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聊“宋仁宗”

(2023-09-18 09:07:28)
标签:

教学

历史教学

宋仁宗

分类: 教育教学

 

 

 

聊聊“宋仁宗”

 

先聊聊对“历史人物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条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同时,还应遵循客观性原则、一分为二的原则、时代性原则和史论结合的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分析,不能苛求于前人,也不能任意拔高。

特别注意: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将其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历史人物所采取的行动和做出的决策往往是在这些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历史背景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情感色彩。历史人物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行动和产生影响的,评价历史人物需要根据其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来考察其行为是否符合普遍认可的伦理准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主观情感,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评价其贡献和缺陷。

 多维度:评价历史人物需要从多个角度和维度来考察其行为和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其个人品质和所做的事情,还应该考虑其对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因此,评价历史人物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来考察其影响和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历史背景、个人品质、所做的事情和影响等方面。

同时,评价历史人物还必须同他们所属的阶级地位联系起来考察,把他们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情况放在具体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具体分析。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全面的探讨,切忌局限于一时一事,抓住一点概况一生,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同时,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观点。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在位时期,名人辈出。

宋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有史家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名臣灿若群星,不可胜数。许多名人,历经时代的考验,得到历史的认可。同时,这些名人涵盖了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宋仁宗时期,出现了不少名人。列举一些,并粗略分类:

一、文学类:

1.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号醉翁、六一居士,生于四川绵阳。宋仁宗天圣八年也就是1030年进士及第,参与庆历新政,后被贬知滁州,写下名篇《醉翁亭记》。后以翰林学士编写史书《新唐书》和《新五代史》。1057年以主考官身份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1060年,任枢密副使,第二年任参知政事。

2.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大家,还是一位美食家。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名动京师。1061年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的主要作为还在英宗和神宗朝。

3.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文学家,官至宰相,1057年与苏轼一起进士及第,1061年参加殿试,议论朝廷和宋仁宗语言激切,但是宋仁宗大度,坚持录取他,反对宰臣黜落他的意见。

4.苏洵(10091066),自号老泉,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合称“三苏”。1056年,苏洵带二子到汴京,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欣赏其文章,因此他文名大盛。宋仁宗曾经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托病未去。不过最终在嘉佑年间还是经韩琦推荐做了官。

5.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庆历二年也就是1042年进士及第,任地方官,政绩显著。1058年也就是嘉佑三年,王安石升任度支判官,写了万言书上书仁宗皇帝,提出变法主张。1063年,王安石丁母忧回江宁守丧。当然,王安石主要作为还是在神宗朝的变法,以至于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6.曾巩(1019年-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文学家、史学家。

7.周敦颐(1017年-1073年),很多人都是因为中学课文《爱莲说》知道了他。号濂溪,人称濂溪先生,文学家和思想家,理学的开山祖,仁宗年间任地方官。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等。

8.邵雍(1012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河北范阳,后来隐居洛阳,因为隐居的缘故,并不是名气极大,但是才学和品德都很好。仁宗嘉佑年间被举荐,称疾不赴任。著有《皇极经世书》。

9.张载(1020年-1077年),哲学家,关学创始人之一,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有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他说的。1057年与苏轼兄弟同榜进士及第,任地方官,展现了军政才能。南宋年间,从祀孔庙。

10.程颢(1032年-1085年),河南洛阳人,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于京师讲《易经》处立二程祠。1057年中了进士,居然也是那一年。任地方官。二程同为理学奠基者,学说在理学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被朱熹传承发展,称程朱理学

11.程颐(1033—1107年),与哥哥程颢共创洛学18岁时曾上书宋仁宗,世称伊川先生。

12.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江西修水人,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有苏黄之称,出生于庆历五年1045年,仁宗朝时节已有诗名。

13.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与王安石同乡,政治家和文学家,自小就是神童,宋仁宗老师,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和刑部、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追封临淄公。以词著称文坛,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

二、军事类:

