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2013-08-12 07:56:56)
标签:

教育

教师

教师语言

感染力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说话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何运用语言是一门大学问。

想起了“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这个命题。所谓“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讲得通俗点就是教师说的话能够打动人心。

教师语言的感染力,第一位的是要“真”。

所谓“真”,指的是说话要真实、真心、真情,要有正能量。人们常说,真实才有力量。但要做这点绝非易事。教师在学生面前说的许多话,大部分是宣讲、诠释教科书的观点,或是传达领导的讲话、指示和意图。即便有不真实之处,抱着“教科书是这样说的”、“专家领导就是这样说的”等心态,照说不误。如,有些“减负”的讲话、指示、决定、通知,连小学生也知道是说说而已的,教师还是“认真”传达。

话要从心里说出来,这样的话才有感染力。有些教师说的话,学生很喜欢听,有些教师说的话,学生不怎么爱听,还有些教师说的话,学生就是不听。什么道理?细细追究,在于话是否从心里说出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这儿我们不妨研究研究《论语·宪问第十四》(14.4)这句名言吧。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这话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话要从心里说出来”,这可不是什么技巧的问题,这是人品、素养的问题。这需要的是长时期的磨练。

说话要真情实意。真情与实意是连在一起的。话要说得实在,这就需要教师本着与学生平等的前提下,说话交流。一般来说,学生是很喜欢与教师作推心置腹的交流、探讨和研究。即使是引导、启发学生,也必须真情实意,拨动学生的心弦。

这里想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故事,看看陶行知先生是怎样与学生的对话的。故事摘录如下:

 

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地哭了,他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陶行知先生真情实意的谈话,声声入耳,句句动心,收到了极佳的教育效果。

说话既要有真情实意,还要因人而异,这是要求教师说话要有针对性。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话,能打动某部分学生的心,却不一定能打动全体学生的心。

有人总结了“教师打动学生的20句话”,这些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对“教师语言感染力”的研究很有启示。抄录如下:

 

1.最近怎么有些沉闷?我需要你的热情!

2.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3.我们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努力改正缺点,你就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5.如果你能试着喜欢上那些弱项,一定能成功!

6.你只要用心做,这些事根本难不倒你!

7.勇敢点!不要怕,天塌下来,老师替你顶着!

8.你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有灵气的,相信你将来一定有所成就!

9.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

10.也许你在别人眼里有很多不足,但在我眼里,你是最棒的!

11.你的潜力很大,对于你来说,只要好好挖掘,没有不可能的!

12.一个人最大的美德是宽容,如果你懂得宽容,你就会有海一样的胸怀!

13.也许你现在是贫困的,但老师相信,20年后,你是最富有的!

14.只要你肯努力,老师愿意成为助你成功的桥梁!

15.你敢于向老师(教材)提出个人见解,非常了不起!

16.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学生,我相信你!

17.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8.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

19.只要肯动脑筋,你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20.说错了没关系,我会帮助你!(励志一生)

 

当然,这20句话绝非万试万灵的,别以为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这20句话,只是提供研究“教师语言的感染力”的实例。通过实例的研究,在于总结出更多能够打动学生的话。

我们还是再来探究一下陶行知先生的远见卓识。“生活教育”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师杜威提出来的,但陶行知先生却反其意。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陶先生是这样阐述的,原句摘录如下:

 

“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多学习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说话,多学习学习陶行知先生的为人,我们的语言一定会具有正能量、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