔道建祠。后来信徒渐多,香火日渐鼎盛,成了香港著名庙宇之一,每年不少善男信女争相在大年初一上(头柱香)成为一年一度的贺岁佳话。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寺庙内建筑设计极富中国传统色彩,组织机构颇为庞大,整个建筑在“五行布局”上整个大殿及经堂建筑宏伟壮观雕刻精细,均采用全木结构,暗含五行中的木。正殿所摆设的并非黄大仙的雕像,而是他的画像,除了正殿还有乌龟池、图书馆、药剂厅,这座庙的建筑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个占卜元素,放置黄大仙画像的青铜庭台代表的是金,图书馆和喷水池代表木和水。
            三教同源——香港 <wbr>黄大仙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