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标签:
当代舞蹈艺术身体建筑师史晶歆基因计划空间实验 |
分类: 歆舞界-艺术分享库 |

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跨界-多元-实验-前沿:歆舞界生命体】
Trans-Multi-Experi-Fore:the Organism of XIN-ART-LAB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 基因计划
G.E.N.E Project @XIN-ART-LAB
《记忆之所》(2016)
Memory House
一个失忆者的记忆流窜与自我拯救策略
The fleeing memory and self-redeem strategy of an amnesiac
歆舞界【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Space Exploration Series] Work I
歆舞界2016年【身体建筑师】演出季首演发布
Premiere of 2016 XIN-ART-LAB [BODY ARCHITECT] Season
精选剧照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shMU8OSoyibVoV9Qamfq50ONwZ7XBEMUMHYSibJcy7p6ODfdmiclyt30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吴虎峻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ianPN2eoCRmciaLS4aTiaVlyotGUxo4nZBWiaRhDuicaReKl4s02ho5d8e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xZp3jczVf6uev6iaByRQxic4Ifukcsh0DPIK10mbnGA4hJYlU3YmNYzQ/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3QhFhf8Vm0G3biaePfARszSvuF4p7xtUU1reqbZtibMc3UoqYh9lFso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a2LMe1WMxr4mSd5tNjMUKNVPHic7FY7nlUa9iaEibdAV51j61MeOszEwg/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mebbtzVyz3RvppQtD8vYMsFYBl7cBW7laomwicbySLSibVBjdeoD4MR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zqwicP7DLOz6YZcMDYw00y962GHOvOQhqsAHuJ6ekwWXMiaI6PgSGKKQ/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张胜彬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ia5BnbWd5l3ndKfF0AlX9P5uEibp5D1cuC7ogd4RibucZCBgDxQ4iajHfQ/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摄影师:毕珉峰
关于【基因计划】 G.E.N.E
Project
2016年是歆舞界生命体第七个生命周期,在每一个生命阶段里,我们一直坚持探索并遵循那被称为“注定的使命”——完善或创建一门语言,发现、创造并传递属于我们的讯息,在此刻,给未来!今年,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将推出【基因计划】,反观-回望-审视,从最基础的单元入手,以身体语言为轴,放射对应环境空间、身体建筑、身体叙事、身体记忆等多元维度展开实验与认知,
探寻身体作为“记忆生命的特殊产物”,它独有的表达经验与修辞方式。
关于【身体记忆】BODY
MEMORY
史晶歆(身体建筑师创始人)很高兴此次受邀于我的好朋友艺术家王国锋,在他的新作品《探针》里展开对“空间和身体记忆”的实验。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创作体验,强烈的空间封闭感,从色彩到结构让人会不自觉的忽视时间的存在,气息变的低沉,空间的回响让身体在一种真空的感觉下,忍不住用最慢的速度开始第一个动作。谢谢国锋的作品给予我一个很好的基础去展开想象与体验,作品的生命还将继续生长,我们期待不断探索、建构、重现属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独有的身体记忆。
关于《记忆之所》Memory
House
