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高锟高科技:贺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10-10 21:00:39)
标签:
高锟诺贝尔物理学奖马临香港中文大学生岳晓东杂谈 |
高锟一家人在1948年移居台湾。1949年,又移民香港,他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在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帝国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1957年,高锟读博士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在其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师。1960年,他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其职位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正是在这段时期,高锟教授成为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并获得了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
1970到1974年高锟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74年又返回ITT工作。当时,光纤领域进入前生产阶段。他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劳诺克的光电产品部担任主任科学家,后擢升为工程主任。
1982年,他因卓越的研究与管理才能而被ITT公司任命为首位“ITT执行科学家”,主要在康尼迪克州的先进技术中心工作,1985年则在德国的SEL 研究中心工作。与此同时,他也担任耶鲁大学特朗布尔学院兼职教授及研究员。1986年,他被任命为合作研究主任。他也在标准电话电缆下属的标准电信实验室作研究。
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
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笔者曾在1993年至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过三年,一次诸同仁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中一人提到1978年马临教授出任中大校长,有人曾出了一幅上联"马年马临马料水"(意指马临在1978年的马年出任地处马料水的中大校长),至今尚无人对以下联。我曾以"高人高锟高科技"对之,大家一笑了之。但有人评论说,这"高科技"还不够高,现在该没有人这么说了。
香港中文大学第二任和第三任校长马临与高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