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学习与思考
(2008-10-23 20:10: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源篇 |
一、
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类活动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定的凭借物,二是有相对正式的语境(语言场景/语言运用方式/交际者),三是讲述是一种独白语言(独自构思/独自表达)。
讲述活动着重培养幼儿三方面的能力:
一是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观察、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过程)
二是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将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
三是培养幼儿掌握对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听者特征/语境变化/听者反馈)
讲述活动从编码的特点可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等三种,从凭借物特点分成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等三种。
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观察的途径,提问的方式。把握三点:依据讲述类型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依据凭借物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依据具体活动要求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第二步骤,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尽量放开,自由讲述。一般采用集体讲述、分小组讲述、结伴讲述等方式。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幼儿自由讲述前,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提醒幼儿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讲述。二是在幼儿自由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发现“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骤,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是学习重点,主要指讲述的思路和讲述的方式。一般有教师示范讲述;通过提问、插话引导幼儿不断改变讲述思路;与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思路等方式。
第四步骤,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提供幼儿实际操练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他们更好地获得新经验。一般有由A及B/由A及A/由A及A1。(由A及B。当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讲述经验后,教师立即提供同类不同内容的机会,让幼儿用新的从讲A的思路去讲述B。例如:幼儿学习讲述一件玩具的顺序后,教师让幼儿用同样的思路讲述另一件玩具的顺序后,从而帮助幼儿掌握所学新的讲述经验。二是由A及A。在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并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后,让幼儿尝试用新的讲述方式来讲同一件事,同一情景。例如:学习讲述“秋天的菊花”思路后,让幼儿开了小花展,向小班的弟弟妹妹介绍秋天的菊花。应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要求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新的讲述经验,尽可能地避免绝对模仿和复述别人的话。三是由A及A1。用这种方法组织第四步骤的活动,教师在原讲述内容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原内容的讲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