这是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第一个开始在空间里建构表达的作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作品里,纯粹的感受、探索、结构空间里的各个元素,从墙壁到角落,从阶梯到地面,从内到外、从明到暗、从大到小、从高到底------空间里存在的每一个细微元素都影响着身体的运动方式;而身体也不再独立起舞,每一个动作的发生都与它那一刻存在的空间紧密相连,重心、气息、速度、质感、链接、转换------很多未知的流动轨迹吸引着身体建筑师们在空间里好奇的找寻感应着。
《记忆之所》是一个开放的命题,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都会本能的记忆着记忆,还有本能的记忆回放功能,会莫名的“触景伤情、似曾相识”,这个作品的创作就是在这种“记忆流放”的状态下开始的。而【身体记忆】也是歆舞界2016年将重点展开实验与研究的课题。我们关注身体如何作为一种记忆的方式而存在,同时也不断印证身体作为“记忆生命的特殊产物”,它独有的表达经验与修辞方式。
主创团队
视觉总监-编舞:史晶歆
Director - choreography: SHI JING XIN
【身体建筑师】团队成员:杨昭 王佳馨 赵子璇 褚雪菲 赵元灏
Member team of 【BODY ARCHITECT】: Yang Zhao;Wang Jiaxin; Zhao
Zixuan; Zhu Xuefei; Zhao Yuanhao
音乐选自:MAX RITHTER
Music from:MAX RITHTER
服装设计:宋橇
Costume design: Song Qiao
项目助理:薛洛辰
Project Assistant: Xue
Luochen
摄影师:靳伟强 吴虎峻 毕珉峰
Photographer: Jin Weiqiang,Wu Hujun,Bi Minfeng
主创介绍
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8QBmWN36OEszUutTHNCf5d5z5aYyeW37KYjb8TuJSokzW6v3cuqk7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史晶歆编舞、导演、当代艺术家,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始人/艺术总监,北京舞蹈学院教师,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创始人
16岁毕业于上海市舞蹈学校,随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然后留校任教至今。生于兰州,长在上海,学成北京,觉醒巴黎,质变纽约,跃进米兰------漂流经巴黎、柏林、比利时、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伦敦、纽约、柬埔寨、丹麦、荷兰、意大利。先后师从编舞家陈维亚、邓一江、法国当代编舞家苏珊-伯居(Susan
Buirge),还有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纽约大学教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ter)。曾任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最年轻的编导、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项目特邀艺术家等。2009年创建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揭开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介融合尝试的序幕,开始她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创作与交流,其作品相继在意大利Aperto
Festival艺术节、Teatro dell'Artc Milano
米兰艺术剧院邀请展演、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十二天”、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文化部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加坡艺穗会艺术节、北京舞蹈双周、广东现代舞周、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等国内外艺术节受邀展出。
作品世界:【身体叙事】系列(《HI---朱丽小姐》《WAIT---女仆》《GO---三姐妹》);【城市身体记忆】系列(《活着就好》《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圆明园》《NOTHING
IS
REAL》);【面具】系列(《阿O一家》《面具的世界》);【奇点】系列(《夜愿》《空城》《记忆-时间-碎片》《BOW》《身体博物馆之人类动物园》);【肖像】系列(《空性之舞》);【空间探索】系列(《记忆之所》);【跨界】系列(《小青》);《日子》、《水墨游》等;荣获纽约舞蹈影像艺术节“最佳舞蹈影像”大奖,全国独双三舞蹈大赛、“荷花杯”舞蹈比赛、“桃李杯”论文比赛等一、二、三等奖;原创身体训练方法【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BODY
