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预告|A gift from XIN-ART-LAB @歆舞界2015【歆故乡-金山学院】艺术巡讲第二期

分类: 歆舞界-【歆故乡-金山学院】 |

视觉图设计:王子豹
【跨界与未来:歆舞界生命体】
【复杂而矛盾的信仰:歆舞界初始宣言】
【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计划】
【歆舞界公共艺术教育项目】
史晶歆 & 歆舞界 &【身体建筑师】
SHI JINGXIN&XIN-ART-LAB&【BODY ARCHITECT】
【歆故乡-金山学院】艺术巡讲第二期
Xin's Jinshan Lectures II
分享主题:《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 & 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
Lecture topic:Language of the Future: The Journey of Body Architect&Body Narration
关键词KEY WORDS
未来的语言NEW LANGUAGE
史晶歆SHI JING
XIN
歆舞界 XIN-ART-LAB
身体建筑师BODY
ARCHITECT身体叙事
BODY
NARRATION
零-动点Zen–Moving
微身体Micro-Body 移动的能量Moving in Chi 身体的滋味Body Flavor
未来,对我们永远充满无尽的想象与牵引。很幸运,在未知又注定的靠近的过程中,我与歆舞界生命体相遇,不断发现,不断重逢: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身体记忆、身体博物馆-----属于歆舞界的独特表情固执生长,我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发出的声音缓缓道出!继2014年艺术巡讲第一期《实验、跨界、多元:用身体探索生命的未知》的分享后,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们继续分享【歆舞界-学术团队】的最新研究与思考过程。在此特别感谢所有院校和艺术机构的邀请与大力协助,谢谢为此次巡讲辛勤付出的人们,分享使人幸福,继续感恩前行!
——史晶歆 2015年12月8日于北京-密室-霾中
【歆故乡-金山学院】艺术巡讲第二期
时间:2015年12月13日-18日
Time: December 13-18 2015
地点:北京 南京 上海
Location: Beijing
内容:讲座 工作坊 分享交流会 图片展览
Content: Lecture-Workshop-Share Exchange-Photo Exhibition
1 北京站:艺术机构&艺术项目影响力学术研讨会 12月13日
时间:14:00——17:30
地点:北京紫玉饭店玉澜楼二层多功能厅
2 南京站:半城之谜 重构之舞——以舞探索身体秘密 12月15日
时间:18:00——20:00
地点:南京市鼓楼区江东北路111号东宝大厦诸子艺术馆
3 南京站:“身体建筑师”学术成果分享座谈会 12月16号
时间:9:30——11:30
地点: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34号小红梅社区艺术馆2楼
4 南京站:南京河海大学 12月16日
时间:18:30——20:30
地点: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文体中心四楼排练厅
讲座题目:《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
5 上海站:上海同济大学 12月17日
时间:18:30——20:30
讲座题目:《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
6
上海站: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12月18日
时间:14:30——16:30
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2200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逸飞楼103白空间
讲座题目:《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
关于歆舞界主题讲座系列(二)
【讲座介绍】
《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
身体,对于普通人是生命的容器;但对于舞者,是礼物,更是探索生命的支点!作为共同拥有的生命媒介,我们将搭载所有对身体的想象,一起探寻舞蹈世界里的未知。在这里,歆舞界艺术总监史晶歆女士将为大家解读这个探索的过程,即用身体语言建构表达的过程:在每一个动作的构成中,在每一种媒介的引用与相互交织中,在每一个表达背后隐藏的情结中------我们认识了自己,也体味着生命的本质与未知。
此刻,在舞蹈或说在身体言说的世界里,新的思想理念与技术方法正在发生,讲座将围绕歆舞界自2009年建立至今的主要代表作品《空性之舞》、《活着就好》、《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NOTHING IS REAL》、《圆明园》、《阿O一家》、《面具的世界》、《记忆-时间-碎片》、《空城》等,来认识理解此刻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一个独立现象与支点,从当代舞蹈到舞蹈剧场到环境舞蹈作品到新媒体交互舞蹈到------1、探寻舞蹈本质的身体语言,通过时空力的处理建构一个抽象的几何世界;2、通过跨界的合作,将身体语言与其他媒介进行新的融合,如更多的剧场元素,形成虚实结合的舞蹈剧场;3、将身体从剧场的空间解放到环境中,是为了给予身体更多的自由,并借以思考新的表演语汇;4、舞蹈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成为一种新的创作趋势,为突破身体本身的局限,在影像的世界中探寻舞蹈与新媒介之间更多的互动性。
