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舞界-影像展览(一):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舞蹈影像放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歆舞界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舞蹈影像放映 |
分类: 歆舞界-演出预告库 |
【8月8日 星期六 Saturday】
13:00 – 13:45 专题介绍:舞蹈剧场的实践——从Pina Bausch到我们 (特约主持:吴文光)
13:45 – 14:45 《和民工跳舞》
表演:生活舞蹈工作室,60分钟,2001年
2001年,吴文光,文慧和视觉艺术家宋冬,尹秀珍一起,共同策划了这场演出。它发生在北京东四环一个即将消失的纺织车间。生活舞蹈工作室邀请了十位专业舞蹈和戏剧演员参与,但完成这次演出的主体,是30位来自四川贫困农村的民工。他们一起排练,并最后完成了这场充满力量的表演。《和民工跳舞》作为整个活动和演出现场的录像,激发了有关艺术家身份和实践的思考,成为一部游历了几十个电影节的纪录片。
14:50 – 15:25 《春之祭》
编舞:皮娜·鲍什,35分钟,1975年
《春之祭》的核心是皮娜对“恐惧”的表达──既有对命运、死亡的恐惧,又有个人面对大众的恐惧——不断压抑又不断反抗的个人最后成为被牺牲的祭品。这部作品以其强烈个人风格重新定义了“优美”一词。
自1913年由史特拉汶斯基作曲、尼金斯基编舞开始,《春之祭》产生了无数版本。皮娜·鲍什的版本被认为最能继承尼金斯基和史特拉汶斯基的挑战精神。自1975年首演,它即成乌珀塔尔舞团的经典,不断在世界各地上演,包括2007年的北京。
【8月9日 星期日 Sunday】
13:00 – 13:50 《穆勒咖啡馆》
编舞:皮娜·鲍什,50分钟,1978年
一个单调、晦暗的咖啡馆空间被完全复现在舞台上,摆满了圆形的咖啡桌和椅子,后景是一个大玻璃旋转门。两个女舞者,一个在舞台深处,侧面,几乎不见,一个在前;三个身穿黑色便服的男子在桌椅间移动,有人被粗暴得分开,有人倒下,又不断被扶起来;一个红头发的女人闯入,一切都安静下来……音乐采自亨利·普塞尔的歌剧,自始至终是女声的悲伤咏叹。
皮娜·鲍什基于自身在战后德国的经历创作出的这部舞蹈剧场作品,被认为是她最具自传性的作品之一,舞台布景以她父亲的咖啡馆为原形,她在那里度过大量时间,见惯了大人们在一个崩溃和疏离的社会里,疲惫的生存……
14:15 – 15:30 《皮娜·鲍什》安娜·林塞尔,纪录片,43分钟,2006年
皮娜·鲍什和乌珀塔尔舞团与她一起工作的舞者,以及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的采访……话题涉及最初皮娜的尝试遇到的拒绝,她的坚定,她们日常的排练,工作方式及灵感之源,他们在其中彼此的激发和给予……
这些采访当中,穿插了他们的舞团为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巡演,复排一些经典作品的片段,包括《春之祭》、《班德琴》、《康乃馨》、《给昨日、今日和明日的孩子们》、《天地》等等……
15:45 – 16:05《与皮娜有约》
李·雅诺,纪录片,17分钟,2006年
李·雅诺追访皮娜三年,从法国巴黎到德国乌帕塔尔,以超八厘米摄影机记录下皮娜排练舞剧《水》和《粗剪》时的情形。导演的镜头流畅,把排练时的各项细节,随手拈来,又跟舞台上的演出场景互相结合,剪辑成让人回味无穷的生活和演出记录。
16:15 – 17:25《生育报告》
表演:生活舞蹈工作室,70分钟,1999年
这是生活舞蹈工作室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自从它1999年11月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至今已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约几十场。它考察与“生育”相关的经验,由此涉及回忆,成长……作者确信,它不仅是一种生理过程,而是深入每个人的生命,在他们之后的成长中延续。因此它接纳每位演员的个人经验,动作也由自己的身体原创。这部录像就是对这样一个现场的纪录。
【8月15日 星期六 Saturday】
13:00 – 13:40
《圆明园》
表演:歆舞界-表演实验室,8分钟,2008年
舞者与乐手对话,身体与声音相撞,在对历史场景的想像中反观自身的骚动与不安……
《记忆-时间-碎片》
表演:歆舞界-表演实验室,25分钟,2008年
2008年深秋。在798艺术区的主干道上。几个年轻人在行人中间,舞蹈,朗诵……将编排与即兴结合,开拓出他们的舞台,与现场环境产生对话。
史晶歆,2006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2009年成立“歆舞界-表演实验室”,尝试与其它媒介结合,进行舞蹈剧场的探索。
14:00 – 15:15 《胶带(片段)》
概念/导演:李凝,40分钟,2008年
问题是:胶带为何存在?它为什么如此之粘?
