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词-助词-语气词(六个)

(2010-11-12 01:12:21)
标签:

的了呢吧吗啊

分类: 中文(国语)语法

虚词-助词-语气词

-的、了、呢、吧、吗、啊

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头。

语气可以分为下面四种,用一定的语气词表示。

1、陈述语气:的、了、吧、呢、呵、嘛、呗、罢了(而已)、也罢、也好、啦、嘞、喽、着呢

2、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3、祈使语气:吧、了、啊

4、感叹语气:啊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二:

一是附着性强,能附着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

二是语气词常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如“啊”。反之,有的语气可以用多个语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的区别,如陈述语气。

上面列举了许多语气词,而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实际上只有六个:的、了、吧、吗、呢、啊。其他一些,有的用的较少,有的是因为语气词连用而产生连续合音的结果,例如“啦”是“了啊”的合音。这六个语气词根据在句子里出现的先后次序可以分为三组,分组情况和主要用法见下表:

语气层次表

 

层次

语气词

语法意义

主要语气

类 

例句

第一层

表示情况本来如此

陈述语气

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

第二层

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

陈述语气

祈使语气

树叶绿了。

别说话了

第三层

指明事实不容质疑、略带夸张或表疑问

陈述语气

疑问语气

我没什么,你才辛苦呢。

去呢还是不去?

表示猜度或商量口气

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

天晴了吧?

恐怕小王已经来了吧?

走吧。

表示疑问

疑问语气

你到过北京吗?

使语气舒缓,增加感情色彩

感叹语气

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

陈述语气

多好哇!镇好看哪!

谁呀?去不去呀?

来呀。请坐呀!

他不去呀。我管不了哇。

语气词也可以两三个连着用。连用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排在前,第三层在最后,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而最后一个语气词是全句语气的重点。连用的两三个语气词并非直接组合,而是处在句子结构的不同层次上,例如“看见他了吧”一句,应该先分析为“看见他了-吧”,再进一步分析为“看见他-了”。下面举连用的例子:

(1)          唉!这一家人真够痛苦的了。

这是一二两层连用,“的”加强肯定,表示确实痛苦,“了”表示痛苦已经变成了定局(已经实现)。

 

(2)我不是说一会儿就来陪您的吗?

(3)嗨,我的旧衣裳拆拆改改大概还够穿二十年的呢!

(4)你来看我,要让学校知道了,对你会有影响的啊!

这是一三两层连用,“的”表本来如此,第三层的语气词分别表示疑问、夸张、感叹等语气。

(5)你听见我刚才说的话了吗?

(6)妈,你看人家的信了吧?

(7)这会子你们怎么老不说话了呀?

这是二三层连用,“了”表示出现了新情况,第三层的词分别表示疑问、推测、不满情绪。

(8)国王和秦国的丞相张仪也亲眼看见的啦。

“的啦”是“的了啊”合音的结果,是一二三三个层次连用,“的”“了”分别表示肯定口气和变化、实现的语气,而全句的语气重点在于句尾的“啊”,表示感叹。

有一些连用的语气词其实是分别附着于不同的句法结构。例如:

(9)你能猜出他怎么走的吗?

(10)你知道他也下海游泳了吗?

其中的“的”和“了”只属于宾语部分,只有“吗”是属于全句的。例(9)等于说:“他怎么走的,你能猜出吗?”例10等于说:“他也下海游泳了,你知道吗?”严格地说,这种情况与真正的语气词连用不同。

语气词连用时,后一个语气词如果是元音开头,通常是两个语气词融合成一个音节,写成一个字。例如:了哟-喽,吧欸-呗,嚜啊-嘛。语气词“啊”是元音开头的,特别容易受前一音节的影响而产生变读,这是语音同化的结果。反映到书面上,就可能改变字形。它的读法和写法,可参看语音章音变一节语气词“啊”的音变表。

语气词“的、了”跟助词“的、了”同形,不过语法意义和用法还是有分别的。语气词“的”可以单独附着于句尾,有时还会跟有加重肯定语气的“是”配合着用,这就容易跟结构助词“的”混淆。试比较下面几例:

(11)他是卖菜的(人)。(结构助词)。“是”前加“不”,不变基本归类意思。他不是卖菜的。

(12)这本书是新出版的(书)(结构助词)。“是”前加“不”,不变基本归类意思,这本书不是新出版的(书)。

(13)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

语气助词只能在“是”后加“不”,那样说是不可以的。

(14)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语气助词只能在“是”后加“不”,他是不会来的。

(15)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方面,看“的”后面能不能添加上相应的名词。前两例可以添加,“是”后头是“的”字短语,说明主语的类别,“的”是结构助词,这种句子是“是”字句;后三例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表示肯定、确认,特别是例15,句中不用“是”,更容易看出“的”附着于句尾,属于全句。另一方面,看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了没有,如果改变了,“的”就是结构助词,相反,就是语气词。前两例删去“是、的”,句子成了叙述句,而不是给主语归类,基本意思变了,可知“的”是结构助词。后三例删去“是、的”,基本意思未变,只是语气有别,“的”就是语气词。对那些用“是”的句子,还可以改为否定句的办法来检验,看否定句加在什么位置上:能加在“是”前面,“的”是结构助词;只能加在“是”后,“的”是语气助词。例11可以改为否定句,在“是”前加“不”,说成“不是卖菜的”,仍然是说明主语的类别,可知“的”是结构助词。例13、14只能在“是”后加“不”,可见“的”是语气词。

语气词“了2”只能附着于句尾,动态助词“了1”还可以处于句中,这容易区分。

像下面例子:

16、他掌握了1,三门外语了2。

17、这本书我读了1三天了2。

有时“了1和了2”在句末连用,根据同音删略的原则,删了一个,剩下一个,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例如:

18、自行车他骑走了。(了1+了2)

19、枫树的叶子红了。(了1+了2)

例子18、19的“了”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这表示动作或形状的实现,也表示事态的变化。

有些语气词不止有语气意义,还有成句的作用。一般说来,大多数实词和短语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但是,有时候还要求加上语气词才可以成为句子,否则站不住。例如“他做完作业”不成句子,说成“他做完作业了”,才能成为独立的句子,可见语气词“了”影响到句子的完整性。其他例子如“他已经走了好一阵子-秋天勒-又中秋勒-花开了”也少不了“了2”

语气词不仅可以出现在句尾,也可以出现在句中,用在主语、状语或并列的各项之后,起到了舒缓语气的作用。有时还会用来造成一定的格式。例如:

20、我们立刻派人四处寻找,找哇找哇,找到天亮什么也没有找到。

21、好久了,没有人问他胖啦瘦的之类的话了。

22、他没有提防,左脸被打个正着,爹呀妈的叫了起来。

例20的“找哇找哇”表示动作的反复,例21、22的“胖啦瘦的,爹呀妈的”表示列举,都借助语气词。

 

附:句中表达语气的手段有四种:1、语气词2、语调3、副词“难道、多”等4、句法格式,如V不V式,“是……不是……”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