同时,此次讲座将重点与大家分享歆舞界近期研究的【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的核心理念,与【身体叙事】编舞法的初步建构,与您解读《活着就好》与《HI---朱丽小姐》两部作品,一同品读身体语言的建构过程与叙事过程。这场讲座无论对于常年习舞的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的爱好者,无疑都是一场与身体亲密对话的机会。
关于【身体建筑师】工作坊系列
【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是我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平台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研发探索并展开深入建构的身体训练课程,旨在划分身体动作的基本成分进入对身体运动基本的认知与体验,并通过解构与重构的反复练习使舞者达到对身体的精准控制力;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更多大众走进身体的世界,去认知、去感受、去探索自己主体世界的未知。此课程已分别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本科课堂与研究生课堂进行教学与深入研发,并通过工作坊的形式面向不同的人群进行理念与方法的传授,期待在不断的分享中完善此训练方法体系化的建构。如果【身体建筑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并建构未来的新语言,我便是幸福的。
——史晶歆2015年8月28日于北舞-306-阳光

【工作坊介绍】
【身体建筑师】——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建造者
【身体建筑师“零-动点”】是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歆舞界创始人史晶歆从2009年建团至今,一直在探索的训练方法。此训练方法植根于她从小接受的中国传统舞蹈训练,并结合吸收其留学巴黎当代舞编舞中心和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期间,学习的当代舞训练和先锋戏剧的训练方法。目前已在北京舞蹈学院展三年多的授课,并多次受邀各个艺术院校与教育机构进行工作坊的授课与分享。【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建立对舞蹈本质的思考,何为舞蹈的本质,此处此刻给予的答案是:“动”。因此,整套训练方法视身体的关节为展开肢体运动的核心,即对“动点”的感受与控制,从身体运动的基本成分进入对身体表演的认知与体验。分别由归零意识、微身体、移动的能量、身体的滋味等核心练习初步构建整个训练体系。此方法不是一门技术性的基训课程,它自身的定位是立足并注重认识身体、开发思维的身体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大量引入并鼓励“即兴”的元素,强调参与者在训练过程中找寻并建立属于自己的感受身体与身体运动的方式,打破传统训练立足课堂组合性质的思维。
【工作坊内容】
l
l
l
l
l
温馨提示:每次训练的内容会根据时间和具体参与人员做相应的调整与具体安排。
【工作坊要求】
工作坊谢绝围观,请着适于运动且耐脏服装,裤子以有弹性且不会感受束缚的紧身裤为宜(可参考瑜伽服或舞蹈练功裤),勿穿裙子,准备一双耐磨袜子(没有防滑颗粒)。训练过程中请不要携带(佩戴)首饰、钥匙、硬币等硬物以免受伤,长发女生请束发。史晶歆 “零-动点”训练需参与者具有高度的专注和信念感,在归零的思维状态下找到对身体最佳的感受与控制。
【主讲人介绍】
史晶歆
编舞、导演、当代艺术家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始人/艺术总监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
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16岁毕业于上海市舞蹈学校,随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然后留校任教至今。生于兰州,长在上海,学成北京,觉醒巴黎,质变纽约,跃进米兰------漂流经巴黎、柏林、比利时、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伦敦、纽约、柬埔寨、丹麦、荷兰、意大利。先后师从编舞家陈维亚、邓一江、法国当代编舞家苏珊-伯居(Susan Buirge),还有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纽约大学教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ter)。曾任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最年轻的编导、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项目特邀艺术家等。2009年创建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揭开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介融合尝试的序幕,开始她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创作与交流,其作品相继在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十二天”、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文化部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加坡艺穗会艺术节、北京舞蹈双周、广东现代舞周、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等国内外艺术节受邀展出。
