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他们”
成诗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也是一味草”。
我们小学时的“勤工俭学”,完全是“靠山吃山”。在村民的带领下,上山打松子、橡子、柏子,伐木头,采药材,摘野果。三五人一组,每人都带有哨子,当与同行者走散时,就一个劲地吹哨求救。现在回想起来,既亲切又陌生,是永远忘不掉的回忆。
十三岁我离开家乡。如今每次回去都是来去匆匆,似乎自己总有忙不完的事,其实心里牵挂着故乡物人和事,总想与那些久违了的一切,亲密接触。
事随心愿。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王同学便让我选定日子,由他负责联络人员组团陪我进山。面对梦寐以求的愿望,未实施前,我几次半夜醒来,都有“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恍惚。
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见到了分别多年,再没见过的同学们,似乎是玩着过家家,突然就到了中年。如今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大人,背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淳朴、诚实、忠厚,像长在山里的那些植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喝着无污染的山泉水,对山里的一切了如指掌。当我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中药材和野果子,似乎回到了童年,新奇与渴望不言而喻,于是对他们产生深深地敬意,有了想为他们写一首诗的冲动。
这首诗基本是一次成型的,没有大的改动。他们都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们是那些草药、同学、朋友、乡亲,还有我的先人。
写好后,我顺手就把题目换成了他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