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泥点点diy做手工尊重兴趣 |
分类: 妈妈生活日记 |
和欣爸到店里待了这么一周多的时间,真是很有感触。
一是因为:更深切的体会到了纸浆泥的动手动脑的神奇功能,除了锻炼孩子小手的精细动作,还能很好的开发孩子的想像力,促进大脑的发育。
二是因为,欣妈更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更多的家长,更真切的感觉到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态度的迥然不同!
欣妈总结了一下,大体上众多的家长可以归纳这么几种吧,希望有这些情况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能让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有所改进,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一类:主观臆断,剥夺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与创新
这类家长占了很大一部分,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家长给的答复最多是,不行,不可以,不允许。
孩子的天性,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对我们这个新开不久的小店也是,总有要尝试一把的想法与愿望,但孩子刚往前一凑,家长就给拉走了:“这就是橡皮泥啊,家里不是有吗?”错了,这不是橡皮泥,家长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剥夺了孩子了解新事物的权利,当然,家长也可能知道,但不想让孩子尝试吧,具体什么原因,各人又各有不同吧!
欣妈忠告: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认识世界,认识生活
第二类:把自己的兴趣想法强加给孩子
孩子的好奇可以转化成兴趣,这个好的兴趣或者说习惯,或许会对他以后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
这类家长,在孩子感兴趣想要尝试的时候,给孩子的拒绝理由是:“不行,没有时间了,我们还要去上什么什么班。”家长难道不明白吗?你给孩子报的兴趣班,有哪个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又有哪些其实是家长自己希望孩子学会的呢?
欣妈忠告:请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三类:追求完美,不经孩子同意,损坏孩子作品
家长追求完美的心情,欣妈可以理解,但由于孩子年龄的不同与玩泥技巧的熟练程度不同,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没有我们摆的样品好,这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第一次来做,做出的作品都比我们的样品好,那才叫不正常呢。
亲眼见两个家长把孩子的作品给毁了。一个是嫌孩子做的不好,葡萄揉的不够圆,在粘的过程中,用力太大,有几个捏扁了,毁了要求孩子重做。欣妈看孩子脸色不好,建议孩子做个别的,但孩子坚持重新做刚才那个紫葡萄,可见孩子还是很珍惜自己的作品的。另一个同样也是嫌孩子做的不好,在孩子做第二个坦克的时候,就粗暴的把孩子的第一个作品章鱼给揉成一团了。孩子做完坦克要回家的时候,还问妈妈呢,妈妈,我的章鱼呢?欣妈很尴尬,不知道妈妈听了孩子这样的问话,心里会怎样想呢?又该如何回答孩子的问话呢?
孩子无论第一次做出的作品如何的不尽人意,但毕竟是孩子的劳动成果,是他成长的见证,用心的家长应该给孩子永久保留的。
欣妈忠告:请珍惜并保留孩子的作品,平常心对待
第四类:因为家长本身动手能力差,而一味地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加以否定
象欣妈这些70后,小时候是没有这么些好玩的东西,玩泥也就仅限于真正的土与水和的泥而已,但现在孩子可玩的泥太多了,有橡皮泥,有陶泥,当然还有我们的纸浆泥,所以,孩子的动手能力大人是不能随意否定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还处在一个学习的年龄段,相信孩子可以学会他想学的任何东西。
有这样一对夫妻,当然也是带孩子来翻斗乐玩的,要走的时候,孩子看到其它小朋友在我们这里玩泥,自己也要玩,家长同意了,但爸爸妈妈一直不停的说,自己动手能力其差,孩子动手能力也差,肯定做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我边教孩子做,还要不停的示意爸爸妈妈不要这样说孩子。小女孩从不会揉简单的圆球,到熟悉的揉出圆球,最终做出一串令爸爸妈妈很惊讶的紫葡萄。
欣妈不停的表扬小女孩,小女孩看着自己的作品,很是满意。但最后爸爸说,这是你最好的作品吧。我一听赶紧否定了他的话,我说,不对,这是宝贝第一次的作品,以后的作品会越来越好的。小女孩美美的托着自己的紫葡萄走了,欣妈心里也很欣慰。事后,欣爸说,你反应挺快啊。欣妈很是感慨,孩子是需要表扬,需要鼓励的,不要简单的抹杀孩子的潜能,后悔都来不及啊!
