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典型课例 |
《解简易方程1》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数学》,解简易方程的第一、二小节: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3、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能正确解答简单的方程;
4、渗透分类、对比、联系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教学设计思路:
理解方程的意义,要从理解平衡入手,理解在数学上用等式的形式表示一种状态——平衡,培养学生的符号感。通过天平的操作演示过程形象地认识算式的来历。通过等式和不等式、有未知数和没有未知数算式的分类,渗透分类、对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对等式和方程关系的表示,渗透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通过选择和判断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为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让学生在解答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解方程的意义;通过对方程解的检验,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看老师调整天平,调整到左右两边一样,指针正好指在正中间。认识:平衡。
在数学上我们用等号来表示这样一种状态:平衡(板书:=)
二、用天平来演示:(一边演示一边写出描述这种状态的算式。以纸片的形式出示,便于分类时进行排放)
重量相等时,天平左右平衡。
法码:重量不一样时,不平衡。
重量相等时,平衡。
实物:重量不确定:
X+X<200
相等的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不相等的叫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以学生的分类形式为主,引导认识方程。)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四、你能举例说出几个方程吗?+-×÷
五、你能描述一下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吗?(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讨论,下面的说法对吗?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2、4X+5 和6X=48 都是方程(
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七、请你将下列算式中的方程划出来:
4+3X=10
七、请你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
2、
X的3倍等于8.4;
八、你能知道X=多少时,可以使这些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吗?
当X=
这样我们把X= 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使这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这个方程的解。
九、你是怎么样得到这个方程的解的?(请学生写出算的过程)我们是通过计算来得到方程的解的。你能说说什么叫解方程吗?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我们刚才做的事情叫解方程。所以请你在这里写上“解”。
十、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这个X的值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引导学生逐题进行检验(口述)。
十一、本课小结。
十二、看书:96—98。
注意:
1、算式的出示用纸片的形式;
2、数学概念的出示用小黑板;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板书设计:
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