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舞界-夏季展演-第一站:深圳-一渡堂-7月24日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歆舞界夏季展演深圳站史晶歆李铁桥文化 |
分类: 歆舞界-演出预告库 |
演出时间:2009.07.24(周五)21:00
演出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路OCT-LOFT(华侨城文化创意园)F3栋墨客空间(OCT当代艺术中心左侧)一渡堂
演出门票:50元(现场售票)40元(预售票/学生票)
联系电话:+86 755 86095352
演出安排:
1,史晶歆独舞《在高处》
2,李铁桥萨克斯独奏
3,史晶歆/李铁桥合作当代舞《圆明园》
实验乐手李铁桥与当代舞者史晶歆的合作始于2008年10月。他们共同创作的实验音乐与当代舞作品《圆明园》2008年11月首演于北京舞蹈学院-沙龙舞台,2009年4月份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周。5月底在北京蓬蒿剧场连续展演3天。2009年7月26日将参加广东现代舞周-另类平台单元的展演。
“5月初的首都舞台相当热闹,最令人称道的当是歆舞界表演实验室的开张当代舞专场《圆明园》!”
——舞蹈评论家欧建平《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专刊》(2009年5月)
这是一个舞者与乐手之间对话的作品。
在身体与声音的碰撞中,彼此分享个人的生命体验;在生命艰难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解答自己内心的困惑。
整个讲述建构在对圆明园历史的假想与回忆上,仿佛置身于圆明园凄凉、残破的景象中,想象它的被破坏与被焚烧,记忆历史上不可忘怀的那一幕;同时反观我们内心深处时时涌现的不安、动乱与绝望,但绝望之后终有重新开始生活的那一刻,犹如圆明园里的野草,在春天发出新芽的那一刻。
联合主办:歆舞界-表演实验室 一渡堂 声东击西自由音乐工作室
网络链接:
www.litieqiao.cn
http://idutang.blogbus.com
http://www.douban.com/host/idutang
http://www.douban.com/group/18240
http://blog.sina.com.cn/danceshijingxin
————————————————————————————
简历
生于兰州,长在上海,学于北京,漂流经巴黎、柏林、比利时------
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编导 讲师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专家 导演
歆舞界-表演实验室(XIN-ACT-LAB):艺术总监
相关联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749612.htm
歆舞界-表演实验室博客(Blog):http://blog.sina.com.cn/danceshijingxin
歆舞界-表演实验室邮箱(E-mail):xin.act.lab.2009@gmail.com
2003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中国舞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研读舞蹈编导的理论与实践,于2006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中国舞剧编创与理论研究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受聘于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参与并担任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创作工作,负责《梦想》(地球-主题歌之舞)段落的创作与排练工作。
2009年1月成立“歆舞界-表演实验室”,担任艺术总监。“歆舞界”的建团初衷建立在对表演概念的思考上,提出以肢体语言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同时进行对其他表现媒介的融合,结合声音、影像、戏剧表演等元素进行对当代剧场艺术的探寻。创作新作《圆明园.》、《空城》、《记忆-时间-碎片》,已参与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周的展演,第七届大道艺术节,并独立制作出品当代舞专场,在北京蓬蒿剧场演出。
2005年与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驻北京法国大使馆(法国文化中心)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赴法国巴黎参加由巴黎编舞中心组织的法国当代编舞家Susan Buirge的编舞工作坊,学习法国当代舞的训练技术与编创方法,并与其他各国编导、舞者进行交流与公开演出。
2007年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之一,参加由亚欧文化协会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五届“点对点”亚欧舞蹈论坛,深入贵州进行采风,并返回北京与各国的编舞和作曲合作进行创作与展示演出。
2008年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之一,参加由亚欧文化协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主题论坛“艺术与气候变化的对话”(Dialogue on Art and Climate Change),与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一同探讨气候变化的问题,并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提出观点与可发展项目,以寻求大家共同的对气候变化的更多关注与创造。
获奖论文:《中国舞剧叙事媒介与叙事策略初探》,荣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学术论文比赛金奖;《从<日子>的创作谈对当代舞的理解》(于《舞蹈》2006年第2期),参加北京市文联举办的第五届“文艺评论”学术论文比赛,荣获论文创作一等奖;《中国舞剧身体语言的叙事初探》(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参加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首届“学院奖”舞蹈比赛,荣获论文创作三等奖。
表演作品:《十二份记忆》、《DUET》(2005年8月首演于巴黎)、《TRIO》(2006年8月首演于巴黎)、《未完成的婚礼》(2004年5月首演于第一届广州现代舞周的青年舞展)、《魇》(2006年12月首演于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夜愿》(2007年5月首演于北京草场地五月艺术节);《圆》(2007年11月首演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记忆-时间-碎片》(2008年11月首演于北京798艺术区);《圆明园》(2008年11月首演于北京舞蹈学院-沙龙舞台);《远方》(2009年6月20日首演于北京九个剧场-凹剧场)等。
同时,多次参与国内大型文艺表演的编创工作,并在舞剧《日出》、《空城》;歌剧《刘邦大帝》;话剧《远方》、《仲夏夜之梦》、《倾城之恋》;音乐会《我爱这土地》;音乐剧电影《爱我就给我跳支舞》等艺术形式中进行不同的尝试与创新。
——————————————————————————
李铁桥简历
李铁桥,祖籍湖南,萨克斯手。
1995年~2005年生活在北京。他参加的乐队有:美好药店乐队、乒乓聚会乐队、自由即兴团体“美之瓜9﹢2”。
2005年~2007年,他生活在奥斯陆。开始接触自由即兴音乐,他在挪威的主要合作对象包括:自由爵士乐手、新古典乐手、黑金摇滚乐手、民族乐手、前卫诗人、即兴舞蹈、实验话剧等。其中著名的乐手有:Paal
Nilssen-Love, Ingebrigt Harker Flaten, Maja Ratkje, Ketil Gutvik,
Rolf-Erik Nystrøm...
2007年9月,李铁桥回到北京。
2008年3月,李铁桥策划第一届“2008中国先锋音乐节”——"Sally Can’t Dance
festival"。同年7月,李铁桥策划每月一场的北京自由即兴交流活动——“声东击西”系列演出。同年10月,李铁桥独立出版首张萨克斯独奏专辑《风啊,他们疯了!》。
李铁桥参加的乐队和艺术团体有:“美好药店乐队”、 “乒乓聚会乐队” 、 “美之瓜9+2即兴团体”、 “D!O!D!O!D!
+李铁桥”、 “Banshee Howle”(挪威)、 “TAT”(挪威)、 “Tveit/Qiao/Gunia”(挪威)、 “Dom
Padro” 、 “萨克斯独奏+效果器” 、 “Lucky Trio”、 “茶爆”。
李铁桥参入录制的唱片有:《被侮辱的姿势》 《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
《美之瓜9+2》《通往北方之路》《南京现场》《风啊,他们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