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关汉卿杂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2014-06-29 22:36:21)
标签:

杂谈

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的代表之一。他的如椽大笔,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的旗帜。不愧为元杂剧四大家之首。

能创作出众多经典的剧本,和关汉卿的生平经历是分不开的。关汉卿的前半生,是在血与火交织的动荡不宁的年代中度过的。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在他的剧作中,常把《周易》、《尚书》等典籍的句子顺手拈来,运用自如。而且,元朝是儒家思想依然笼罩朝野而下层民众日益觉醒、反抗意识日益昂扬的年代,关汉卿生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阶段,他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便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色。一方面,他对民生疾苦十分关切、对大众文化十分热爱;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他忍痛儒家仁政学说,甚至还流露出对仕进生活的向往。

而关汉卿之所以能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键还在于他杂剧创作的艺术成就。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他是站在普通民众立场上提出社会正义的问题。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他所揭露的社会黑暗是对当时现状的一种反映,这样说并不错。但同时需要看到,社会对于弱者从来就是不公平的,并不是到了元代才如此。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既表现了作家的良知,也是正在发展着的市民阶层通过作家所发出的呼吁。尽管,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关汉卿常常不得不诉诸幻想,期待“王法”的真正施行,但这终究体现着改善社会秩序的愿望。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他不以写出当时广大人民所受的苦难为满足;同时还要表现他们身上固有的反抗精神。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是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终于取得最后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杂剧的正面人物身上,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明显地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其次,在戏剧结构上,他善于布置情节,掌握戏剧冲突的节奏,赋予动作性。关汉卿的杂剧大多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其作品大抵都能做到结构完整,开阖自如,首尾照应,开头不拖沓,结尾不松懈。例如《窦娥冤》,作者在短短的四折中,巧妙的安排了整个故事,使得情节紧凑,不拖沓,矛盾冲突也在有限的文字中展开,毫无生拉硬扯之感,引人入胜。作者根据生活发展的逻辑和主题的需要来安排故事情节,收到了突出主干、深化主题的效果;戏剧冲突一环紧扣一环,悬念迭出,剧情的发展往往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些都保证了他的优秀作品具有长久的舞台生命力。

在任务形象的塑造上,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他塑造出了众多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都是被赋予了鲜明的性格。如《鲁斋郎》中,银匠李四和六案孔目张圭的妻子都被鲁斋郎夺去了,可是两人的态度是不同的。作为劳动者的李四,他敢于去郑州告状,而张圭这个为虎作伥的胥吏在鲁斋郎煊赫的权势面前,却只能忍气吞声,俯首听命。再如《救风尘》中,赵盼儿和宋引章同为妓女,两人的性格却大相径庭,赵盼儿泼辣火爆,这与涉世未深的宋引章是截然不同的。关汉卿善于观察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不同特点,着不同的笔墨刻画出他们迥异的性格。而且,关汉卿还善于把人物放在戏剧冲突中去表现人物的个性。《窦娥冤》中,在一连串的迫害中,表现出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救风尘》中,赵盼儿的老练泼辣也是在与流氓周舍的斡旋中展现出来。有些人物,关汉卿是用了漫画式的笔法来写的,如《窦娥冤》中见了告状人首先下跪、称之为“衣食父母”的太守,《切脍旦》中粗陋可笑的杨衙内等。这既有借科诨调节剧场气氛的作用,同时也通过漫画式的夸张使这类人物成为黑暗邪恶势力的象征。

在语言上,关汉卿被认为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字字本色,较少纹饰,既切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与个性,也贴近当时社会活生生的口头语言,更能把观众感情引入到剧情和戏剧人物的命运中。而另一方面,所谓“本色”的语言,又不是简单搬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而是经过艺术的锤炼。正如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所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在《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唱词就能十分贴切的反应出她的身份。关汉卿可以根据剧情和主人公身份、性格的差异,在不同剧作中变化其语言风格。关汉卿剧作所表现出的纯熟的语言艺术,是杂剧作为代言体的叙事文学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这也是关汉卿对元代剧坛的一个突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