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6-06-27 15:42:45)
标签:

身体建筑师“零-动点

身体训练方法

当代舞蹈艺术

史晶歆

分类: 歆舞界-公共艺术教育项目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教学感悟

这学期的授课是一个新的认识与开始,2015年在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身体建筑师“零-动点”训练方法(起点课程)》的教材出版,仿佛一块基石,给予每一位参与探索与建构的生命体以信心,当然还有更大的责任,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对于身体本质的探究,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耐心发现。非常感谢在学院的支持下获得了2015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的资助,进入【身体建筑师】第二阶段“基本原理”的深入研究。

本学期主要两个深入的方向:1、对舞谱元素的梳理,即在【身体建筑师-原始代码】的基础上进行【身体建筑师-二级代码】的分析、寻找、确立,梳理了“25个动点的基础原理”,并配合空间、时间、质感等元素,引导教授学生制作自己的舞谱,并进行相对综合复杂的COMPOSITION的动作构成编创练习。2、在基本原理梳理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有示范性作用的“动作原理组合”的编排,完成了25个动点顺势与乱码的示范性组合的教学,积累并初步建构一个有效的动作素材库存。在每位课堂成员的努力付出与集体贡献下,我们对【微身体-二级代码】的建构初见成效,相信不仅对专业舞者,同样对于大众,没有跳过和编过舞蹈的人,【身体建筑师】正在搭建的路径会帮助她们去展开新的发现、去体验、去创造!

作为课程方法的研发者与主讲老师,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可以坚持到最后展示的同学都是非常棒的,因为他们具备身体建筑师应具备的好奇心,坚持力,创造力的美好品质,他们克服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敢于面对新事物,面对未知的自己,为他们欢呼。这学期的授课非常幸福,谢谢每一位新晋身体建筑师的陪伴。

【身体建筑师“零-动点”训练方法】是我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平台的支持下正在研发和不断深入探索的身体训练课程,旨在划分身体动作的基本成分进入对身体运动基本的认知与体验,并通过解构与重构的反复练习使舞者达到对身体精准的控制力。过去、此刻、未来------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份方法与理念,将是我继续幸福前行的源泉与动力!

 ——史晶歆(北京舞蹈学院教师、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始人/艺术总监)2016年6月18日北京 家

 

 

 

身体训练及COMPOSITION动作编创呈现内容

A 【身体建筑师-初级】

一、热身:100个造型

二、微身体单元

1、示范组合(一):25点-原地自动-顺势

2、动作构成编创:25点-原地自动-顺势

3、示范组合(二):25点-原地自动-乱码

4、个人身体建筑(一)-微身体乱码综合编创

靳子谦《寻》

李梦实《简》

亢曜煊《筑》

胡东晨《时间》

李思成《移动的钟塔》

朱秀媛《丑》

裴昱萌《萌》

张琳皎《此时此刻》

王梦洁《凝固》   

三、尾声:集体意识之舞 

 

B 【身体建筑师-中级】

一、热身:混沌的力

二、移动的能量

1、3种速度

2、9个时态

3、气的轨迹

三、尾声:气的旅行

 

课程感言

李思成(舞蹈学)

    学习身体建筑师这门课程是我第一次接触现代舞,也是我第一次从理性的角度接触舞蹈的编创。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编舞是只要依靠情绪的自然流露,动作就会水到渠成。但每次一遇到即兴却又会不知所措的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在老师第一次要求我们进行造型创编的时候根本是羞涩于动作的,但因为是作业而不得不逼迫自己去运用自己的身体。不过越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却发现即兴越简单,反之如何让自己的即兴具有视觉美感,也就是老师口中所描述的“建筑感”成了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

    整个课程老师都在强调抛弃个人的舞蹈风格,抛弃“玩感觉”的舞蹈方式,这对于接触民间舞较多的我是个很大的难题。起初的所有动作都觉得是如此的生硬和不协调,尤其是在老师提出“微身体”身体二十五个点的原理之后,只能单一的按照预先设定的原理来摆造型,僵硬的衔接。总之感觉身体很累,大脑也很累。不过渐渐的训练的效果也就显现了出来。之前我做动作是不会有精确地动作知觉的。比如一个抬手的动作,我就会不自觉地把肩膀也给带上;但现在我能清楚的感知并控制二十五个点中的每一个点来参与舞动。并且对自己肢体也有了个系统的认识与构造。在之前,也许一个动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动作,但是现在我能分析出一个动作由哪些部位参与,是怎么样运动来形成这一动作的。我是学习舞蹈理论研究专业的,能有这样一种对动作的认知体系,也可以弥补我以往纯粹以感性视角来观察与分析舞蹈。并且不再害怕于即兴的舞蹈,也许我的天生条件不够好,但是这门课程的训练,却使我的身体变得更好用,能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去。

