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猫儿和饼》
(2009-12-15 23:00: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优秀教案篇 |
大班音乐活动《猫儿和饼》
【音乐游戏素材来源】
乐曲《森林铁匠》选自德国作家米夏利斯的作品,原为复三步曲式,现改为AB结构的音乐,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设计意图】
1、 游戏选材与创编:
(1)本节活动的原创性在于将绘本《十一只猫开饼店》中做土豆饼的情节与传统体育游戏《贴烧饼》的玩法,巧妙融入音乐游戏的活动之中。让幼儿在《森林铁匠》的音乐旋律中,愉快地劳动,欢乐的游戏。
(2)游戏音乐作品说明:乐曲《森林铁匠》选自德国作家米夏利斯的作品,原为复三步曲式,现改为AB结构的音乐。整首乐曲轻巧活泼,节奏感强。A B乐段变化明显,A段音乐欢快有力,犹如小猫在欢快的做饼,B段音乐节奏加快有紧张追赶的感觉,犹如小猫在追赶调皮的土豆饼,符合本次活动的情节需要。
(3)游戏玩法与规则:A段音乐时幼儿结合故事情节中提供的:洗、碾、洒、拍的做饼过程,将其提炼成生活模仿动作并且分成小猫和土豆的角色两两合作,
B段音乐时,一人当“猫厨师”,另一人当“土豆饼”,站成贴烧饼的队形,请“土豆饼”站在炉(圈内)内,一位由教师扮演的“猫大厨”跟随着音乐将土豆饼一块一块的贴入炉内,最后将会有一组“猫厨师”和“土豆饼”没有贴入炉内,那位“猫厨师”将会追赶没入炉的“土豆饼”,“土豆饼”在圈内可以挤走任何一块“土豆饼”并占据他的位置,被挤走的“土豆饼”也要迅速的挤走其他一块土豆饼并占据他的位置。如被追到,游戏从新开始。
2、 重难点的设置与处理:
本节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学玩《猫儿和饼》的音乐游戏,难点在于如何将已有的体育游戏经验迁移到贴饼游戏当中。
在活动前让幼儿阅读了绘本,了解了故事内容,并带孩子玩了贴烧饼的游戏,为孩子提供了知识经验的准备。
在活动中为方便幼儿的活动,采用圆形座位,教师与幼儿同样坐在圆上,师幼儿能无障碍的看清大家的全部姿态和运动方式,同时也给幼儿在迁移已有经验时提供了帮助。
游戏结束时,幼儿扮土豆饼,保持一定造型的方式离开教室,此结束方式保证了活动所创设情境的完整性,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让幼儿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3、 游戏情境的创设:
在“贴饼”游戏时,“猫大厨”带上围裙。围裙的使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角色意识。
在幼儿的椅背上间隔的贴上了火焰,代表了幼儿即将贴的炉子,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规则。
二 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猫儿和饼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森林铁匠》A段音乐的欢快、有趣,B段音乐的紧张、刺激的情绪。
2、借助情境语言,创编出猫和土豆合作对应的动作;迁移已有体育游戏经验,听音乐的变化学习做饼、贴饼的音乐游戏。
3、 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游戏音乐(森林铁匠),CD机
2、猫厨师的围裙
3、玩过体育游戏“贴烧饼”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歌曲《小小音乐家》
要求:1、幼儿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师:小猫不仅是个小小音乐家,他还是一位能干的猫厨师呢。
二、基本部分:
1、欣赏A段音乐,复习做饼的动作,学习两人合作。
(1)、复习小猫做饼的动作。
师:猫厨师们,我们一起来做土豆饼。
(2)、观摩教师合作做饼。
(3)、师扮猫大厨,幼儿扮土豆练习。
(4)、幼儿结伴完整练习。
师:现在请你找一个朋友,互相商量一下,一个当猫厨师,一个做小土豆,找个空地方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2、完整欣赏B段音乐,学习B段贴饼游戏。
(1)、完整欣赏。
师:土豆饼做好了,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听听看音乐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2)、再次欣赏。
师:听出来了吗?哪段是猫大厨出来了,哪段是猫大厨贴饼,哪段是饼跑了。
(3)、欣赏B段猫大厨贴饼音乐。
(4)、幼儿尝试贴饼游戏。
师:我猫大厨要把你们统统贴近炉子里。
(5)、学习追逐土豆饼的游戏。
师:哎呀,有一块土豆饼没地方贴了,怎么办?他要迅速的挤走其他饼,没有炉子的饼也要迅速挤走别的饼。(教师带领幼儿一起)
(6)、幼儿学玩贴饼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玩贴饼游戏。(练习B段)
3、完整游戏:
(1)一半幼儿扮猫,一半幼儿扮土豆,师扮猫大厨完整游戏。
(2)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①被挤掉的土豆要赶紧去找新位子。
②音乐未停就被抓到怎么办?怎么能不被抓到。
③音乐停土豆饼还没有位置是怎么办?(变成面团)
④土豆饼的造型。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结束部分
向客人老师展示做好的土豆饼,带着做好的土豆饼离场。
三 活动评析
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将本次活动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孩子初步感受音乐旋律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创编小猫做土豆饼的动作,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快乐。
本次活动我能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小猫做饼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有什么新的动作,我们来学”,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与此同时,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高难度,让幼儿两两合作。这次的活动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在贴土豆饼这一环节中,使整个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都能达到。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 创设游戏情景,将音乐与游戏有机结合。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幼儿园的活动都要游戏化,生活化。我这次设计的音乐活动就是本着这个原则,利用绘本故事,将孩子熟悉的故事加以音乐的烘托,让孩子在音乐中感知故事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
二、合理利用教具。
本次活动中有两个有效的教具一个是火焰,一个是猫大厨的围裙,这两个教具前者是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后者是帮助幼儿分清角色,让幼儿更快更好的掌握活动中所蕴含的技能。
三、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热情。将韵律中动作来源于幼儿的创编,既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又将幼儿成功的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幼儿对活动有兴趣了,教师才能更好的开展。
四、。教师的示范作用及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
当然试教中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如:幼儿的情绪容易在游戏时过于高涨,教师很难将幼儿的情绪保持在适度的、舒适的兴奋状态,忽视了审美感受教育,对孩子引导性的语言还不够。对游戏的角色也做了多次的调整,力争让整个活动情节更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