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舞界-核心成员介绍】史晶歆+李铁桥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歆舞界主创人员介绍史晶歆李铁桥 |
分类: 关注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
史晶歆
编舞、导演、当代艺术家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始人/艺术总监
【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创始人
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
16岁毕业于上海市舞蹈学校,随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然后留校任教至今。
生于兰州,长在上海,学成北京,觉醒巴黎,质变纽约------漂流经巴黎、柏林、比利时、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伦敦、纽约、柬埔寨、丹麦、荷兰、意大利。先后师从编舞家陈维亚、邓一江、法国当代编舞家苏珊-伯居(Susan
Buirge),还有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纽约大学教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ter)。曾任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最年轻的编导、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项目特邀艺术家等。2009年创建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揭开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介融合尝试的序幕,开始她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创作与交流,其作品相继在意大利Aperto
作品世界:【身体叙事】系列(《HI---朱丽小姐》《WAIT---女仆》《GO---三姐妹》);【城市身体记忆】系列(《活着就好》《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圆明园》《NOTHING
IS
REAL》);【面具】系列(《阿O一家》《面具的世界》);【奇点】系列(《夜愿》《空城》《记忆-时间-碎片》《BOW》《身体博物馆之人类动物园》);【肖像】系列(《空性之舞》);【空间探索】系列(《记忆之所》);【身体建筑】系列(《之间》);【跨界】系列(《小青》);《日子》、《水墨游》等;荣获纽约舞蹈影像艺术节“最佳舞蹈影像”大奖,全国独双三舞蹈大赛、“荷花杯”舞蹈比赛、“桃李杯”论文比赛等一、二、三等奖;原创身体训练方法【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BODY
国内 教育 |
1、上海市舞蹈学校(专业附中),师从舞蹈家敖德木勒 2、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本科-中国舞专业),师从编舞家陈维亚(国家歌舞团艺术总监) 3、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硕士研究生-舞剧创作理论研究),师从邓一江教授(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刘建教授 |
国外 教育 |
1、2015-2016年荣获驻北京法国大使馆(法国文化中心)提供的全额奖学金,由北京舞蹈学院选送赴法国巴黎编舞中心学习当代舞的训练技术与编创方法,师从法国当代编舞家苏珊-伯居(Susan Buirge) 2、2010-2011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成为“国家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的首批艺术家,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进行交流,师从美国前卫剧场大师、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ter) |
游学 访问 |
生于兰州,长在上海,学成北京,觉醒巴黎,质变纽约-------漂流经巴黎、柏林、比利时、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伦敦、纽约、柬埔寨、丹麦、荷兰、意大利 |
创建 工作室 |
2009年初创建歆舞界-艺术实验室【XIN-ART-LAB】,揭开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介融合尝试的序幕,目前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创作活力的当代舞团之一,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纽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城市进行展演与交流,先后受邀参与意大利Aperto |
科研 |
纽约访学回国后,主要科研项目:2012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2013-2015年北京市属高校青年英才资助计划、2014-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的科研项目、2015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 |
出版 |
1、《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起点课程)》(2015年7月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 2、《身体笔记》(2005年8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
论文 获奖 |
《中国舞剧叙事媒介与叙事策略初探》、《从<日子>的创作谈对当代舞的理解》、《中国舞剧身体语言的叙事初探》,曾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学术论文比赛金奖、北京市文联举办的第五届“文艺评论”学术论文比赛-论文创作一等奖等 |
作品 获奖 |
创作作品《BOW》(躬)、《日子》、《水墨游》、《路遥遥》、《足球宝贝》、《欢乐花园》、《求索》、《空城》、《霞谐帛瓦》等,曾在第39届纽约舞蹈影像艺术节“最佳舞蹈影像”比赛,第六届全国独、双、三舞蹈大赛,第三届、第五届“荷花杯”舞蹈比赛,第二届“CCTV舞蹈电视大赛”,第二届河北省舞蹈比赛,第三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第三届小荷风采少儿舞蹈比赛,上海市金孔雀少儿舞蹈比赛,首届、第三届北京舞蹈学院“学院奖”舞蹈比赛,2013年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舞蹈比赛,2015年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中分别荣获创作一、二、三等奖 |