ARCHITECT),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课程教材DVD;出版艺术散文《身体笔记》;特约专栏中国舞蹈报《纽约访学记》、舞蹈研究《歆舞界-欲说舞言》;经典演讲系列:2009-2013年《身体的记忆-舞者的肢体语言》、2014年《实验、跨界、多元:用身体探索生命的未知》、2015年《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等。史晶歆带领歆舞界生命体致力于东方当代舞蹈精神的探寻、建立与传播,坚持独立自由真实的表达,并积极推动舞蹈公益展演等艺术活动。
【专家推荐】
理查·谢克纳 Richard Schechner(美国纽约大学人类表演学系教授、戏剧导演、理论家)
史晶歆不但拥有舞蹈家柔韧的身躯而且具有思想家一般的头脑,她成功地从舞蹈家与编舞的角色转型为表演艺术家。晶歆就像一股旋风,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到北京,她永不疲惫的身躯、鲜明独特的艺术品质与上下求索的精神力量带给了我们无穷的鼓舞,留下了无尽的美好回忆。
吕艺生(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北京舞蹈学院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家、舞评家)
史晶歆的作品大量是释放一种探索的精神,作为一个编导,她的探寻方式是编舞;作为一个舞者,她与人们的对话方式是跳舞。
【媒体专访】
《文艺生活周刊》郝思嘉
《史晶歆:可以贫穷、可以放弃很多,但无法放下的是创作本身》
“她的履历可以做一本绘本的故事蓝本,岁月似乎在她的身体和心里,留下的痕迹都是温柔的。没有带走她对世界的敏感和好奇,没有留下时间的沉重和磨损。”
《中国艺术报》张婷
《史晶歆:心无界,一直在路上》
“2009年初她创办了“歆舞界——表演实验室”
,从纽约回来之后,发觉“表演”这个概念似乎还有些窄,因此选择将它重新定义为“艺术实验室”
。她突破各种艺术形式的边界,以肢体语言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同时结合声音、影像、戏剧表演、环境空间等等表达方式,最终呈现为一个综合的艺术体。”
作品生命年轮
2016年2月27日:首演于歆舞界2016年【身体建筑师】演出季@德萨北京
特别鸣谢
艺术家王国锋、德萨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观者感受
金浩(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研究所所长)
简评歆舞界·跨界新作《记忆之所》
古人云:“从外知内,以见知隐”,任何一个场所的空间布局都会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其形态铺展也并不匀质。这次我在“德萨北京”颇具建筑特色的艺术空间里看到了歆舞界的一次全新演出,舞者与观众鱼贯而行的来回穿梭,在长达60分钟的互动表演中,充溢着变动不居的魅影与节奏,一次次的撼动着观者的视觉神经。舞者在这样的表演场所带给我们总有一种摆脱引力、飘浮不定的错觉感。它挑战了传统剧场模式的表演时空限制,让观众跟着忽变的场景立席移动脚步……也许在开放空间里进行环境舞蹈的形式并不新奇,但在史晶歆的搜妙创真之中,我发现了她的舞蹈编创具有极强的表现主义特征,舞者身体上充满了动作偶然性,那是一种无定向的动作之流,一种不确定的感觉结构。她似乎把舞蹈肢体语言阐释得更直接、更抽象、也更具有象征性,从而引燃观众的“记忆”。
王国锋(当代艺术家、《探针》创作者)
歆舞界的表演非常精彩,他(她)们通过在一个由图像构成的空间装置作品中的表演,探讨的是人与建筑结构和空间场域的关系。他(她)们通过将舞蹈作品移植到另一种形态的作品中的实践,实现了两种不同概念的叠加而衍生出了新的意义和概念。
Vincent De
Sarthe(北京德萨画廊艺术总监)
When I first heard that SHI JING XIN and
XIN-ART-LAB were planning to do a dance performance at DE SARTHE
BEIJING, I was not only excited but also very curious. I had
wondered how they would use the space, and what type of story they
would tell. As I started to watch the performance I knew I would be
in for an adventure. Memory House allowed me to explore Wang
Guofeng’s magnificent artwork on an emotional and human level. Shi
Jingxin is a true choreographer with a deep passion for her craft,
which translates beautifully into her dance.
