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那些事(9):金兀术竟促成南北和局20年!

标签:
岳飞金兀术赵构秦桧岳晓东 |
1、大胆任用汉官
金军占领河南、陕西等地后,完颜宗弼采纳了谋士范拱的建议,减旧税三分之一,使百姓得以生息复苏。此外,他还令原“齐”军(傀儡军)将士解甲归田,大获人心。比起较其他金军将领,完颜宗弼表现出相当的政治远见,他在夺城掠地中,很注意选拔能吏,讲求财用,器重文人。例如,他大量扶植汉官,如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张之周等人,他们都是理财名臣,直到海陵王、世宗朝,使得北方社会经济得到相当的恢复。还如,涿州人赵元在在他手下工作十多年,吏事明敏。每遇决策,宗弼必问“曾经赵元未也?”可见宗弼对他的充分信任。
这样说来,宗弼倒有一些后生忽必烈的风采了。
2、识时务 知进退
在一些列伐宋战役失败后,宗弼清醒地认识到,灭宋不仅不切实际,也不合适宜。他在反省十万大军被韩世忠八千人马围困在黄天荡四十八天时说:“南人使船,好像我们北人使马,怎么了的!于是,他开始调整策略,倾向主和。
但在具体实施上,他首先利用赵构对岳飞的猜忌,暗通秦桧逼杀岳飞,然后统军南渡黄河,连破泗州、濠州等地。就在南宋军民准备决一死战时,他毅然接受了南宋的请和要求,以淮河中流和大散关(在陕西)作为金、宋二国的分界线,以结束宋、金十多年的战争。
1142年(绍兴十二年)二月,金、宋正式签定“绍兴和议”(或称“皇统和议”):规定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淮水上游的唐邓二州和西面商、秦二州的一半割让给金朝。南宋向金称臣,输纳岁币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可贵的是,自绍兴和议后,宗弼始终坚持“南北和好”政策,反对轻易南伐,使得金宋边界二十年无战事,对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金世宗完颜雍(1123—1189)在评论宗翰时说:“宗翰(粘罕)之后,惟宗弼一人。”而宗翰之后,金国就再没有出现过像他这般具有文韬武略的人才了(“时无宗弼,金国之势亦日殆哉)。
原为刘世光部下,后来经淮西兵变而降金的郦琼(1104-1153)则评价说:“(宗弼)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挥三军,意气自若,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矣。至于亲冒锋镝,进不避难,将士视之,孰敢爱死乎?宜其所向无前,日辟国千里也。”他当初的偶像是岳飞,后来变成了宗弼!
有趣的是,当初赵构在《讨乌珠等檄书》中言:“惟彼乌珠,号四太子,好兵忍杀,乐祸贪残。阴蓄无君之心,复为倡乱之首。残杀叔父,擅夺兵权。既不恤壮士健马之丧亡,又岂念群民百姓之困苦。……罪在一夫谋己之私,毒被寰宇兆民之众。”
可最后促成南北和约的人,正是这个“好兵忍杀,乐祸贪残”的四太子。他临终的遗言是,“以坚守和好为说”。
历史,就是这么的搞笑!
3、金兀术老谋深算,一点不像个北方汉子
岳飞与金兀术,都是坚决的主战派,也都以杀死对方为人生之大快。可惜,岳飞最后输给了金兀术。这不光是因为岳飞的主子赵构是个昏君,同僚秦桧是个奸臣,也因为金兀术善利用对方的矛盾来为我所用。例如,当他发现无法在战场上消灭岳家军后,并利用赵构对岳飞的忌讳,直接了当地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求,最终实现了其借刀杀人的目的。还如,岳飞死后,能够抵抗金军的只有驻守在传陕的吴氏兄弟。1141年,兀术写信给赵构:“望宋朝派专人让吴氏兄弟退兵!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了”。赵构读信后,立即告诫吴氏兄弟不可冒犯兀术。旧这样,金军不费一兵一卒,就逼得宋军不敢进犯,真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金兀术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却一点不乏斗争智慧!
金兀术最恨岳飞,但他却巧妙用计,逼赵构做到了自己在战场上做不到的事情;岳飞也最恨金兀术,可他只想着怎样在战场上消灭对方,却从未想过怎样在战场外提防对方,到头来惨遭暗算。
在这点上,金兀术老谋深算,一点不像个北方汉子!
这,也是历史的搞笑!
http://www.mudiao.com.cn/uploadfile/sns/435/201112/13/1209674765k21q52.thumb.jpg
所谓“笑杀老牛皋,气死金兀术”,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