    在这门课上还有一个有趣的训练,就是“意识之舞”的练习。其实我们在接受舞蹈训练的时候大多数的时间是在训练自身的能力和表现力上的,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忽略了在舞蹈时对周围舞台环境的一个回应与参与和对舞伴意识的交流与协调。在这个环节,每个参与的同学进行意识的碰撞,做即兴出来的舞蹈反而有着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

 

胡东辰(15舞蹈学)

    贸贸然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时间荏苒,这节“身体建筑师”有目的性地开发了我的肢体语言和心智,师生同僚之间的配合,感受自己身体,收获甚多。

    从史晶歆老师的身体建筑师课程中,我们一步步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感受并感知我们身体的25个基本部位。犹记得,第一次上这节课时,史晶歆老师要求我们放松身体,带着意念去用身体构成自己现脑海中的建筑,我自信满满地摆了一个像剑桥似的造型。后来一步一步100个造型练习,起初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太多了、100个造型对于一个舞蹈形态知之甚少的普高生难度比较大。但是经过史老师的指导,通过某个部位的变化来达到单纯造型感的改变,没有掺杂个人情感在其中,渐渐的我对它产生了“熟悉感”。还有一些单人流动造型练习以及双人动作流动或原地练习,再到后来的25个身体基本部位原地自动、乱码排序练习,甚至到后来加入了“时、空、力”的概念。让我更加熟悉了解我自己的身体,知道了原来我之前跳舞的是这么动的,不光可以这么动,还可以那么动。多种的动作原理,丰富了我的舞蹈肢体语言。使我原来“僵硬”的身体变得灵活起来、变得“会说话”。这是我感到很大的进步性的,原来老师布置任务,作为没有编过舞蹈的我来说,认为:“怎么可以这么难!”但一旦我进入到老师所讲到的微世界中去的时候,便进入了轻松舒服的一种状态中去。使我的动作充满了可能性、未知性。变得更加有意思起来。在无意识之舞中,我们流动起来,捕捉同学的动作并模仿出来,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练习方式,训练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以及动作的即兴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史晶歆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大家的配合。在这节课上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改变了很多想法,也学会了更加坚定细致地追求更多的可能性。永不后悔,永不放弃,献给我们一直坚持在舞蹈研究路上的史晶歆老师。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3年5月12日:歆舞界【身体建筑师】演讲系列-第一站:TEDxFactory798“时代精神”@中央美术学院,摄影:刘海栋

 

张琳皎(15中编)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不仅仅是从书本中得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心中生出来的。然而这三样东西,往往是最难以寻找的。学期末至,身体建筑师课程的最终考核阶段也将近,回想本学期在这门课程中学习到的,我认为最珍贵莫过于两个字“定心”。
    学习舞蹈已经很多年了,细想似乎从未认真静下心来思考过自己... “我的身体适合/喜欢什么样的运动轨迹?”“怎样能更好的通过舞蹈来表达我自己?”这是我在第一节课后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然而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找到清净心。所谓清净心在我认为与课上听到的第一个术语“归零意识”有相同点。在体验“归零意识”时,随着老师语言的引导,我从最开始头脑杂乱到最后沉醉其中,这之间的一点点变化我都是能够清晰捕捉到的,这其中意识的变化使我的身体、意识得到了放松。我明白一切杂乱的思想都会破坏这份安宁,然而当你抛开它们把意识埋藏进自己的身体中你会发现舞蹈是如此清晰透彻以及让人舒心之事。那一刻不是为了舞而舞蹈,是为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表达,也是找寻自己的一种途径。我想“无声胜有声”也就莫过于此吧.........
    更加深入的训练叫做“移动中的二十五个点”的原地自动以及带动编创训练。在编创过程中,我发现难点在于许多平日编创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点:鼻子、手指、屁股甚至左右耳朵这种点的自动及空间节奏等方面,在原地的基础上以它为轴心不被随动掩盖往往是最困难的。因为抹除以往的运动模式是我现在最想要突破也最难以突破的,改变从这里开始。
    如果如这门课程名称一般我是一名建筑师而我的身体是一座建筑。那么我希望它未来能够成为像“巴特罗之家”那样座落在适合它的地方。也许棱角不够鲜明,色泽不够艳丽...但当你走近它时会发现,它的灵性在于每一个窗子的轮廓,以及内部的每一个角落的雕刻及记录之中。

