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东谈心理咨询之十:咨询对话的要求
(2008-07-31 10:32:04)
标签:
岳晓东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对话心理健康 |
分类: 心理咨询与督导 |
心理咨询对话可谓人际沟通的艺术。人们唯有不断省悟自己的咨询沟通表现,给自己念“紧箍咒”,才能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称为咨询沟通的大师。
——《谈心理咨询同感力》(2005年1月29日)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研讨会主题报告
心理咨询对话的艺术在于跟着对方的感觉走,按着自己的想法说。
——《谈心理咨询与个人成长》(2005年8月6日)全国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北京)专题报告
心理咨询要使人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插话,不乱加评论,以保障来询者完整、连贯地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谈心理咨询同感力》(2005年1月29日)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研讨会主题报告
咨询者在谈话中要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
——《心理辅导的常用技巧》《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第185页
心理咨询绝不能够在大庭广众、人声嘈杂的公众场合举行,那样做既会阻碍来询者情感的正常表露,也不能保障心理咨询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讲话,并做出适宜的反应。
——《心理辅导的七个≠》《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 第42页
心理咨询不能够一味以冷静、理智的态度来对来询者的主诉加以逻辑分析,那样会给人以冷酷和不近人情的感觉,从而丧失同感的基础。
——《心理辅导的七个≠》《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 第43页
心理咨询不应该是一个冷冰冰的逻辑分析过程,而是一个以同感为基础,以探讨为手段的反思过程。
——《心理辅导的七个≠》《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 第43页
好的心理咨询谈话尤如小溪流水,蜿蜓曲转,顺势而至,一切尽在自然之中,令人回味无穷。不好的心理咨询谈话尤如洪水缺堤,四处蔓延,毫无方向,令人不摸边际。心理咨询谈话的艺术在于顺其自然而不失主题,其修道功夫之深浅全在对于上述注意事项的灵活运用之中。
——《心理辅导初学者的注意事项》《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第204页
“做块高质量的回音板”[1],这是所有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人员的奋斗目标。
——《谈心理咨询与个人成长》(2005年8月6日)全国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北京)专题报告
心理辅导中常传诵的三句名言是:一、上帝造人时,给了人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说话比听话少。二、心理辅导就是使人学会“封住嘴巴,出租耳朵”。三、心理辅导就是使人懂得“沉默是金”。
——《心理辅导的常用技巧》《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第169页
提高咨询沟通力意味着咨询师学会倾听,并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回应来询者复杂甚至是混乱的内心感受,尽量做到话语中肯、言辞贴切。由此,咨询对话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多说一句话就是啰嗦,少说一句话就是不明确。咨询对话重质量,不重数量。
——《谈心理咨询与个人成长》(2005年8月6日)全国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北京)专题报告
当你努力安慰身边那些遭受伤害的人们时,请你不要简单地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之类的话,那可能是当事人最不愿听的话。如果他们没有对你的劝慰做出直接的反应,那不一定意味他们就听从了你的劝慰,而可能意味着你的话不中听﹐或你不懂他们的心。
——《我想从哈佛大学转学》《登天的感觉》 第63页
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十分微妙、细腻而富于情绪变化的工作。一方面,它要求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设身处地地感受其内心体验,并做出积极的、恰如其分的反应。另一方面,受导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转变也可能由于各种内、外界的因素而出现不断的反复或言行不一。凡此种种都说明心理辅导不可能是一日一时之功,它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细致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心理辅导的一般操作原则》《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第127页
做心理咨询一定要善于多提问题,多做联想﹐为的是助人清除掉埋藏在心底的“垃圾”。因为来询者常常是当局者迷,如果咨询者不能帮助他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势必会跟他迷到一块去了。
——《万般内疚为了谁》《登天的感觉》 第139页
[1]回音板(sounding board),指教堂里讲坛背后的竖板,它起着扩音和反射语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