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夏元鼎的诗有感

(2023-05-30 09:04:40)
标签:

必然

偶然

两者关系

分类: 感悟心得




读夏元鼎的诗有感

 

偶尔读到夏元鼎的《七绝》诗。见下:

 

七绝

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诗的意思,大致如下:

 

到崆峒山访问道士来到了湖湘边,我读了万卷诗书越读越感觉愚鲁。踏破了铁鞋也寻不到的诗情灵感,实践中得来竟全然不费什么功夫。

 

诗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太熟悉不过。它的出处,现在也一下子清楚了。

夏元鼎这句诗,现常用以来说明:往往有心去做某一件事,不能成功;而在无心之时,却很容易地就达到了目的。也比喻做事或治学,开始时往往很艰难,等火候到家了,便会豁然开朗,获得成功。

这句话,还在许多名著中出现,譬如:

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中,也有引用: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中,亦有引用:

戴宗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九九二年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408页)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常常比喻做事或治学,开始时往往很艰难,及至功夫、火候到了家,便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获得成功。

任何成功,全靠日常的点滴积累。

积累,似乎会花费许多时间,似乎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无所获。但,积累是成功的基础。表面上看,好像成功“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成功会在某一瞬间蓦然出现。

积累,被人称之为最快的自我发展的方式。想获得成功,离不开积累。若看不到这点,盲目追求“得来全不费工夫”,是有违常理的。正如“天上决不会掉馅饼!”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还向我们揭示了:“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

“必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偶然”是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与偶然性二者又是统一的。

其表现是:

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里,举一个“蝴蝶效应”的例子:

墨西哥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可能会在美国华盛顿达引起一场风暴。这个例子就是说明,无数的偶然转化而成的必然。归结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是偶然,“得来全不费工夫”是必然。

 

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深思:诗中写道“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这诗句的意思为:为了访道,他从崆峒山来到了湘湖边,行过万里路,看尽万卷书,却感觉自己越发迷惑。这首诗决不是宣扬不要读书,而是不要读死书。杜甫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也说:功夫在诗外。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即贵在实践。否则,读书越多,越是懵懂迷糊,人反而变愚了。

这里作者以悟道为例,揭示了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只有经过苦心探索、费尽千辛万苦,才会水到渠成,花开蒂落,彻底悟通一个道理。

 

故而,读古诗,往往要深入思考,方能收获其精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沿阶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