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斯坦”
(2023-08-23 14:53:37)
标签:
地名民族名称演化 |
分类: 散记拾遗 |
探究“斯坦”
“斯坦”是一个音译的地名后缀。stan和stein都音译为“斯坦”,源于古波斯语,意为“……之地”。
我们在平日阅读时常常发现,在西南亚、南亚和中亚,有不少带“斯坦”(-stan)一词的地名,其中有的是国名,例如“巴基斯坦”以及中亚五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
但要说明一点:“巴勒斯坦”后缀并非-stan。巴勒斯坦的“斯坦”来自古闪语,它的原名为PALESTINE,但是这个地名的最后音节TINE,本来不是一个后缀,其中的字母T为词干的一部分,更无地区,国家的含义。这个地名历史渊源甚为古老,演变成现在的模样,曾几经沧桑,并牵涉到古今好多种语言。
还有的则是地区名,如兴都斯坦(又可音译为“印度斯坦”)、雷吉斯坦、洛雷斯坦、锡斯坦、胡齐斯坦、库尔德斯坦等。
“斯坦”型地区名甚至“渗入”欧洲,比如:里海西岸、北高加索东部,有“达吉斯坦”。甚至新近还有这一类型的地名在产生,如俄罗斯联邦内的“鞑靼斯坦”和“巴什科尔托斯坦”等。少数地名汉译不带“斯坦”,原名却有这个构词成分,如“阿富汗”、“俾路支”都属此类。
一般叫“斯坦”的地方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并非一定如此,比如“吐火罗斯坦”、“印度斯坦”等。“斯坦”原词出自波斯语,“-stan”是它的罗马字母转写形式。本义原很简单,即“地方”、“地区”,一般指面积比较大的地区而言。实际上先有古波斯语中的-stan,后有中亚等地的伊斯兰化。
后随古波斯政治影响的扩展,波斯文化的传播、伊朗语各族的繁衍和与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这个词又进入其他语言如印地语、乌尔都语以及突厥语族诸语言中,词义有所扩大,内容逐渐丰富,衍生出多个彼此相类又有所区别的引申义。比如近代,有些国家的省区,建置在以“……斯坦”为名的地方,因势乘借用其为省区名,这就有“省(区)”的含义了。从而出现传统地名、历史地名和政区名词形完全相同而指称范围不一致的情况。如俾路支(斯坦)原为地区名,但政治上分属巴基斯坦和伊朗,两国均建有以此为名或包含此名的省份。再如,库尔德斯坦,作为传统地名,指称范围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以及亚美尼亚等5国的部分领土在内,但伊朗在本国一侧建有“库尔德斯坦省”。
此种情况发生在一国之内问题不大,出现两三个国家间,就需注意区别(包括其拼写形式),切忌混为一谈。既然有的国名中含有“斯坦”一词,如巴基斯坦,于是它又获得“国家”这个引申义。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亚5国全部以“……斯坦”作为国名构词成分的国家的出现,这个引申义更为突出,也更为引人注意。有人甚至以为所谓“斯坦”就是“国家”一个意思了。
总而言之,“斯坦”的含义,大抵不外“地区”、“省(区)”、“国家”几种,过去通常都是指大的地理实体说的,很少他用。
但情况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久而久之,城市名中也有含这个成分的了。如,“哈萨克斯坦”中南部有个城市叫“突厥斯坦”(在“南哈萨克斯坦州”);此外,“伊朗”、“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各有一个叫“古利斯坦”的城镇,但这样的实例甚少。
含“斯坦”构词成分的地名,一般都有悠久的历史,古波斯典籍曾频频出现这类地名,甚至在我国史册中也迭有反映。不过,个别是新近产生的。如“巴基斯坦”一名。1947年随着新国家的诞生而诞生,迄今不过半个世纪,其余的也不能一概说是古老地名,如里海西岸、俄罗斯联邦欧洲部分的“达吉斯坦”,17世纪才有这个名字,在这之前,它却从不见经传。
“斯坦”作为地名通名,多半与民族名称相结合,这样构成的地名,含义非常明显,“俾路支斯坦”意为“俾路支人地区”,“库尔德斯坦”意为“库尔德人地区”,其他类推。但不能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