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来,博主与广大股民一样,对大盘行情始终缺乏信心,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国内的通货膨胀,将使得此轮股市行情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货膨胀起始于去年,至今年攀上高点,CPI已连续多月位于8%的高位。
但是,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以通货膨胀为主要特征的宏观经济将产生很大影响,这也是各界的共识。
地震发生之初,其对股市的影响有限。地震发生当时,上交所、深交所累计有66家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上市公司临时停牌,广大股民更是自发参与爱心所仓行动,来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地震可能涉及的房地产开发商、收费公路运营商、地震当地的制造商,以及保险业等个别业态受到了影响。
但是,地震成了压在通货膨胀上的一根沉重稻草。根据相关统计,四川及重庆的可耕地占内地可耕地的8.2%,稻米占内地整体的9.4%。经济学家们表示,再加上交通受阻等因素,作为大米和生猪主产区的四川省,很可能会带动全国性的食品价格上涨。
其次,为进一步防止经济过热,中国政府仍将采取紧缩的政策立场,但是会针对地震受灾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比如,中央政府可能动用财政手段来重建受损公路、房屋和基础设施。
从目前来看,央行对地震灾区的特殊政策之一,就是放松了贷款政策。央行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的规定,并没有适用于受灾地区,以保证灾区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和资金投放。这样的特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试图通过限制贷款增长遏制全局性通货膨胀的难度,因为生产成本将会上涨,这对目前的高通胀明显不利。从根本上来讲,不确定性是投资的大敌。
更大的不确定来自当前的宏观调控。今年以来的实践表明,政府采取的严格控制信贷和货币供应、加速人民币升值、对成品油和电力等进行价格控制政策组合,没有发挥明显的降低通胀热度的作用,甚至已显露出很大的缺陷或不足。因此,转变政策方式,将会是可能的政策方向,这样的转变包括了坚决、有序推动成品油、电力价格和资源税改革、取消利息税、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等,以及更为宏观层面的放松信贷、减少税收、稳定汇率等。就近期来说,加息是各界需要谨慎的政策转变。
“政府救市”不但是各界的强烈呼声,也是股市运行基本规律的需要。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救市的各种努力,但是,政府政策正在发生作用,时间上仍不充分,而且新的政策的出台也需要时间。因此,博主预计,震灾余波散尽之后,股市才可能有调整上扬的空间,股民仍需谨慎出入,慢慢等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