 

亢曜煊(15民间)

    身体建筑师一学期的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很多。首先是身体的能动性,通过身体的关节训练让我感受到小关节的能动性和知觉感。其次是身体意识的感知度,加强了自己身体对周围空间事物敏感度,用身体感受周围的变化并用身体表现出相应的反应。还有是思维的开发,所有的动作和造型并不是你所要去设计好的,而是在你身体的流动过程中去寻找的。这门课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在跳舞的时候上身有了知觉会动了,以前我的上身非常的无意识,跳舞显得苍白没有情感,通过这门课对身体的训练我上身的感知力也和以前有了明显的对比。感谢我身体的开发者——身体建筑师。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3年8月4日:分享《双城》@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摄影:靳伟强

 

靳子谦(15古典舞)

    通过建筑师这个课程打破了固有的跳舞形式,锻炼自己的编舞思维利用身体的25点,使身体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裴昱萌(15芭蕾)

   1.感受: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刚开始选这个课也是被名字所吸引,与我一直以来接触的现代也好编创也好,完全不一样。说实话时间长了,发现很枯燥,还有很多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2.变化 :第一次要用从头到脚身体的每个部位来编,挺难的,而且很受限制,我之前从来没有为编舞发愁过,因为局限性小。而这课的编舞需要用身体的二十五个点,八个方位,还要考虑做每个动作的力度,很受限制,这种编动作真的是我第一次见,说实话很抵触,根本无法下手,而且连贯不起来。

    3.期待:希望多做些解放身体的练习

    4.结合专业:因为芭蕾是个肌肉、身体很容易紧的专业 ,而且世界芭蕾的发展是现代芭蕾现在属于流行的是高于古典芭蕾的,所以就是希望了解更多的当代、现代舞蹈,也希望身体可以得到解放。我很喜欢这个课中全班流动一个个即兴然后全班随动的的环节,很棒,一个歌曲下来感觉很爽。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3年11月3日【身体建筑师】演讲系列-第三站:TEDxBUCT“非-常见”@北京化工大学,摄影:TEDxBUCT志愿者

 

李梦实(15古典舞)

    感受:认为这门课程是一门很自由的课,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身体,但感觉这门课还是有一些限定,在某些时候还是会有很别扭的感觉,尤其在编创的时候。总之这门课还是让我学到了一些处理自己身体的东西,我认为这门课还是从身体的各个点做出发点,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变化:我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打破了自己的编舞方法,原来编一些东西总会涉及到自己专业上的一些东西例如身韵的东西,现在自己有一些突破,可以说是改变,也可以说是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听话了。

    期待:其实更期待的还是一些更纯的东西,给一个音乐,根据音乐的性质让自己的身体去和音乐随动而产生变化或者编舞,现在的25个点我认为对于身体来说25个点完全体现不了自己的身体。

 

王梦洁(14芭蕾)

    要结束一个学期的课了,课堂中有过困扰,编舞中有过想放弃,但庆幸还是走过来了,收获还是有的。意识到自己有一些改变,比起以前会更注重内心的感受、身体每个部位的准确运用,以及一些意识和思想上的改变,但有的时候我不太愿意去接受这种改变,因为我觉得我有受他人所说的学院派舞蹈的影响,怕我和大家都变得一样,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但好像又慢慢发现这两者是可以相融的,我们不能抵触改变,也不能顺从任何的改变。自己挺喜欢这种运用身体的方式,也很热爱现代舞的方式,而对于这些我觉得思想非常重要,所以我希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课中多增加对我们思想意识的培养,思想不一样了,自己也不一样了。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3年11月23日:南京艺术学院-《身体建筑师》工作坊系列第四站,摄影:来静璇 

 

朱秀媛(15音乐剧)

