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标签:
教育家庭教育终极目标 |
分类: 教育教学 |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与教育的终极目标相一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人。这样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人。
教育不应该只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人生的艺术。所谓“成人”,就是除了给予人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一个幸福的人。
一个幸福的孩子,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丰满的经历和高贵的灵魂。因为善良的心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无比独特,不可替代、不可复制。它可以在我们快乐、失望、沮丧、愤怒的任何时刻为我们提供一个宣泄出口,它可以为人生多留一些记录,让自己随时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挑战。根据有关的统计数字显示:家长现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可见家长更关心子女“成才”而忽视“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太关注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对建立亲密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怪家长,也失公允。因为整个社会不再追求人健全人格的培养,而是在分数上急功近利。这样许多家长才不管孩子的素质如何,只要考得高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正因如此,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就家庭教育的本身来说,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有人总结出下列几条:
好父母是学出来的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好成绩是帮出来的
好沟通是听出来的
好成绩是化出来的
第一条就是:好父母是学出来的。这说明家长学习的重要性。
怎样学习?学习什么?家长学习无非四个方面:一是,向传统教育的精华学习;二是,向现代教育的精华学习;三是,向人类教育的精华学习;四是,向地域教育的精华学习。我们必须明白的是:
我们要使传统教育文化与现代教育文化的融合。中国家庭传统教育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家庭教育文化的融合,让家庭教育内容更含人文价值、方法更具时代特征。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时代性。
我们要使地域教育文化与人类教育文化的融合。地域教育文化的优势和整个人类家庭教育文化精华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地域性。
教育孩子的最根本方法:以身作则。
意志、胸怀、道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这样,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教育。要孩子做到的,家长先要做出样子。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教育孩子的关键理念:多理解、多沟通。父母之间、父母与长辈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一定要多理解多沟通。
说白了,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一致,家庭教育的方法与学校教育的方法一致,家庭教育的对象与学校教育的对象一致,做父母的与做教师的都是同行。家长与教师共同携手、家长与家长共同携手、家庭与社会共同携手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