人类制造出器物,它们因我们而存在,那它们在何种意义上秉承了人类的基因?
以“胶带”和“粘”为象喻,李凝探讨人的身体与思想深处之粘,“我们的欲求如此之强,身体本身就是胶带.......”
由此表达他在中国北方内陆城市——J城近五年的生活体验。
《未完工2》
概念/导演:李凝,制作: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16分钟,2008年
“这些永远也不会完工的大厦在中国被称为"烂尾楼",它们在被我发现时已经在济南的郊区存在多年,在进入这些荒废的建筑时,我被巨大的空寂\死气所征服和震撼,一旦身处其中就有种想要创作和反抗的欲望……”
以男女之肉身和一个巨大,莫名,冷硬的空间对话,最终成为对身处末世的人类处境之隐喻。
《未标题3》
导演/表演/剪辑:李凝,制作: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14分钟,2008年
是艺术家对于自我身份的探究。来自于罗兰·巴特的启示是:作家的身份是虚无和暂时的,反而是那些人物、情节、场景……才构成了他的“作家”身份。艺术家通过影像再现这些场景,人物,他们的动作,以及所有这些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它的实践并不局限于舞蹈领域,而是对身体表演、影像、装置、声音、文字进行探索。实验室的格言:
“是不是舞蹈不重要,重要的它是不是艺术;是不是艺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的生活与生命之体验。”
实验室除了李凝、云青、王瑶、徐浩之外,还经常邀请各种职业的人共同合作与创作。
15:30 – 16:10 《乐涩1》
表演:乐涩舞蹈工作室,40分钟,2004年
一次环境演出的现场纪录。于2004年发生在大山子艺术区东京画廊门外。舞者是亚男和王玫,随后有美昂的加入……她们在五月迷离的夜空下,倚靠沙发,和一个多棱镜房子的装置共舞或独舞。
乐涩舞蹈工作室是两个人开始的舞蹈空间,这个空间是开放的、享受的、表达的、释放的,通过了解肢体传递记录过去和未来的生活,试图通过舞蹈打开生活中一个个问号,更清晰地认清自身的存在,并试图通过舞着的身体排泄精神垃圾。“乐涩”源于地方语言垃圾,意思是“对立的、极端的”。
16:30 – 17:00 《婚姻合作》
导演:田戈兵,制作:纸老虎工作室,30分钟
纸老虎戏剧工作室是一个独立剧团,主张戏剧更有力地介入现实生活。由导演田戈兵主持,与国内自由艺术家和多种职业的人们一起进行创作。环境戏剧《婚姻合作及相关场景》发生在2000年,它将剧场空间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间:商业中心广场,公园,立交桥头……本片呈现了与这个作品有关的一些日常排练与街头表演的场景,令人看到了实验戏剧实践的开放和可能性。
【8月16日 星期日 Sunday】
13:00 – 14:00 《14号病房》
概念/表演:小柯等,60分钟,2006年
这是一次“无病生有”的创作,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放大,并再现一个现实存在的异托邦病态空间,凸显其被生活日常所忽略的个体存在,从而引导观众走进自己的内观世界,让观众共同参与、观察和审视。“传染”的概念在现场用80公斤的面粉所体现,并通过演员的现场表演,逐步带到观众身上。
14:00 – 14:30 《自画像及和母亲对话》
编导/表演:章梦奇,20分钟,2009年
梦奇用摄像机拍下了母亲的叙述,关于她的出生,母女二人的离聚,以及母亲寄托在她身上的期望。表演的现场,她以自己的身体投影出母亲的影像;并以自己年轻的身体,回应着母亲的那些生命经验……
章梦奇,1987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现在是自由舞者。
15:00 – 17:00 工作坊:和文慧跳舞
现场吉它伴奏:周云山(废墟乐队主唱),鼓手:杨一郎(废墟乐队鼓手)
(需报名参加,接受前15名。请发邮件至:cifaiber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