欣妈忠告:请多多表扬孩子的进步,多多鼓励孩子
第四类:家长缺乏耐心,总是从旁催促孩子,或打断孩子继续做第二个作品
有时候,欣妈看那些来去丛丛的爸爸妈妈,很是不明白,既然是带孩子出来玩的,为什么不由着孩子玩的开心呢?家长的耐心还没有孩子的耐心大,这是不是需要家长自己检讨一下啊?
孩子对他喜欢的东西,总是兴致很高,也特有耐性。
原则上,我们会教孩子做一到两个作品,这也是从孩子好动不好静考虑的,怕孩子坐的时间久了,就烦了,作品做的也没那么精细了。但欣妈遇到的好多家长是,在孩子还比较有耐心学着做的时候,家长已经烦了,或者已经有其它的事情安排的时间到了,于是催促孩子快点做,或者阻止孩子继续做第二个作品,许诺孩子,回家做,回家自己教孩子做。但根据欣妈的经验,家长回家之后,是很少静下心来教孩子做的,或者是一心几用,因为家长的不专心,让孩子也失去了做的兴趣,或许就这样把一个有可能将来有所建树的孩子给埋没了,家长只能悔之晚亦。
欣妈忠告:请静下心来,耐心对待你的孩子
下面还有两类家长,欣妈感觉在教育孩子方面算是比较好的:
第一类:尊重孩子的兴趣,并耐心等候
这个欣妈就不具体说了,只说一个良性发展的结果吧。
有一个妈妈,儿子喜欢自己动手做个海豚,就允许孩子做,还很耐心的从旁静等。孩子的作品完成了,很棒,欣爸不由地表扬一下。欣妈过去看一下,的确很不错噢,只是这个海豚做的比我们做的还要大一些,欣妈就随口说了一句,真棒,比我们的做的还大还漂亮。孩子开心的说:“对啊,因为我做的是海豚爸爸,这个是海豚宝宝。”孩子的想法是大人所能主观判断的吗?
欣妈欣慰:尊重孩子,给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
第二类:大人孩子齐动手,快乐DIY一家人
这一类家长,欣妈觉得沟通起来真是特别的开心,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一批对生活充满了激情,积极乐观,爱家爱孩子的人。
在一家人一起做手工的同时,不但享受了温馨的亲子时光,而且对孩子性格兴趣的培养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的,而且绝对是积极的向上的一个影响力!
欣妈欣慰:大手牵小手,快乐DIY
最后欣妈想说一下,欣妈的一点体会:
请以对待别人孩子的耐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看这个提法,家长可能有点不明白了,但这的确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欣妈在店里教其它小朋友做东西的时候,真是非常的有耐心,一遍遍的,不厌其烦,因为毕竟每个孩子的潜质不同,有的可能你示范一遍她就会了,但有的可能你要手把手的教才行。不过最后,看到孩子完成作品之后,看着自己作品的那个满意的表扬,欣妈心里真的觉得很美。
但欣妈到家变回一个妈妈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大的耐性了,闺女哭闹的时候,或者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时,有时就不能静下心来给孩子解释,有时候哭闹的烦了,还会在小屁股上下巴掌。但如果是别人的孩子呢,你一肯定是不能打的,二也不能骂啊,那怎么办?只能是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给孩子解释,说理啊。其实,通常情况下,只要家长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孩子知道哭闹也没有用的时候,他是会停止哭闹的,但通常是家长的耐性不够,又打又骂,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接触的家长们越来越多,欣妈觉得越需要加强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学习,所以,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让自己努力做个好的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