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不见得挺 取消红利税有助市场
(2008-08-30 21:12:01)
标签:
杂谈 |
利好难燃激情市场期待取消红利税
管理层出利好的步伐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和快捷过。
8月15日,当奥运如火如荼、股市岌岌可危可危之时,证监会通过媒体发布会透露政策意图并随即出台了松绑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有关规定;22日证监会又发布规定,将上市公司分红同再融资挂钩。 昨日,证监会再度出击:第一,将大股东豁免要约收购的申请由事前调整到了事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将更具有灵活性;第二,暗示正在同其他部委沟通取消红利税;第三,解释此前媒体报道夸大了大小非减持的力度,以缓解市场压力。
然而,市场的激情却没有被再度点燃。近日持续下跌,已再度逼近2000点的大关。政策暖风缘何难拂市场冷意?此前利好到底能否救市?
讨论焦点:"二次发售"新规是否"吓跑"了大小非?
2008年8月15日,证监会在答记者问中,已明确提及进一步完善"大小非"流通的大宗交易机制。如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制度。又有传言称,通过该机制,"大小非"解禁可能通过类似IPO方式由券商承销,此举将增加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对于"二次发售"规则近期有望出台的猜测,证监会近期表示,关于"二次发售"的细则正在研究中,目前有关规则尚未确定。
统计显示,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因股改产生了4621.04亿股限售股,截至7月底尚有3741.1亿股未到解禁期。已解禁部分累计有258.56股减持,约占三成。由于未减持大小非数量较大,对券商而言蕴含的商机相当可观。新规在规范大小非减持的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券商股的业绩。近期,以中信证券为首的券商板块反复走强。但是同时,由于减持新规的不断变化,导致部分已解禁股"夺路而逃",导致市场情绪大幅起落。
无疑大小非问题是今后2到3年内,A股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对于如何限制已经获得流通权的"大小非"问题,管理层的做法总有"投鼠忌器"的味道。
齐鲁证券研究所所长胡伟东则表示,证监会本身很难出台针对大小非的有效政策。机构对证监会规制大小非并不抱很大希望,原因在于,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对价手段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如果此时更改规定,需要更高层的决策,预期证监会在此问题上基本会遵守原先股改方案。
安信证券也表示,尽管不少投资者对"二次发售"寄予厚望,但这个措施仅仅只是减缓了大小非的减持速度,并不能阻止大小非减持,也无法改变A股市场将供过于求的失衡局面。加之大小非获得解禁权有法可依,"二次发售"反而缺乏法律依据。
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汤小生则指出,除了股改形成的大小非外,新老划断后形成的新的"大小非"必须解决,像中石油、中国平安等权重股的限售股解禁对市场冲击更大。所以新股发行制度应加快改革。
前一篇:黎明?
后一篇:鼓励大股东增持效果是否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