当我第一次听说史晶歆和歆舞界-艺术实验室计划在德萨北京进行一场舞蹈展演时,不但兴奋而且十分好奇。我想知道他们将怎样运用空间并讲述一个什么类型的故事。开始看表演时我知道这将是一段冒险的旅程,《记忆之所》使我能站在一个感情和人性的平面上深入探索王国锋的伟大艺术品。史晶歆是一位对她的作品心怀深深热爱的真实的编舞家,这一切在她的舞蹈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陈俊(出版人、嗜书之徒)
所有的记忆最终都变成了在身体上清晰可见的东西“记忆”是自由的,但我们很难了解打开“记忆”的正确方式。在《记忆之所》现场,当“思绪”(舞蹈演员)带着你进入记忆时,观众大多的反应是躲避,或顺从,或哂笑,或拒绝,其实映照出每个观众对自己记忆的处理方式。在二层表演时,观者和舞者共处于一个狭小的空间,“思绪”们从观者身边呼啸而过,或迎面撞上,或相互推搡,无处躲藏。到了最后,舞者开始用身体发疯般的不断冲撞记忆之所的墙壁和天花板,让人感觉到记忆之所是如此顽固的存在,每次主动或被动唤醒记忆的时刻,都是痛不欲生的时刻。 其实,没有所谓的打开“记忆”的正确方式,“记忆”是个潘多拉魔盒。当魔盒被打开的时候,会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有时候伤害别人,但更多的是伤害自己,如果我们不想藉由封存记忆而成为来路不明的人,那我们很有可能变成痛苦成瘾的人。 所以,跟记忆和解吧,也跟自己的身体和解。时时拂去记忆上的灰尘,保持它的干燥洁净。多少触景伤情的时刻,坦然面对记忆,欣赏它,顺从它,最后被它吞没,享受被记忆摧毁后的安全感,成就一个更强大的自我。 最后,想对歆舞团多说几句:歆舞界成立快7年了,从成立之初的首场演出,舞团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舞蹈是表象,藉着舞蹈的躯壳,将观众拉入表演现场,让观众充分参与,观众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最核心所在。在这种艺术探索中,空间、灯光、配乐、舞台布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气氛营造得越好,观众会越快产生代入感。当然,对舞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者要表现的不是自己,而是引导员,除了如何与观众互动,考验现场的应变能力,也需要对作品、空间有更好的领悟力和把控力。很庆幸的是,《记忆之所》都做到了。 尼采说:“创造性的肉体为自己创造了精神,作为它的意志之手。”任何记忆的瞬间,最后都会通过身体降临。衷心希望歆舞界“身体记忆”课题实验顺利。
演员心得
赵子璇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vcDTxV3dAKFcQfUQauKibToSKJxkg3HG3q4lkHIEKxjWTsZuBmLECN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探针》与《记忆之所》的碰撞—— “我”就在其中《探针》:当双脚踏入到这个空间作品里时,那强烈的视觉感立即传达到大脑里让我对它产生强烈的好奇感,我想这一点也是王国锋老师想让进入作品中的人所感受到“探针”所释放的调查、打探、探究、探查、探测之内涵。一眼望去我仿佛像是在一个大型魔方中,整齐的方形线条完完全全布满在每一块实体上。大片蓝映映数码的颜色仿佛错乱其中,谁会想到它们会是2楼窗口外的一处风景。可“我”就在其中。《记忆之所》:通过这次环境实验作品的排练到演出,我所收获的不光是简单的体验和感受,更多的是让我的大脑与身体在这个空间中自由的“挥发”,与其让我们与观众有了奇特的默契感。在观众纷纷的从不同的角度望向我们时,那种凝聚力让我充满了强烈的力量感,是她们的好奇、专注、配合让“记忆之所”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很荣幸“我”就在其中。
《探针》与《记忆之所》:两个作品的融合让这座小房屋里赋有超强的“生命力”。空间的探索延续了身体的探知,艺术家的创作延续了生命力无限的可能性。感谢两位艺术家所呈现的作品,感谢史老师让我继续体验与输入您的“歆基因”,也感谢整个团队的付出让这处记忆之所散发它独特的魅力。
褚雪菲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NUwH7E0zwB0c2Cby7OSt1LqCojp2ZHiaEtP7csWxfM8t5iawAqgfkZ1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世界是个好东西,承载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体系;生命是个好东西,它孕育出了各种生息形式,比如舞蹈;舞蹈是个好东西,它打开人体的未知轨迹;未知是个好东西,它引发人的无限好奇;好奇心是个好东西,它会让人不停地尝试;尝试也是个好东西,它会带来不一样的启示;启示是个好东西,它让人发问、思过、自省、觉悟······这次歆舞界的首次“基因”之旅,从排练的未知,到摸索的尝试,从录影当天的凝聚团结,到演出当天的归零宁静,完成了一次特别记忆的旅程,它是内在的的,是生命的,是充满能量的一次心灵回归。感恩。
赵元灏元灏赵元灏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DOshMRFp6jLs3iaxrDBIb1yEhF5ZpjZx30G1reGXq3epsDCicgmqcFic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我要逃出这里!”
