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禅有过人的气量:岳晓东趣说三国杀(24)

(2014-12-01 14:42:29)
标签:

岳晓东趣谈三国杀

刘禅

诸葛亮

刘备

司马昭

有关刘禅最早记录,是赵云单骑救主的事迹。刘备兵败长坂坡,刘禅与母亲甘夫人被乱兵冲散,赵云不顾自身安危,只身深入曹军,带着襁褓中的阿斗拼死杀出重围。不想刘备接过儿子后,竟怒摔于地,留下了“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谚语

诸葛亮曾盛赞刘禅智量甚大,刘备遗诏也评价儿子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还在《与杜微书》中赞赏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由此可见,刘禅并非如世人印象中那么碌碌无能之辈。其实。刘禅最大的本事是气量大,他一生有三忍,充分表现了其非凡气量。

一是忍受干爹诸葛亮的气。《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诸葛亮集》记载,刘备在白帝城临终前叮嘱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禅继位后,完全听从了父亲的遗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诸葛亮一天到晚想的事就是“北伐中原,一统天下”,还口口声声说这是先主刘备的遗策。其实,刘禅打心里眼儿的不想北伐,可碍着干爹的面子不敢明说,只能硬着头皮以父事之。诸葛亮对干儿子不放心,特地派心腹董允为侍郎,统宿卫亲兵,实际上就是监管刘禅。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即大胆对诸葛亮的政策说字,也撤了董允的职。不光如此,刘禅还废除了丞相制,恢复了三公制,将权力分散,可见刘禅真是受够了干爹的压制,不想再有一个干爹似的人物压着他!

二是忍受臣子的气。刘禅因为脾气太好了,连一般的臣子都敢欺负他。例如,杨仪当初仗着 诸葛亮的信任,冤杀了魏延及其一家人。这是典型的私仇公报。刘禅明知魏延一案有冤屈的成分,还是诛杀了魏延一家人,只是降旨曰: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杨仪被诛后,刘禅立即给魏延平了反,恢复了当初的爵位。可见刘禅心中有多窝囊!

三是忍受晋王司马昭的气。《三国志·蜀书·后主刘禅传》记载,公元263年,邓艾统领魏军围成都,刘禅不战而降,之后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而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汉旧臣们皆生伤怀之情,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并留下了此间乐,不思蜀的昏庸名句。旧臣郤正闻知此言后,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发问是否还在思蜀,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重复了一遍,还假惺惺地挤了几滴眼泪。司马昭听了后笑着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都笑了,刘禅也跟着傻笑了。

刘禅的困境在于,他的生父和相父,都是跨越时空的英雄豪杰,智商和情商都是超一流的。而刘禅情商平平,智商尤差,生长在如此重负的环境下,想不养成依赖型人格,都难!南朝史学家裴松曾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这都有仗于刘禅有过人的气量。在降魏的问题上,刘禅的不战而降,实际上保全了蜀国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为一己之私而倾尽全民之命。而面对司马昭的提问时,刘禅装憨卖傻,养晦自保,使得司马昭放松了警惕。这一方面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司马昭对于蜀国的安抚政策。难怪周寿昌在《三国志集解》这样评价阿斗: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真是用心良苦之计谋,无愧于安乐公之美名!

 纵观三国,刘禅在位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除了最初有诸葛亮的辅佐外,刘禅还能在其他臣子的辅助下做足了30年的皇帝。这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当主要归功于刘禅的过人气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