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技巧谈(1):超常发挥关键靠心态
(2012-05-28 16:55:27)
标签:
高考超常发挥心态心理调试恺撒岳晓东杂谈教育 |
有道是:
一般说来,考试的临场发挥可有三种状态:失常发挥、正常发挥、超常发挥。
所谓失常发挥,就是说学的多,考的少,考出来的知识只是考生平时所学的10%-30%左右,那完全就是考试失控了;所谓正常发挥,就是说考出来的知识是考生平时所学的60-80%,也就是平时学的东西,考试中基本都用上了,那就是相当如意了;所谓超常发挥,就是说考出来的指示竟是考生平时所学的100-120%左右,也就是说考的比学的还多,那就是在创造考场的奇迹!
所谓心理调适,就是在帮助考生养就对高考的积极心态,并练就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心理暗示及放松方法。心理调适的核心在于合理变通,有效自控,就是通过积极有益的心理调适方法,来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化压力为动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量,并不受种种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
具体地说,心理调适希望培养考生以下四条:
坚定的高考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与实力,相信自己会尽力而为的;
适度的考试焦虑——将自己的考试焦虑调适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步;
有效的心理暗示——不断地磨练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心理暗示方法;
简便的放松方法——不断地磨练出一套对自己有效而又简便的身心放松方法。
在每年的高考当中,有许多考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他们掌握的知识不扎实,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必要的考试技巧,而是因为他们的心态不佳,不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情绪破洞,所以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据一项研究表明,高考前90%的心理问题,都是情绪焦虑不安造成的。
例如,在运动心理学上,临场发挥失常被称之为“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指的是平时成绩好却在赛场上失手的现象。克拉克是澳大利亚1960年代的长跑健将,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然而,他却在两届奥运会上连连发挥失常,没有拿到奖牌,这都是因为他不能在国际大赛中很好地调整心态。同样,在考场上,学生面对试卷就心跳加快,脑海一片空白,这也是典型的“克拉克现象”的表现。由此,他们亟需培养个人心理调适的能力。
所以,2000年全国高考以甘肃省文科状元袁博说的好:知识是“硬件”,心态是“软件”。越临近考试的时候,心态如何越是关键。考试成绩好坏,考试心态是关键。
同学,你的心态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