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齐齐
(2015-05-09 08:59:51)
标签:
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 |
烟叶齐齐
熊永富
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爱国诗人丘逢甲从海峡彼岸回到祖籍地上杭谒祖寻根。他从中都经庐丰到蓝溪,绕过太拔最后到上杭县城。春天的杭川大地芳草萋萋,田畴沃野处处一片葱茏,绿竹新笋,烟草齐齐,汀江两岸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有感于此次回乡的见闻,写下了《忆游上杭》十五首,其中“春田漠漠草萋萋,油菜花开烟叶齐。鬼谷祠边春市散,淡云微雨过蓝溪”就描写了诗人从庐丰到蓝溪途中看到烟草长得整整齐齐,长势旺像,青葱茂盛,惹人欣喜的美好景象。
庐丰种植烟草的历史可谓久远。据上杭县民国志记载,明清以来庐丰、蓝溪、稔田一带盛种烟草。
记得三年前的一天,也是春天。四月的“三丰”大地,烟叶成熟,采摘的乡民把从烟地里摘下的成熟叶掌送到“三丰”烟叶烘烤工场。“三丰”烟叶烘烤工场就是建在庐丰乡连接丰乐、丰康丰济、立英四个行政村中心地段的烟叶烘烤场,占地1.8万平方米,建有55座密集式烤房,每年有4000多亩的烤烟成熟采摘后集中到这里烘烤。那是一派热闹欢快的劳动场面,勤劳的村妇用摩托车满载着从田间把采摘下来的成熟烟叶运到烘烤工场,卸到绑扎区,绑扎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熟练地用麻绳把烟叶以四叶一束垂直捆扎到长约120厘米的小小竹竿上,他们用心细致,一束一束码得整整齐齐,一竿一竿送到密集式烤房里。烤房外堆得像小山似的黄橙橙的烟叶,像是清晨的阳光,新生的希望,刚从密集式烤房里分离出来。没有了充盈的水分和平整的叶掌,烟叶一片一片,收缩褶皱起来,金黄金黄的像灿烂的笑容。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看着一拨拨新烤的烟叶走出烤房,高兴得合不拢嘴,不由地唱起了客家山歌“门前菜花满地黄,农民百姓种烟忙。烤烟师傅多注意,片片烟叶烤金黄。”
即兴的山歌演唱活跃了劳动的氛围,冲缓了劳作的疲惫,一时间整个烤烟工场沸腾起来,劳动的快乐从这里弥散开去。谁说“人间四月天,青黄不接时?”这里分明是一个秋天的卖场,在人间四月里收获着希望和梦想,在青黄不接的时节描绘出乡村的欣欣向荣的生命和粲然热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