其实参与这一次的演出,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身体上的变化,而是情绪上的释放。我特别喜欢整个空间带给我的感觉,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意识世界中。我觉得照片是记录生活瞬间的一种方式,而组成相片恰恰就是像素,如果说相片是我们的一条记忆,那么像素就是记忆的碎片,而打破记忆形成碎片,最有力的情绪就是混乱。而我表演的这一部分就是混乱,失控,爆发的情绪综合。我在整个表演中,像一个疯子一样,不停地奔跑,不停地飞跃,不停地冲撞,不停地旋转。我痛苦,我疲惫,我挣扎,我恐惧,我释放,我不停地向着记忆主体冲击,也不停地冲撞整个记忆之所,我想要冲破这里。仿佛我在混乱,我在失控的瞬间,不再是碎片,我渐渐被光形成了一个人,成了记忆,仿佛冲破这里,我就释放了,但这是不可能的。我被狠狠地弹了回来,变回碎片。最终主体拾回了已经被撞得面目全非的我,带着我的身体,又回到了记忆之所的最初处。
杨昭
摄影师:吴虎峻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ianPN2eoCRmciaLS4aTiaVlyotGUxo4nZBWiaRhDuicaReKl4s02ho5d8e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xZp3jczVf6uev6iaByRQxic4Ifukcsh0DPIK10mbnGA4hJYlU3YmNYzQ/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3QhFhf8Vm0G3biaePfARszSvuF4p7xtUU1reqbZtibMc3UoqYh9lFso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a2LMe1WMxr4mSd5tNjMUKNVPHic7FY7nlUa9iaEibdAV51j61MeOszEwg/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mebbtzVyz3RvppQtD8vYMsFYBl7cBW7laomwicbySLSibVBjdeoD4MR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靳伟强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zqwicP7DLOz6YZcMDYw00y962GHOvOQhqsAHuJ6ekwWXMiaI6PgSGKKQ/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张胜彬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ia5BnbWd5l3ndKfF0AlX9P5uEibp5D1cuC7ogd4RibucZCBgDxQ4iajHfQ/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摄影师:毕珉峰
关于【基因计划】 G.E.N.E Project
2016年是歆舞界生命体第七个生命周期,在每一个生命阶段里,我们一直坚持探索并遵循那被称为“注定的使命”——完善或创建一门语言,发现、创造并传递属于我们的讯息,在此刻,给未来!今年,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将推出【基因计划】,反观-回望-审视,从最基础的单元入手,以身体语言为轴,放射对应环境空间、身体建筑、身体叙事、身体记忆等多元维度展开实验与认知, 探寻身体作为“记忆生命的特殊产物”,它独有的表达经验与修辞方式。
关于【身体记忆】BODY MEMORY
史晶歆(身体建筑师创始人)很高兴此次受邀于我的好朋友艺术家王国锋,在他的新作品《探针》里展开对“空间和身体记忆”的实验。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创作体验,强烈的空间封闭感,从色彩到结构让人会不自觉的忽视时间的存在,气息变的低沉,空间的回响让身体在一种真空的感觉下,忍不住用最慢的速度开始第一个动作。谢谢国锋的作品给予我一个很好的基础去展开想象与体验,作品的生命还将继续生长,我们期待不断探索、建构、重现属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独有的身体记忆。
关于《记忆之所》Memory House
这是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第一个开始在空间里建构表达的作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作品里,纯粹的感受、探索、结构空间里的各个元素,从墙壁到角落,从阶梯到地面,从内到外、从明到暗、从大到小、从高到底------空间里存在的每一个细微元素都影响着身体的运动方式;而身体也不再独立起舞,每一个动作的发生都与它那一刻存在的空间紧密相连,重心、气息、速度、质感、链接、转换------很多未知的流动轨迹吸引着身体建筑师们在空间里好奇的找寻感应着。