    这学期我选择了身体建筑师这门课程,让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我自己的身体的能动性。虽然每天都在跳舞,但其实我并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当25个点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很懵,不知道如何拆分它,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该如何组装。我一度认为自己是不协调的,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上了这个课以后,最大的感觉就是身体能动性逐渐变得好了,但很累,尤其是心累。编创作业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板块,这让我很头疼,但在完成时也很享受。我觉得身体建筑师另一个很关键的点,也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一个点,就是它不光注重自己的身体,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这点很重要,任何一个作品都有配合,不光是舞台生活中也一样。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门课远比想象中要难的多。  

 

 瞿俊(15现代)

    上了一学期的身体建筑师,我对自己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这门课程对于身体的开发和对身体的理想判断有着引导作用,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帮助我更近一步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归零意识、气的旅行、9个时态都对我自己现代舞专业有着一些辅助性作用,这也是我选修这个课程的目的之一,可以把选修课的一些知识放入本专业中,相互融合,同时身体建筑师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我们也可以把我们不同专业性质的东西放在一个课堂里研究探讨,这是我最喜欢这个课堂的地方。

其实我觉得,这个课堂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北京舞蹈学院这么多的系,这么多专业,其实大家真的需要一个平台来一起谈论一些身体是怎么回事?每个系的发力方式都有不同,风格性都非常明显,其实没有必要按照比较偏向现代舞的方式走,因为现代舞的身体运动方式也不一定是合理的,大家应该放下自己的专业背景,真正去体会身体建筑,一味的摸爬滚打其实还挺乏味的,其实可以试试正常的走,正常的跑,回归自己本真。给老师提的一点小意见就是,其实大家都是舞蹈专业,每天周而复始的舞蹈真的让人很乏味,我们可能更多需要的是放松,怎样松弛愉快的,真真切切的用身体去感受舞蹈,而不是去学习一门技术,希望老师可以让身体建筑师更活跃起来,我们可以气的旅行,混沌的力,那我们也应该可以非常疯狂,非常释放的去了解身体,而不要过度冷静的去分析看待舞蹈,比较愉快是舞蹈本来最重要的价值。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4年3月30日:歆舞界【身体建筑师】演讲系列-第六站: TEDxCUEB“Anti-Matrix”@首都经贸大学,摄影:靳伟强      
                         

 

黄龙标(15现代)

    感受:这学期编的东西有点少,但是我是现代舞专业,平时的作业有很多,所以加起来的量感觉特别的大,到在编排的作业当中反应的比较快,所以感觉还好。在更多的发力中,我学会感觉自己身体内的混沌的力量,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关节。

    心里或身体的变化:心里感觉自己学会了观察,观察自己身体的气息,于自己的以前的发力方式截然不同,以前我是一个很粗燥的人,现在感觉自己心里更能静下来了,身体也感觉更细致了很多,比起以前更有味道。

    还期待什么:我期待自己的身体能很完美,我喜欢混沌的力量练习,所以期待更多有趣的方法去练习,而不是盲目的做组合。

    结合自身的专业谈:我是现代舞专业现编的学生,因为平时的训练方式很相似,大部分的发力方式都是一样的,所以自身的专业差别上也基本一样的,所以学的不是很吃力,但是有很多东西不明白,比如:9个时态的快,至今还很蒙惑,有很多不一样的观念。剩下的我感觉还是挺相通的。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5年6月23日:【身体建筑师考试公开课】@2014级研究生--1班,摄影:李世铭

 

刘琪 15芭蕾)

    纯感受:这学期编的确实很少,感觉没达到最高的标准,我本身就比较排斥创编,总感觉编不出来,做来做去就那几个动作,而且做的动作跟其他人比总感觉怪怪的,所以就有点自暴自弃了,但还是希望能有点突破,可能是我本身的原因,总感觉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心里或身体的变化:心里的变化,自从我们的线路确定下来了之后,一直处于调整修改的状态,没有以前上课发怵了,以前上课,说实话会有点紧张,害怕,现在上课就没以前那么紧张,也不会脸红,心里上的变化,应该是比之前承受能力好点了,身体的变化,以前上完课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现在上完课,不但青一块紫一块,还肌肉各种酸痛,可能是已经到达我身体的极限了,但还是感觉现在身体比以前要放松,要灵活。

    还期待什么:期待能更好的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起码在动作的完成上可以比重高一些,还希望能在放松一些身体,彻底的解放身体。