14.狄青(1008年-1057),字汉臣,山西汾阳人。因为面有刺字,被称为面涅将军,在宋夏战争中立有卓越战功,平定侬智高叛乱,曾任枢密副使。后来出判陈州,1057年死于任上,宋仁宗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15.种世衡(9851045),河南洛阳人,北宋名将,种家军开山人,后来的老、小种经略相公都是其后代。他长年驻守西北宋夏战争前线,立有不少战功,特别是修筑清涧城,阻挡了西夏兵锋。官至环庆路兵马总钤辖,1045年去世。

16.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政治家和文学家,长期负责西北军务,威名传播于西夏,官至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后失败被贬。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令人感叹。1052年逝世。

三、诗人类:

17.梅尧臣(1002年-1060年),安徽宣城人,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皇祐三年1051年被宋仁宗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1060年去世。

18.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河南开封人,诗人和书法家,景祐元年进士,曾任集贤殿校理等,支持庆历革新被罢。文学上与梅尧臣合称苏梅

四、官员类:

19.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仁宗朝名臣,书法家和文学家,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来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福建路转运使等,为官正直有政绩。

20.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清官,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累官至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等,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第二年逝世。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因此被称为包待制、包龙图。

21.文彦博(1006年-1097年),山西介休人,政治家和书法家,1027年与包拯同年进士及第,仁宗年间两次拜相,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22.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资治通鉴》的编写者。山西夏县人,自称是西晋司马孚的后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仁宗嘉佑年间任天章阁待制和侍讲、知谏院。多次给仁宗上书。

五、科技类:

23.沈括(1031年-1095年),浙江杭州人,号梦溪丈人。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一生致力于科学,在众多学科都有深入研究和造诣,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4.毕昇(972年-1051),湖北黄冈人,布衣,从事印刷的工匠,在仁宗庆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六、宋词类:

25.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福建武夷山人,生于山东费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因为屡试不中,遂专心致志填词。由于宋仁宗的扩招政策,他于景祐元年1034年暮年及第,后来以屯田员外郎致仕,世称柳屯田。所以柳永对仁宗很感激。1053年去世。

 

可以看出,宋仁宗时期人才极盛,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北宋时期爱惜人才、重视文人的风气有关,也和仁宗皇帝本人的作为不无关系。而且,他在位时间长,许多前代的人才至此开花结果,大放异彩;同时又提携本朝的新星交相辉映,真是一时群星闪耀、大放光芒

 

但是,历史上对宋仁宗的评价不一。

 

对于宋仁宗,褒奖他的人说:“宋之英主,无出仁宗。”并将它与汉文景两位皇帝相比。有人说他是一位明君,唐宋八大家中六人出自宋仁宗时期,边境安定,经济繁荣。乾隆皇帝则将它与李世民、康熙皇帝并列,成为其最敬重的三位帝王之一。

 

而贬低他的人说:仁宗之弊,患在废弛。说他的是妇人之仁,非明君之仁。有人说,宋仁宗是一位昏君,比起他老子宋真宗,更不拿钱当一回事,拿钱买和平。

仁宗时候,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官员、军队冗员极多,与名目繁多的冗费,合成“三冗”。三冗之高,百姓无立锥之地,而士大夫却富得流油。宋仁宗用范仲淹等为相,负责变法,史称庆历新政。只不过这个新政忙了一年多就失败了,而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也先后被排挤离朝。

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乘宋、夏战事正处于你来我往阶段,辽兴宗在以南院宣徽使萧惠等人的极力劝说下,以攻夏为借口,一面派耶律重萧惠聚兵南京,一时间朝廷上下都无法适从。庆历新政将大宋马场亲手送出,自此宋朝彻底失去了对抗北方民族的实力,迎来宋朝百年的羸弱不堪。宋仁宗的,同时也将百姓拖入无底的深渊。

次年(1042年),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受命与翰林学士刘六符使宋,以索瓦桥关(今河南雄县)10县土地为由,迫宋岁增银10万两,绢10万匹为代价,维持原和议,花钱买和平,维持澶渊之盟的和平协议,史称重熙增币。

 

这样看来,宋仁宗只是一个极其平庸的仁宗皇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