《记忆之所》是一个开放的命题,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都会本能的记忆着记忆,还有本能的记忆回放功能,会莫名的“触景伤情、似曾相识”,这个作品的创作就是在这种“记忆流放”的状态下开始的。而【身体记忆】也是歆舞界2016年将重点展开实验与研究的课题。我们关注身体如何作为一种记忆的方式而存在,同时也不断印证身体作为“记忆生命的特殊产物”,它独有的表达经验与修辞方式。
主创团队
视觉总监-编舞:史晶歆
Director - choreography: SHI JING XIN
【身体建筑师】团队成员:杨昭 王佳馨 赵子璇 褚雪菲 赵元灏
Member team of 【BODY ARCHITECT】: Yang Zhao;Wang Jiaxin; Zhao Zixuan; Zhu Xuefei; Zhao Yuanhao
音乐选自:MAX RITHTER
Music from:MAX RITHTER
服装设计:宋橇
Costume design: Song Qiao
项目助理:薛洛辰
Project Assistant: Xue Luochen
摄影师:靳伟强 吴虎峻 毕珉峰
Photographer: Jin Weiqiang,Wu Hujun,Bi Minfeng
主创介绍
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8QBmWN36OEszUutTHNCf5d5z5aYyeW37KYjb8TuJSokzW6v3cuqk7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史晶歆编舞、导演、当代艺术家,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始人/艺术总监,北京舞蹈学院教师,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创始人
16岁毕业于上海市舞蹈学校,随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然后留校任教至今。生于兰州,长在上海,学成北京,觉醒巴黎,质变纽约,跃进米兰------漂流经巴黎、柏林、比利时、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伦敦、纽约、柬埔寨、丹麦、荷兰、意大利。先后师从编舞家陈维亚、邓一江、法国当代编舞家苏珊-伯居(Susan Buirge),还有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纽约大学教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ter)。曾任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最年轻的编导、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项目特邀艺术家等。2009年创建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揭开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介融合尝试的序幕,开始她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创作与交流,其作品相继在意大利Aperto Festival艺术节、Teatro dell'Artc Milano 米兰艺术剧院邀请展演、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十二天”、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文化部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加坡艺穗会艺术节、北京舞蹈双周、广东现代舞周、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等国内外艺术节受邀展出。