作品世界:【身体叙事系列】《HI---朱丽小姐》、《WAIT---女仆》、《GO---三姐妹》;【城市身体记忆系列】《活着就好》、《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圆明园》、《NOTHING
IS REAL》;【面具系列】《阿O一家》、《面具的世界》;【奇点系列】《夜愿》、《空城》、《记忆-时间-碎片》、《BOW》、《身体博物馆之人类动物园》;【肖像系列】《空性之舞》;【跨界系列】《小青》;《日子》、《水墨游》等;荣获纽约舞蹈影像艺术节“最佳舞蹈影像”大奖,全国独双三舞蹈大赛、“荷花杯”舞蹈比赛、“桃李杯”论文比赛等一、二、三等奖;原创身体训练方法【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BODY
【舞团介绍】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创建于2009年初,创始人史晶歆,致力于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介融合尝试的探索。旨在建立对表演概念的思考,提出以身体语言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同时进行对其他表现媒介的融合,结合文本、声音、影像、戏剧表演、环境空间、视觉装置等元素进行对当代表演艺术的探寻。核心团队由各个领域优秀的艺术家们组成,创作《空性之舞》、《活着就好》、《NOTHING IS REAL》、《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面具的世界》、《阿O一家》、《圆明园》、《空城》等一系列先锋作品,先后受邀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十二天、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新加坡艺穗会艺术节、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项目、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北京舞蹈双周、广东现代舞周、两岸小剧场艺术节等国内外艺术节。
歆舞界作为中国特立独行的艺术机构活跃存在着,致力于东方当代舞蹈精神的探寻、建立与传播,力求在传统与当代的语境中向过去、现在、未来取材,探寻身体叙事的现代性,建构以身体为主的表演形式的多元性。主张独立制作发表作品:2009年《圆明园》、2010年《面具的世界》、2011年《觉》、2012年《活着就好》、2013年《双城》、2014年《空性之舞》、2015年【身体叙事】系列作品发表;并于2013年开始推出公益艺术展演,旨在让更多人可以走进剧场观看当代舞蹈:2013年《活着就好》(1月上海)、《阿O一家》(9月北京)、2014年《朱丽小姐》(5月北京)、《双城》(9月北京)、2015年《WAIT---女仆》(5月北京)、《GO---三姐妹》(11月北京)
2009-2014年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建五周年,在五年中逐步找到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并积累起一批保留剧目的歆舞界,坚持致力于公共艺术教育项目的推广与分享,继续努力打造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在五周年之际推出全新公共艺术教育项目:【艺术家演后谈】、交流平台【歆·论·谈】、自媒体栏目【歆观点】,全心普及推广当代舞蹈、当代表演艺术的思想理念。
【关于歆舞界公共艺术教育项目】
歆舞界致力于公共艺术教育项目的推广与分享,即2009年展开歆舞界“点-线-面”(IN-BETWEEN)高校艺术活动系列之后继续致力于公益传播中国当代舞蹈艺术,于2013年展开歆舞界【身体建筑师】“零-动点”训练方法(Body Architect)演讲及工作坊系列等公共艺术活动受到业内与公众的好评。目前已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空政文工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纽约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纽约华美人文学会、纽约皇后学院、联合国-中国书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TEDx系列演讲(TEDxFactory798中央美术学院、TEDxNanjing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高校与艺术机构进行交流分享。我们期待每一次与您分享【歆舞界-学术团队】的最新研究与思考过程。
【关注】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XIN-ART-LAB
官方微博:@歆舞界
官方微信:XIN-ART-LAB
官方网站:www.xinartlab.com
官方邮箱:xinartlab@126.com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nceshijingxin
优酷视频(歆舞界艺术实验室):http://i.youku.com/u/profile/id_UNDA0NTE2MT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