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含义及内涵(语音、词汇、语法)
(2010-07-06 21:54:20)
标签:
语音词汇语法 |
分类: 中文(国语)语法 |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它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的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一个完整的感念,它的含义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的标准。
一、语音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首先是因为北京自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语音本身的因素、声调和音节都比其他方言简单而且容易掌握,发音语流显得清晰而具有韵律美。
二、词汇标准。普通话以北方为基础方言,就是指在词汇方面以北方词汇为标准词汇。具有广泛性和普通性。
三、语法标准。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是北方话的书面形式,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而形成的文学语言;“现代”值不是早期的文言文或者“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典范”指非方言写成的完善、规范的能代表普通话口语习惯和发展趋势的,经过公认检验认定的作品。“规范现代白话文”严谨、精密,能对口语起指导作用,从而把普通话的语法规则相对固定下来。所以白话文的语法规则就成了普通话的语法标准。
四、普通话的形成。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在历史进程中的结晶。它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雅言”;汉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通语”;隋唐宋时期追求诗韵以正音,只是没有指代共同语的名称;明清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民国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国语叫“普通话”
五、普通话的意义。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汉语已经成为联合国法定的六种通用语言之一(另五种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置身于生存竞争状态下的专业技术人才。
六、怎样学好普通话
1、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普通话的运用关系着一个人在竞争浪潮中的搏击力。。因为语言交流是经验、技术、是理念、是意识,甚至是财富。从感官上讲,音调柔和清脆动听,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每的创造和享受;词汇、语法规范避免了晦涩难懂的表达。兴趣是学习普通话的钥匙。
2、普通话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是一个积累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过程。日常生活中留意普通话用语人群,从中去捕捉感悟。在电视、广播等用语规范的媒体中去得到熏陶,从而通过习惯养成而提高;比较辨析各种方言,力求自己的用语标准。要一如既往地利用好生活的既有资源,甚至不要放过不引人注意却非常有力的细节。通过细节、耐心去树立信心,信心是持之以恒学习普通话的保证。
3、从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来看,与方言差异最大的语音。学习普通话的困难主要在语音方面。发音和正音又是语音困难的症结所在。发音准确是韵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言的分辨力。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声旁类推,记少不计多,列辨音字表、编辨音字歌诀等都是正音的好方法。
例如,普通话里的几个翘舌音,首先是通过学习普通话语音知识,逐一找准它们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从而准确发音。正确的发音自然就能指导纠正方言中的平翘舌误读现象,准确正音的同时又促使发音的更准确。在此基础上运用发音正音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方案》、《三千常用字表》等,采用巧妙的方法就能避免死记硬背,真正突破普通话语音的这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