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趣事

标签:
昆虫蜜蜂蚂蚁趣事 |
分类: 散记拾遗 |
昆虫趣事
昆虫,它属于节肢动物门,也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类群。
我们先看看最常见的昆虫——蜜蜂的一些趣事。
蜜蜂唯一的食物来源就是花。准确地说,是花上的花粉。花是有花期的,一般春夏两季开花,秋天比较少,而冬天几乎就没有。
蜜蜂又只吃花粉,而花期就像一道闸门一样,把蜜蜂的生活隔绝成了一半时间有得吃,一半时间没得吃。
所以,蜜蜂就必须在有花儿的时间里,存储好足够的蜂蜜,扛过冬天。一到开春,春暖花开,蜜蜂就必须赶快去采蜜,为当年冬天做准备。这也是为什么“蜜蜂给我们很勤劳的感觉”,因为它必须抓紧花期。
但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非趣事”: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种要依靠蜜蜂传授花粉才能繁殖。为此,国际上有一个预测: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存活四年。也有科学家担心,按照目前蜜蜂消失的速度,自然界中约4万种植物的繁育会遇到困难,甚至濒临灭绝,而人类最终也将面临大规模的食物短缺。难怪德国诗人歌德说:“大自然从未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
把趣事继续说下去。
在春夏两季花比较多的时候,蜂后会大量繁殖后代。蜜蜂多了,但蜂巢没有变大,就会非常拥挤。这时候,蜂巢内部会发生一个叫作“分家”的行为。
这样,蜜蜂中的一部分个体,就会带着老蜂后,飞离这个蜂巢,到别的地方去修建一个新蜂巢。而剩下的旧蜂巢里,会再发育出一只新蜂后。一窝蜜蜂就变成两窝了。这也是蜜蜂扩大种群的一种方式。
蜜蜂分群寻找巢穴的过程,很值得我们人类借鉴。
蜜蜂在选址时,会先后派出三组蜜蜂。第一组蜜蜂外出侦察回来后,通过上下飞舞向大家汇报侦察的结果,并进行投票。投票的结果还会叠加到下一次投票数上。然后,第二组、第三组继续侦察验证,并进行投票,最后得出最优选址的决策。
蜜蜂通过民主投票来决定蜂巢的搬迁地址,是任何一个人类政体都没有使用过的。蜜蜂的民主决策有点像现在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原理。利用小小的每一个不太聪明的蜜蜂来最终达成最聪明的决策。
蜜蜂的民主决策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民主是个好东西,要不是有民主制度,一群脑容量有限的小家伙,怎么能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呢?这真是一次典型的,利用群众智慧的过程。蜜蜂的小脑子不是不太够用吗?没事,那你就只记得一个巢穴好了。只要联合几百只蜜蜂,一只记住一个,大家就能做出复杂决策。从这个角度看,民主制度,真是一个好东西。
第二,蜜蜂的民主也提醒我们,当意见已经得到充分表达,共识已经基本达成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规则,来结束争论,把决议推行下去,转化成具体的动作。事实证明:只有那些议程明确,而不会陷入无休止争论的民主,才是最好的民主。
再看常见的昆虫——蚂蚁的一些趣事。
看看蚂蚁怎样渡河。少量的蚂蚁过河借助一些物品利用漂浮物,例如:树叶,树枝等一些漂浮物。
大量蚂蚁过河就是靠“团结一致”的行为共度难关的。遇到小河,首先成片的蚂蚁在平缓的河滩上互相紧紧地抱在一起,慢慢地结成一个圆形“蚁球”。蚂蚁越聚越多,蚁球越来越大,然后慢慢向河里滚去。最后滚过一二十米宽的河面,安全抵达彼岸。
蚂蚁渡河可以看出,蚂蚁在从众和保持个性间维持着很好的平衡。在蚂蚁这种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中,智慧其实并不来自集体,个体提供“好点子”,而集体通过协作放大“好点子”的力量。
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群落的复杂社会性仅次于人类。它们可以在几年的时间之内,将占地面积扩大到30~600平方米,群体数目超过80亿。
切叶蚁,以树叶为生,却从不直接吃树叶.它们以蘑菇为食。“以树叶为生,不直接吃树叶;以蘑菇为食,却从不寻找蘑菇”,那么它们到底吃什么呢?
它们吃的是“用白己采的树叶,种出来的蘑菇”。确切地说就是:切叶蚁从树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叶子,将叶片用来种植真菌。它们用长出的真菌喂养幼虫。这种行为在整个动物世界里都是非常罕见的。它们掌握种植真菌技术的时间甚至比人类还要早。这有点难以置信吧!
切叶蚁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出来活动,寻找剪切对象。队伍中,有负责剪叶的中等大小的工蚁,还有担任警戒工作的小工蚁。它们剪下树叶之后,会排成整齐的长队往巢穴搬运,远远看上去就像大海中无数条绿色的小帆船。不少小工蚁会“坐”在船帆上进行指挥,注意周围是否有敌害或阻碍物,同时,还要检查叶片是否被污染了。这足以证明它们具有非常详细的社会等级与分工。
小工蚁一旦发现叶片有毒,就会从后向前传递信息。最大的切叶蚁就会停止在那里采集叶片;一旦毒素消失,也会按照同样的办法传递信息,恢复在那里采集。这有点出乎你的想象吧!
切叶蚁的食物加工过程也很有趣。
体型最大的工蚁离巢去搜索它们喜好的植物叶子,它们利用刀子一样锋利的牙齿,通过尾部的快速振动使牙齿产生电锯般的震动,把叶子切下新月形的一片来。同时,它们发出信号,招来其他工蚁加入到锯叶的行列中。切下一片叶子的工蚁,就背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到蚁穴去。它们每分钟的行走速度,相当于一个人背着220公斤的东西,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飞奔,可见其速度与体能之惊人。
切叶蚁以种蘑菇为生。早在蚁后婚飞时就将娘家的菌种藏在自己口中的凹陷处。切叶蚁在巢穴中利用植物材料种植真菌“蘑菇”。一旦探路的切叶蚁发现了合适的植物,它就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回去召集同伴
较小的工蚁把叶子切成小块,然后再切磨成浆状,并把粪便浇在上面,其他工蚁在另一间洞穴里把肥沃的液浆粘贴在一层干燥的叶子上,还有的工蚁从老洞穴里把真菌一点点移过来,种植在叶浆上。真菌在上面像雾一样扩散,一大群矮脚蚁管理着真菌园。
对于切叶蚁,真菌对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它们的救命草。因此,它们十分注意呵护、培育真菌。切叶蚁用昆虫的尸体或植物残渣之类的有机物质培育真菌。它们把真菌悬挂在洞穴的顶上,并用毛虫的粪便来“施肥”。
真菌园的管理十分认真,特别是那些专门担任警卫工作的兵蚁,简直不敢离开一寸,生怕外来蚁入室偷窃。一旦发现不速之客,它们个个勇猛异常,与入侵者展开殊死搏斗。
不同的切叶蚁菌床准备、栽培方法不同。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学习性,可见切叶蚁的智力高于一般蚂蚁,更高于一般昆虫。绒毛状的真菌将被巢穴中最小的蚂蚁照料,它们最后把生产出的“蘑菇”分配给巢穴中的其它成员。
蜜蜂、蚂蚁,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昆虫,具有这么厉害的本领,真是难以想象!难怪,2021年10月17日《都市快报》第六版的通栏标题为:“蚂蚁 人类社会的绝佳隐喻”。这更值得我们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