作品世界:【身体叙事】系列(《HI---朱丽小姐》《WAIT---女仆》《GO---三姐妹》);【城市身体记忆】系列(《活着就好》《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圆明园》《NOTHING IS REAL》);【面具】系列(《阿O一家》《面具的世界》);【奇点】系列(《夜愿》《空城》《记忆-时间-碎片》《BOW》《身体博物馆之人类动物园》);【肖像】系列(《空性之舞》);【空间探索】系列(《记忆之所》);【跨界】系列(《小青》);《日子》、《水墨游》等;荣获纽约舞蹈影像艺术节“最佳舞蹈影像”大奖,全国独双三舞蹈大赛、“荷花杯”舞蹈比赛、“桃李杯”论文比赛等一、二、三等奖;原创身体训练方法【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BODY ARCHITECT),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课程教材DVD;出版艺术散文《身体笔记》;特约专栏中国舞蹈报《纽约访学记》、舞蹈研究《歆舞界-欲说舞言》;经典演讲系列:2009-2013年《身体的记忆-舞者的肢体语言》、2014年《实验、跨界、多元:用身体探索生命的未知》、2015年《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等。史晶歆带领歆舞界生命体致力于东方当代舞蹈精神的探寻、建立与传播,坚持独立自由真实的表达,并积极推动舞蹈公益展演等艺术活动。
【专家推荐】
理查·谢克纳 Richard Schechner(美国纽约大学人类表演学系教授、戏剧导演、理论家)
史晶歆不但拥有舞蹈家柔韧的身躯而且具有思想家一般的头脑,她成功地从舞蹈家与编舞的角色转型为表演艺术家。晶歆就像一股旋风,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到北京,她永不疲惫的身躯、鲜明独特的艺术品质与上下求索的精神力量带给了我们无穷的鼓舞,留下了无尽的美好回忆。
吕艺生(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北京舞蹈学院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家、舞评家)
史晶歆的作品大量是释放一种探索的精神,作为一个编导,她的探寻方式是编舞;作为一个舞者,她与人们的对话方式是跳舞。
【媒体专访】
《文艺生活周刊》郝思嘉
《史晶歆:可以贫穷、可以放弃很多,但无法放下的是创作本身》
《中国艺术报》张婷
《史晶歆:心无界,一直在路上》
作品生命年轮
2016年2月27日:首演于歆舞界2016年【身体建筑师】演出季@德萨北京
特别鸣谢
艺术家王国锋、德萨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观者感受
金浩(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研究所所长)
简评歆舞界·跨界新作《记忆之所》
古人云:“从外知内,以见知隐”,任何一个场所的空间布局都会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其形态铺展也并不匀质。这次我在“德萨北京”颇具建筑特色的艺术空间里看到了歆舞界的一次全新演出,舞者与观众鱼贯而行的来回穿梭,在长达60分钟的互动表演中,充溢着变动不居的魅影与节奏,一次次的撼动着观者的视觉神经。舞者在这样的表演场所带给我们总有一种摆脱引力、飘浮不定的错觉感。它挑战了传统剧场模式的表演时空限制,让观众跟着忽变的场景立席移动脚步……也许在开放空间里进行环境舞蹈的形式并不新奇,但在史晶歆的搜妙创真之中,我发现了她的舞蹈编创具有极强的表现主义特征,舞者身体上充满了动作偶然性,那是一种无定向的动作之流,一种不确定的感觉结构。她似乎把舞蹈肢体语言阐释得更直接、更抽象、也更具有象征性,从而引燃观众的“记忆”。
王国锋(当代艺术家、《探针》创作者)
歆舞界的表演非常精彩,他(她)们通过在一个由图像构成的空间装置作品中的表演,探讨的是人与建筑结构和空间场域的关系。他(她)们通过将舞蹈作品移植到另一种形态的作品中的实践,实现了两种不同概念的叠加而衍生出了新的意义和概念。
Vincent De Sarthe(北京德萨画廊艺术总监)
When I first heard that SHI JING XIN and XIN-ART-LAB were planning to do a dance performance at DE SARTHE BEIJING, I was not only excited but also very curious. I had wondered how they would use the space, and what type of story they would tell. As I started to watch the performance I knew I would be in for an adventure. Memory House allowed me to explore Wang Guofeng’s magnificent artwork on an emotional and human level. Shi Jingxin is a true choreographer with a deep passion for her craft, which translates beautifully into her dance.