创作 作品 |
在跨界-多元-实验-前沿的创作理念的引导下,展开对本体语言的身体探索,与多媒介融合的语言建构;同时关注当下,力求在作品中挖掘深度的人文关怀,呈现当前中国舞蹈艺术的新状态,目前已创作作品: 【身体叙事】系列(《HI---朱丽小姐》《WAIT---女仆》《GO---三姐妹》); 【城市身体记忆】系列(《活着就好》《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圆明园》《NOTHING IS REAL》); 【面具】系列(《阿O一家》《面具的世界》); 【奇点】系列(《夜愿》《空城》《记忆-时间-碎片》《BOW》《身体博物馆之人类动物园》); 【肖像】系列(《空性之舞》); 【空间探索】系列(《记忆之所》); 【身体建筑】系列(《之间》); 【跨界】系列(《小青》)《日子》、《水墨游》等; |
方法 研究 创建 |
1、2009年建立歆舞界-艺术实验室至今,带领团队研发创立【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并于2015年7月正式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起点课程)》,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教材重点建设资助项目 2、2015年正式发布【身体叙事】编舞法概念,创作代表作品【身体叙事】“女性三部曲”: 《HI---朱丽小姐》《WAIT---女仆》《GO---三姐妹》 |
研发 课程 |
研究生课程:1、【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 2、舞蹈剧场的创意思维与社会实践 本科课程:1、【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初、中、高级)2、即兴舞蹈创意研究(初、中、高级)3、环境舞蹈剧场(初、中、高级)4、【生命圈】舞蹈身心开发训练5、【身体记忆】传统与当代的语言交换 |
发表 论文 |
撰写学术论文《中国舞剧身体语言的叙事初探》、《游走在传统与当代的语境中——探寻以肢体为主的表演艺术的多元性》、《以人为本的舞蹈艺术教育——2010-2011年纽约大学访学考察报告》等30多篇,分别发表于专业核心期刊《艺术评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 |
特约 专栏 |
中国舞蹈报《纽约访学记》 舞蹈研究《歆舞界-欲说舞言》 |
讲座 演讲 |
主题演讲《身体的记忆-舞者的肢体语言》、《实验、跨界、多元:用身体探索生命的未知》、《未来的语言:身体建筑师&身体叙事的建构之旅》、《在动中觉醒——歆舞界身体表达的经验与修辞》分别受邀在美国舞蹈节、纽约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纽约华美人文学会、纽约皇后学院、印度尼西亚新媒体艺术中心HONF、柬埔寨当代舞团AMRITA Performance Arts、柬埔寨古典舞团KHMER ARTS ENSEMBLE、北卡罗兰纳大学、联合国-中国书会、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北京舞蹈学院、空政文工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河海大学、小红梅社区艺术馆、诸子艺术馆、联合国-中国书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北京文艺论坛 、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等高校与艺术机构进行交流分享。 |
工作坊 巡讲 |
创建【身体建筑师】史晶歆“零-动点”训练方法备受中国各城市TED组织的关注,不断受邀进行讲座与现场表演,因此逐渐形成歆舞界独特的【中国TEDx演讲系列】,目前分别受邀:TEDxFactory798中央美术学院、TEDxBUCT北京化工大学、TEDxNanjing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TEDxCUPL中国政法大学、TEDxCUEB首都经贸大学、TEDxTJU天津大学) |
公共 教育 |
2009-2014年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创建五周年,在五年中逐步找到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并积累起一批保留剧目的歆舞界,坚持致力于公共艺术教育项目的推广与分享,继续努力打造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在五周年之际推出全新公共艺术教育项目:【歆故乡-金山学院】艺术巡讲系列、 【艺术家演后谈】交流平台、【歆·论·谈】主题讲堂、【歆观点】学术栏目,全心普及推广当代舞蹈、当代表演艺术的思想理念 |
社会 公益 |
自2013年开始,歆舞界开始尝试并坚持每年推出公益艺术展演,旨在让更多人可以走进剧场观看当代舞蹈:2013年《活着就好》(1月上海)、《阿O一家》(9月北京),2014年《HI---朱丽小姐》(5月北京)、《双城》(9月北京),2015年《WAIT---女仆》(5月北京)、《GO---三姐妹》(11月北京),2016年《记忆之所》(2月北京),史晶歆带领歆舞界生命体致力于中国当代舞蹈精神与身体标志的探寻、建立与传播,坚持独立自由真实的表达,并积极推动舞蹈公益展演等艺术活动 |
1、艺术,于我们是信仰
——【复杂而矛盾的信仰:歆舞界初始宣言】
2、【身体建筑师】
——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建造者
3、舞蹈对于我就像一条径直没有出口的路,唯一可以做的,便是走下去
——史晶歆 2009年5月1日 00:28:28 北舞-306-阳光
4、人,永远是我研究与创造的对象,只因那颗复杂的心,趣味无穷
——史晶歆 2015年1月1日04:28:28 北京-密室-云
5、探究事物的本质,完善或创建一门语言,是此刻我接受到的使命!
——史晶歆 2015年8月28日02:28:28 北京-密室-霾
6、未知与注定、可能与必然----是属于“这个生命”的礼物,就像此刻你我的相遇
——史晶歆 2015年12月16日08:28:28 南京-小红梅-阳光
7、就这样,天生的、自然的、本能的------去好奇、去想象、去感受、去创造
——史晶歆 2016年1月1日00:28:28 北京-密室-静夜
特邀艺术家:李铁桥
Guest Artist: LI TIE QIAO
祖籍湖南。跨界乐手,萨克斯演奏家。
李铁桥,2009年加入歆舞界团队,合作作品《圆明园》、《霞谐帛瓦》、《活着就好》、《阿O一家》。自由乐手,萨克斯演奏。音乐风格涉及摇滚、爵士、实验电子、自由即兴。
1973年生于湖南,现生活工作在北京。他策划的声东击西音乐艺术项目,致力于东西方各种音乐风格之间的交流;以及音乐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早年在美好药店乐队任萨克斯手。05年到07年在挪威旅居期间开始涉及自由爵士和即兴音乐。2009年开始给现代舞和艺术电影配乐。2011年,李铁桥开始介入实验电子创作。
李铁桥参入录制的唱片有:《被侮辱的姿势》,《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美之瓜9+2》
李铁桥网站:www.litieqiao.com
李铁桥微博:
李铁桥博客:http://litieqiao.blogbus.com/
李铁桥演出:http://www.litieqiao.com/page2performan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