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国作家契诃夫经典剧目改编,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操刀的中国版话剧《樱桃园》于6月3日至5日亮相上戏剧院。此次,买了首场的票。由于不是周末,黄牛的票似乎不那么畅销,380的票最后居然卖到100块,小宝与贝壳大呼亏了~~~~吸取经验了,以后凡是周末的票都预先订好,而非周末的票直接找黄牛买即可。

上戏剧院的设计似乎不那么专业,吸音、反射、视线效果都很一般。演员站的稍微远些,声音都听不太清了。二楼边侧的座位更是被遮挡的厉害。

舞台布景十分漂亮。黄土色的纱幔从舞台上一直蔓延到乐池,倾斜而具有纵深感的舞台凸显出一片苍凉黄土地,昏黄灯光从纱幔中透出来,投射在具有张力向天伸长的樱桃树上,樱桃庄园的黄昏恬静而富有诗意。

《樱桃园》讲述了俄罗斯社会变革下的阶层兴替。女地主柳苞芙长年客居法国,突然有一天想到了俄罗斯,想到了樱桃园,于是举家回到了故乡。但是女主人债台高筑,债主们准备拍卖樱桃园。最后樱桃园被商人陆伯兴买得。失去了樱桃园的柳苞芙决定再到巴黎去生活。
整个故事都在樱桃园即将被拍卖的这一阴霾下推进,不过,林兆华却丝毫没在舞台上为“阴霾”留下蛛丝马迹,他呈现给了观众一个极其唯美的樱桃园,而这也与最终樱桃园被卖、樱桃树被砍、柳苞芙等破落贵族被驱逐出去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此剧通过一片樱桃园的易主,既表现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阶级地位变动,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群破落贵族无视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沉湎于游手好闲却又自寻烦恼的日子,直到商人罗伯兴买走了庄园、砍了樱桃树,人们才在那撕心裂肺的砍伐声中惊醒,恍悟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最后一幕中,樱桃园被卖掉了,众主仆搬家,进行中的动作突然停下来,在一两秒的静场中,突然变强的灯光把舞台上的一切晒成了一张雕塑似的照片。在当代语境下,《樱桃园》的意象性解构更有力地凸显出契诃夫的鞭挞与讽刺的喜剧意味。
剧本以“只听见花园里远远传来斧子砍树的声音”告终。这之前是柳苞芙兄妹挥泪与樱桃园告别。但新的一代——大学生特罗菲莫夫和女儿安尼雅却在临行前高喊:“别了,旧生活!”他们立志去创造更加美丽的樱桃园,从而给全剧带来了乐观主义的气息。







这部现实主义作品,在林兆华的手中变得极其梦幻,并在梦幻中强化了原有的批判性。而原剧3小时的长度也在其手中“瘦身”成100分钟, 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忧伤,导演以黑色幽默的解读突破沉闷,但又巧妙地保留了剧中令人回味的酸楚和伤感。
剧中,蒋雯丽的表演可圈可点。刚出场时,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剧场音效过差,觉得蒋雯丽的气息显得有些弱,但越往后她的表演越纯熟,已经感觉不到她是在表演了,完全与角色融为一体。难怪林兆华说,蒋雯丽现在的这种感受几乎把握到了原著的精髓,别人还真演不出来。
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走出的张译,此次扮演外表狂野内心羞涩的大学生,也十分精彩,表演收放自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