当我第一次听说史晶歆和歆舞界-艺术实验室计划在德萨北京进行一场舞蹈展演时,不但兴奋而且十分好奇。我想知道他们将怎样运用空间并讲述一个什么类型的故事。开始看表演时我知道这将是一段冒险的旅程,《记忆之所》使我能站在一个感情和人性的平面上深入探索王国锋的伟大艺术品。史晶歆是一位对她的作品心怀深深热爱的真实的编舞家,这一切在她的舞蹈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陈俊(出版人、嗜书之徒)
所有的记忆最终都变成了在身体上清晰可见的东西“记忆”是自由的,但我们很难了解打开“记忆”的正确方式。在《记忆之所》现场,当“思绪”(舞蹈演员)带着你进入记忆时,观众大多的反应是躲避,或顺从,或哂笑,或拒绝,其实映照出每个观众对自己记忆的处理方式。在二层表演时,观者和舞者共处于一个狭小的空间,“思绪”们从观者身边呼啸而过,或迎面撞上,或相互推搡,无处躲藏。到了最后,舞者开始用身体发疯般的不断冲撞记忆之所的墙壁和天花板,让人感觉到记忆之所是如此顽固的存在,每次主动或被动唤醒记忆的时刻,都是痛不欲生的时刻。
演员心得
赵子璇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vcDTxV3dAKFcQfUQauKibToSKJxkg3HG3q4lkHIEKxjWTsZuBmLECN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褚雪菲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NUwH7E0zwB0c2Cby7OSt1LqCojp2ZHiaEtP7csWxfM8t5iawAqgfkZ1A/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赵元灏元灏赵元灏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DOshMRFp6jLs3iaxrDBIb1yEhF5ZpjZx30G1reGXq3epsDCicgmqcFic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杨昭
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YzRhickqhcAHzB3U3TZnTkWNELmEWKMXD18ia69kuVNciaGYiblYU9rrv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感受空间与环境里不同的构造,每一个不同的区域带给灵觉不同的回馈,创作同时即兴,探索同时发现。当观众走入原本只有我们的空间,她们便成为表演者中的一员,行走站立,看念坐躺,她们即是风景,也成为了环境中的某种构造,给我们也带来以不同的感受,观众的接受习惯是能够培养和改变的,环境与不同的表演形式带给他们以不同视角,也许这种视角的短暂落差会改变他们十之一二人看事物的某一个角度,潜移默化中,观众必然会逐渐对某种形式产生兴趣。《记忆之所》是对记忆形式的身体质感呈现,不同的身体质感与状态可能会引起观者对记忆的某段感受,当然,这种几率在观众中所占不多,愿继续寻找,同时引起思考。
王佳馨
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e5f87AOPgV4fmSwZWcK0foWGAvxYawlYPLlghI1YMukYREuouia69wk9ichTOEB71wJ0ia1A5Lyx9M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歆基因”找到了新的创新种子《记忆之所》跟随内心舞动,空间、接触、真实、享受、自由、安静、爆发……当自己随心走进灵动的舞蹈之中时,不知道有多爱心里面的那个超能量的自己。触摸到自己的另外一面,超爱舞动的每一瞬间,舒服、放松!实际上是一个寻找自我、找到自我,再放下自我的过程。“舞蹈”我是真爱它!从排练-拍摄-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是背后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的勤奋所造就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下,收获自己需要的知识与经验。人生有千百种活法,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种,就会去享受、喜爱、投入、敬业。在这次排练中感谢史老师给予的机会,同时认识很多新的朋友,见面、聊天、听他们讲故事、分享、给予。结束时不舍离别,珍惜缘分、机会…
薛洛辰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01ZCTDPq5yN472Exc5nms0GxZzic9uuHKefNXk2G29GAccDibPAlaPMg/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我作为这次《记忆之所》的场控及项目助理,觉得又紧张又有趣。作为幕后的我,目光更为旁观和宽阔,因为我服务的对象是整场演出,而不单是观众或者演员。此次演出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演员的表演是流动的,与观众是有配合交流的,观众的观演也是不固定的。与传统在剧场的中的演出不一样,你更加需要了解编导的思想以及对于观众的期待,然后做好一切幕后工作,包括音乐,灯光以及观众的引导等等,使整个演出顺利地进行,达到预期演出的效果。而演出完后最大的满足,就是看着观众给予最真诚的掌声和满足。那时候你就知道,你的工作顺利地进行,演出圆满地完成了。
http://mmbiz.qpic.cn/mmbiz/IwQxhSLO0Zd0rsIqGO2sVD673JYfr7hCnMhRNOEh2StX1hsa4vm2tibVm4nK7oibqhSOe2cebWYJOrzicf3542Ghw/0?wx_fmt=jpeg|《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http://mp.weixin.qq.com/mp/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A4NzM0MzAzMQ==|《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TITLE="歆作品 |《记忆之所》2016【空间探索系列】首部作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