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试论麒麟文化中的诗词对联

(2015-06-07 16:52:57)
标签:

转载

试论麒麟文化中的诗词对联
 
 
今天很高兴参加市民协和黄阁镇政府合办的麒麟文化节,我觉得很有意义,黄阁的麒麟舞很有特色,获得全国的山花奖,黄阁也成为中国、我省的麒麟文化之乡。在这里我主要想讲一下麒麟文化中的诗词和对联,它在麒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并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麒麟文化的源流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是中国古代的灵兽。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明代郑和下西洋带来了长颈鹿后,又用来代指长颈鹿(在日本依然如此)。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麒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如麒麟送子,就是中国旧时生育民俗。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伪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常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麒麟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动漫”作品,是一种虚幻动物,这种造型是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如它有龙头、牛角、鹿身、马蹄、鱼鳞、牛尾等,使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从古至今不乏有众多的民间艺人以各种形式展现麒麟的形象。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在故宫就有铜雕的麒麟,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晰的可爱。

二、有关麒麟的诗词赏析

中国号称诗歌大国,诗如大海汪洋,其中有关麒麟的诗词也很多,这主要是和麒麟在民间流传的影响很广有关,不少古今大诗人也留下了许多有关麒麟的诗词对联,最著名的就有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这里试摘一些句子作简要的介绍。

如大诗人屈原就在千古名篇《楚辞》留下了有关麒麟的诗句。如【惜誓】: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虖犬羊?意思是说即使你得到了麒麟,但如果把它关起来,和得到狗和羊又有什么两样呢。是说对人才要尊重和重用。因为屈原就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发发牢骚并不奇怪。
【愍命】: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三国建章诗人曹植 的【薤露篇】写道: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意思是说,海为龙世界,而麒麟则是百兽之宗。
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在【寄韩谏议注】有一句诗: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在诗中,诗人把麒麟放在和凤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丽人行之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也说明古代人们就把麒麟作为制造衣服的对像图案,清朝一品武将的服饰就是麒麟图案。
【前出塞九首】: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李贺
【马诗】: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连马鞍的图案也绣上麒麟。
南宋 陈人杰
【沁园春】:词中的最后三句就是“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不是杰出人士进不了麒麟阁。
金 赵秉文
【水调歌头】:华发散麒麟。
【大江东去】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
元 周浩
【双调·折桂令】: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写道“灰如积雪,中有红麒麟,莫触红麒麟,作灰堆那嗔”。陆游的词《沁园春》则有“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以上的诗词中多次出现的麒麟阁,是指汉朝阁名,专用于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勋或最高的荣誉。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古代麒麟阁,汉武帝建于未央宫之中,主要用于收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文件。后汉宣帝为表彰功臣,将历代对汉有功的功臣画像存放于麒麟阁。如果把龙作为帝王象征的话,麒麟就象征辅佐帝王的将相功臣。麒麟阁堪比凌烟阁。

麒麟阁先后供奉了十一位功臣,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但因其后人霍禹、霍山、霍云谋反,只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等,共十一人,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麒麟画也就是指功臣的画像了。不难看出,能进入麒麟阁就是古人最有出息表现的一种美好愿望。

此外也有不少对联也和麒麟有关,如杜甫的对联“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其意思是说男儿要志在四方,要像骏马、麒麟一样为国建功立业,莫留恋云母屏风烛影深的儿女情长。边塞诗人高适的“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是说做马要当汗血宝马,做人要当麒麟儿,很有励志的意味。也有的对联视富贵功名如浮云,也用麒麟作比喻,如大诗人黄庭坚有一联句就很有韵味“灯火诗书如梦寐,麒麟阁画属浮云”。是说世上功名富贵也是过眼云烟如浮云一样。当然其中也不难品出这只是一些落魄文人失却功名后的自嘲。“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一样迂腐。大诗人李白也有关于麒麟的诗句和对联,如“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司空图有对联“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同时民间也有不少与麒麟有关的对联,特别在春节挂春联时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如“抱来天上麒麟子,送与人间积善家”,“富裕人家添贵子,吉祥门第降麒麟”,“天降麒麟三代喜,席开汤饼六亲欢”,“麟子呈祥昌百代,兰孙毓秀裕千秋”“天上麒麟原有种,人间兰桂自然香”。笔者也曾为名叫健麟的朋友撰过对联“健足方行千里路,麟儿能上八重天”。

综上所述,麒麟文化的主要功用有两个,一个是与功名有关如麒麟吐玉书、麒麟阁都和功名有关,寓意于才华杰出的成功人士。二是麒麟送子,寄托人们期盼传宗接代,子孙繁衍的美好愿望。在民间工艺制作中这两种功能表达得较为普遍。所以也可以说,麒麟文化是一种吉祥文化、励志文化、民族传承文化,有良好的正面的社会导向作用我们可以扬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把它发扬光大。建议黄阁镇政府在打造麒麟文化时可以把历代优秀的与麒麟有关的诗词对联摘录下来请书法家写成书法作品,建造一条麒麟书法长廊,也可以和广东省楹联学会合作举办麒麟文化全国征联大赛,在海内外扩大黄阁麒麟文化的影响力。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有关麒麟的诗联,都充分说明了麒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值得广大民间文艺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最后我用一首诗表达我对参加黄阁镇全省 麒麟舞大赛的观感:山花喜上 麒麟角,劲舞声飞岭海天,彩帜飘扬高技艺,根深万丈在民间。     (孙幼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