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心理点评之五:自信帮助中国奥运健儿屡创奇迹

(2008-08-19 17:39:34)
标签:

奥运健儿

自信

高斯

教育

心理

岳晓东

分类: 趣味心理学

这次奥运,中国运动健儿屡创奇迹,可谓1/3的金牌是额外入的。这样的骄人成绩,除了与运动员们平时的刻苦训练有关外,还与临场发挥中的自信状态有关。因为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就是训练再充分,也不可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准。

在心理学上,自信泛指人对自我能力的坚定信念和正面评估,会大大提高人的成就动机,减低人的成就焦虑。自信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自信心与自我成效感。其中前者指个人对自我的正面认知与感受,后者指个人对自我能力的积极信念。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没有倒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在给儿子的诗中描述自信: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要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在被人猜疑怀疑时,你要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评论;

如果你有梦想,就不会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就不会走火入魔。

这次奥运比赛,我们的运动员大多处于高度自信的状态,这与现场的助威气氛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一再创造赛场的奇迹。我本人就观赏了奥运男子的击剑决赛,现场目瞩了仲满是怎样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夺冠的。我当时的深切感受是,啦啦队的助威对于运动员的自信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不对自己予以必要的期待,就不可能挑战自我的极限。这里讲一个故事。 1796年,一位年仅19岁的大学生在普鲁士的哥廷根大学。一天,导师给他布置了3道数学题。那天晚上高斯做作业,没多久就做完了前两道题,可第三道题却十分难。它写在另一张纸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那学生苦苦思索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黎明时分才用了一条超乎寻常的思路完成了作业。当学生给导师交作业时,他抱歉的说:“昨天您布置的第三道题,我是花了一个通宵才完成的,真是惭愧……”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纸,望着满眼布满血丝的学生,用颤抖的声音说:“了不得啊,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来没有解出的数学题啊!阿基米德没有解开,牛顿没有解开,你竟然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开了,你真是一个数学的天才!”

那个学生名叫高斯。他一个晚上解开了一道困扰数学家们两千多年的难题。就心理学而言,这主要是因为高斯对解这道数学题没有任何消极的心理暗示。而如果他的导师及早告诉他,这是一道迄今无人能解的数学题的话,高斯就可能对解这道数学题充满了畏难情绪,很容易加以放弃,也就不会有那天晚上的超常发挥了。

忠心希望我们奥运健儿在自信中再创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