    结合自身的专业谈:我的专业是芭蕾,平时上课都是很板正的,一节课都在空中飘着的感觉,不像上现代舞那种放松,与地面有很多接触,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重心的转变,其他舞种多多少少的可以掺杂一些自己专业的元素,芭蕾就不可以,因为两个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从芭蕾转化的创编确实是有点困难,现代舞包括创编,都是很注重细节,过程,快慢……好多动作都是很扭曲的,我的专业就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扭曲的动作,所以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动作做的很别扭。还有就是我的快速真的快不起来,我觉得我已经很快了,但是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这方面我应该在加强一些,我们平时上集训课都是,老师教,我们学,照葫芦画瓢,完全已经习惯了这个套路,突然要自己创编,脑子整得是懵的状态,不知道编些什么,从何编起,现在都提倡创新,我觉得多接触一些创编之类的课程,多学习一点知识,就发现慢慢的还是会有变化的,我这学期虽然没学到什么,但是我觉得我坚持下来了,就是好样的,坚持就是胜利,以后我会更加的整理好思路,不求编出好作品,但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能够完成课堂的内容。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5年7月14日-8月4日:首届中东欧舞蹈交流论坛,摄影:王亚文

 

张裕详(15民间)

    现代舞,在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舞种,更多的了解是在电视上。所以我决定我要试试这个舞种的所带来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其实遇到了很多问题编舞、舞姿、状态、动作路线等等。我根本不了解这个舞种。最主要的是上课的时候我都开始无法支配我的身体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很多动作我根本完成不了,很多动作根本就从来没有做过,虽说我一天都无所谓的样子,其实我是很在意的,每次我做不好的时候我都会想再试试,我相信每一次的坚持我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我的身体是有感觉的,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好用了,没有想以前一样笨拙了,我觉得这就足够了,在时间状态的学习下,慢、中、快的变化,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每一次的变化、每一次的转换,都是要身体的协调。每一次的变化重心让我知道了什么位置更加能稳住不让自己失去重心,在快速中,我知道了身体的配合要更加紧凑。

    在气的旅行中,我会有很多体会,自己的身体的关注点每一次的转换,都是新的运动方式,在不同的运行中,我不仅感觉都是气的大小,还让我体会到了速度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身体比以前好用很多,也知道该怎么用力去完成动作,考虑的方向多了,更加全面了。

 

马发兴(15芭蕾)

    1.纯感受:整学期下来我觉得蛮累的,一节课的内容对我来说很满,如果只是作为公选课,我觉得可以稍微调整一下,我自己学的也慢,消化能力也不是很好。再加上一周一次就更是了,好几次假期都碰上了周一,少上了几节课,中间也想过放弃,但是到最后自己能坚持下来也是学到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些时间没白费就足够了。

    2.心里或身体的变化:首先对身体建筑师有了自身的理解。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上课中,我需要从这个课堂中挖掘自己身体的变化,不是自己做不到的问题,确实是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抽出时间来做,是最后这一个多月的课,对自己身体三速变化的理解跟认识,更多的去挖掘自己身体的各种可能性,身体的使用跟能量的质感使我自己明白,身体可以得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3.还期待什么 :或许还期待能从初级细细的学吧

    4.结合自身专业谈 :从自身芭蕾舞专业上看 就算我跳过再多的现当代作品那都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模仿,一个一个动作学下来。一开始完全不用去理解,只要一个个学下来跳对了就是了,只有到熟了之后才会想编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图去编,再想用自身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去表达自己理解的含义。而建筑师从一开始就要抛弃自己的习惯去挖掘自己身体的内涵,表达出不一样的自己。

 

丁海馨(15现代)

    这学期的身体建筑师对我的帮助很大,与同学们相处的很融洽,我们每个人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主张,聊起作业时经常是口若悬河般与朋友滔滔不绝。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觉得是头一次接触这么多的即兴练习,觉得身体貌似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不过练习了一学期之后我变得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了,无论从小关节的运用到大关节的舒展都对身体的质感带来大部分的提升。

至于对这堂课的意见,我希望一周从一次课加到两次课会对我们身体的改善带来更快速的效果。最后一点,我是现代舞专业的学生,而且也是头一次学当代舞,俗话说的好,现当代不分家嘛,我还是希望下学期可以继续选到史老师的课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教学分享|我是一名身体建筑师,被赋予表情独特的脸庞
2015年11月14日:歆舞界【身体建筑师】体验工作坊@中华世纪坛,摄影:时宇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