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历史教育的思考

(2018-05-10 07:30:10)
标签:

教育

历史教育

研究

分类: 教育教学

 

 

小学历史教育的思考

 

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小学已不存在,已归入了科学。但是,历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断然不可消亡。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廖沫沙),更因为“历史是人类的教师”(赫尔巴特)。

 

什么是历史?简言之,人类在社会的演变过程,就称之为“历史”。最直接的说法:所谓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一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即“通过不懈的追问获得的知识”。

 

几乎每个人都对过去发生的事有种天然的好奇心。这就是历史教育的最根本的情感基础。

历史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这就是历史教育的最朴素的动力源。

 

小学历史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对此看法有许多,但是,都比较倾向于:能够认识、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比较清晰、简单、明确的,是台湾的张元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清醒的头脑跟一颗善良的心。这更符合小学教育的实际。

 

小学历史教育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

小学历史教育培养的核心素养,一般认为是五个方面: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所谓时空观念,就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所谓史料证实,就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所谓历史理解,就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所谓历史解释,就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所谓历史价值观,就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对小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更多地可以结合家史、家族史、校史、家乡史进行。因为家史、校史、家乡史更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认同。当然,在家史、校史、家乡史的教育中无法离开国家史、民族史和世界史。这无非是将小学生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关联、延续、建构和判断的过程。这更是小学历史教育由近及远的认识、学习与深化的过程。

 

小学历史教育,应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小学历史教育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话说“孤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