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督导故事之三:洞察力就是“开心眼”

(2008-10-30 17:49:28)
标签:

洞察力

哈佛大学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督导

岳晓东

教育

分类: 心理咨询与督导

    洞察力是心理咨询的另一基本功。可以说,心理咨询的技能成长历程就是一个洞察力不断提高的历程。依照哈佛大学咨询心理学教授佩里的观点,所有的心理咨询流派都可分为两大类,洞察力类(insight therapies)和行为矫正类(behavioral therapies)。

    什么是洞察力,简单说来,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之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用通俗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在这层意义上讲,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野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

    我第一次感受洞察力是在给一位名叫莫妮卡的哈佛学生做咨询中获得的[1]。莫妮卡找我咨询是因为她自我感觉在哈佛大学很不适应,所以想转到她家乡附近的一所很平常的学校求学。对此,我最初的做法是想方设法帮助莫妮卡树立必胜的信念,闯过最初的学习难关,打消转学的念头。但没过多久,莫妮卡就不来见我了(专业上讲,这是阻抗的表现),这令我大惑不解。

    在接受杜希的督导时,我谈了我的这份困惑和挫败感。杜希详尽地问了我一系列问题后对我说:“我想你是陷入了莫妮卡为你设置的一个陷阱中了。”

    “什么陷阱?”我急切地问。

    “以我的判断,莫妮卡之所以想从哈佛大学转学,一定有什么隐情没有被解开。”杜希回答,顿了一下,他接着说:“而你却一味地要她树立信念,增强信心,难怪她会对你产生阻抗反应。”

    “那莫妮卡为什么要从哈佛转学呢?”我不假思索地反问。

    “这——”,杜希想了想说:“这就需要你在咨询众多听少说,多探究少评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而非想着一定要完成你的咨询计划。”

    我深深地点一点头,接着问:“那你说我现在该做什么呢?”

    “我想你应该主动与莫妮卡联系,而且在咨询中少谈论怎样让她在哈佛大学留下来,多谈怎样才能使她活的更开心。这样谈下去,我想你一定找到答案的。”杜希明确地说。

    按照督导的建议,我主动邀请莫妮卡再来见我,并请她多讲生活,少将学习。渐渐地,我发现了莫妮卡执意从哈佛大学转学,是缘自她一块难以明言的心病:她因当年要求姐姐代她约会男友而遭遇交通事故,身体瘫痪[2],所以她生活越是成功,内心就感到对不起姐姐。当她感觉与姐姐一样平常时,内心才感到平静。换言之,莫妮卡想从哈佛转学,不是因为学习不适应,而是因为心里有愧在作怪。所以,莫妮卡能否在哈佛大学留下来,关键取决于她是否能与姐姐真心沟通,走出愧疚感的心牢。这便是此次心理咨询的洞察力。

    通过这次咨询,我充分感受到心理咨询远远不止于帮助树立信念,增强信心。它需要人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现象看本质,化无意识为有意识,终而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战胜自我。

 

我的督导故事之三:洞察力就是“开心眼”

这是我当年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的房间。

 


 

[1]莫妮卡是《登天的感覺》中“我想從哈佛轉學”的案主,她因對姐姐的愧疚感而不能享受生活的成功,形成特殊的心理障礙。我通過使用“格式塔”療法幫助克除心理障礙,最終得以享受在哈佛大學的學業。

[2] 莫妮卡上中學時一次因身體不適而不能約會一個很搶手的男孩子,於是她力求雙胞胎的姐姐代她去約會。不成想那男孩子騎摩托時發生交通事故,折斷了姐姐的脊樑骨,致使身體癱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