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介娱乐化不过是在饮鸩止渴而已
(2009-07-19 21:36:41)
标签:
电视媒介受众娱乐节目中国快女曾轶可娱乐至死文化 |
分类: 逆言文化 |
今年曾经看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快女”,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倒不如看网上的评论来得精彩和热闹。其实大家有点把这个话题搞得太严肃了,这终究只是湖南卫视的一个新的娱乐产品而已,这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节目,不是为观众制作的,大家真没必要为此费那么多的口舌。经济利益下,什么所谓的公平、正义、实力等等通通都要让路,那些包小柏、曾轶可们既是道具又是牺牲品。一个本身已经没什么吸引力的节目制造出真么多可供炒作的噱头是太过正常的事情了,这也是咱们电视娱乐节目和电视节目娱乐化共同的困境,话题由此展开——
市场经济的时代,投资人、策划人们看重电视媒介的商品属性,肯定是大过工具属性的。和报纸、杂志、网络等其它媒介相比,(至少在中国)电视媒介的受众可能是最不忠实的一类了——对于这些躺在床上拿着遥控器就能换台的“上帝”,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留住他们的眼球是几乎所有电视媒介工作人都在考虑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进入电视媒介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想我们首先都要明确我们在看电视节目时,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纯粹出于消遣,还是有其它目的?个人认为就目前中国的电视媒介现状来看,电视媒介只适用于调节心情和消磨时间(而且还不是最好的方式)。现在我们还不能指望我们的电视媒介做什么太有格调的事情:中国并没有普及收费电视的模式,所以在中国大陆没有一家像BBC那样的公共电视台,所谓的“科技频道”、“教育频道”等等都难免受经济效益的压力和制约,即便是CCTV10这种一贯标榜自己素养的频道也一样要考核收视率来进行末位淘汰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那种为了普及知识或者为公共服务的节目,它们也很难生存下去。所以个人一直认为寄希望于通过看电视来“增长知识”、“提高个人休养”的说法通通都是不可取的——电视媒介是一种信息量相对极小的媒介,同样的信息,在百科全书上往往是一则几百字的说明,而拍成电视节目则可能长达几十分钟,有些所谓科普类的节目简直就是在谋杀受众的时间。而且电视媒介在对节目进行甄选时,最先考虑的也一定是这种节目能够引起最广泛受众的兴趣,而不是节目选题本身的价值。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状,更是一种趋势,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周杰伦也会上《百家讲坛》的。
其实这绝不是电视媒介本身的问题,即便是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也有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渗入,归根到底这还是一个市场需要。而电视媒介暴露出的问题也绝非是娱乐元素本身的问题,而是开发和使用未能尽如人意,“中国目前的娱乐节目在总体上仍处于较为低级、粗放的阶段。节目的基本娱乐手段、娱乐元素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节目徒具娱乐的外壳而缺乏实质性的娱乐含量”。我们的电视媒介最大问题不是过分娱乐化了,而是还不够娱乐——真正的娱乐——有太多的节目都是在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这是需要警惕的。比方说在很多省级的电视台制作的新闻里,就会赫然安插进诸如“芙蓉姐姐XX开个唱”等完全没价值的东西。而在很多城市电视台的节目单上,永远有一种以报道家长里短、个人隐私为噱头的节目,这就太没品了。应该鼓励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机制,但是绝不能使其演化成为“市场达尔文主义”。最让人讨厌的还是那种愚弄观众的行为,做娱乐都做得一点诚意都没有。有些东西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摆拍的,有些场景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安排的,这样就太乏味了,作为受众我完全接受和理解电视媒介的娱乐化倾向,但是我不能容忍那些又屡设悬念吸引我,最后又什么都没说的欺诈,或者彻头彻尾的粗制滥造,又炒作不断的虚伪。个人认为广电总局近些年来最英明的举措之一就是向全国各地方台,尤其各地方卫视下发了一则“整改令”,要求制止情感类节目的低俗化倾向。
电视媒介处处都有娱乐元素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与我们目前的社会状况是相适应的。我们这个社会愿意独立思考的人并不多,把标准放低一些,愿意思考的人也没有多少,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看电视是一个最主要的消遣方式,没有之一。这也客观上促进了娱乐节目的“泛滥”,不过数量的膨胀月质量的提高并不呈现正比例增长的趋势——看看BBC、CBS、NBC甚至NHK他们做的节目,精品非常多,再看看我们,翻来覆去不是选秀就是答题,要么就是解密和揭黑,也怨不得电视剧这么火爆,像前段时间云南台肯变身成为“团长台”、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出《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行为所昭示的心态,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不得不指出的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壮大,电视媒介所承担的功能正在相应弱化,除了带有娱乐元素的节目输出外,其几乎所有功能都已经基本或完全可以被网络媒体取代,引进过多的娱乐元素,似乎也是无可回避的选择。
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并不算久长,但是数十年间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媒介的工具属性已经逐步渡让给娱乐属性,诸如《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这样的从前根本不可或缺的节目,现在已经开始变得可有可无。电视媒介娱乐化,其实也可以看做是电视媒介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一种回答。给电视媒介注入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后,电视媒介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现在难以预测和回答,不过在一个不会很短的时期内,人们的生活习惯、看电视的习惯都不会改变,因此这个时间段内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幅度和速度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而当网络进一步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后,电视媒介将被推向新的改革浪潮中去。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或许偏激,但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