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佛纪录
(2008-06-24 08:54:05)
标签:
岳晓东打工哈佛大学比尔.盖茨杂谈 |
分类: 哈佛读书故事 |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我曾拥有几项纪录。
第一项纪录是我曾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大陆留学生中修课最多的一位。
一般博士课程只要求修12-16门课就够了,但我这人太贪心,修足了18门课尤嫌不够,还旁听了两门课。修这么多课无疑增强了我的知识面,却也使我学习疲于奔命,每天都过着EE的日子(Excited & Exhausted: 兴奋并疲劳着)。特别是有些课程要在其它校区上课,往往是上一堂课大半天就没了,其疲惫不堪更是一言难尽。在那段岁月里,能睡个懒觉当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了。
另一项纪录是我曾是哈佛大陆留学生中打工经历最丰富的一个。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我曾先后干过助教、助研、图书馆员、电脑房助理、推销员、门卫、邮递员、帮厨工、搬家工、清洁工、包装工、粉刷工、铲雪工、花园工、餐馆侍者、洗碗工、外卖工等三十多个工种的活儿。可以说,这粗活儿、细活儿、文活儿、武活儿、能干的活儿,我都干了,真可谓打工皇帝了。当然这些活儿不是同时干的,而是分别干的,不然人再有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
在此过程中, 我曾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长孙詹姆士.罗斯福(James Roosevelt)家清理过地下室,给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拉克(Clark)家擦过玻璃,给美国中国专家费正清(Fairbank)家清理过书,给世界著名谈判学家费舍(Fischer)家修过花园。当然更多的还是在寻常百姓家里干活,反正都是一样的“见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这当中不乏有趣的经历。如1990年感恩节,我在一位哈佛校友家干帮厨的活儿(party help)。与主人闲聊起来,发现他家的祖上竟然是威廉.布莱福德(William Bradford)。此人是随“五月花号”船来美洲大陆定居的第一批清教徒,后又被推举为新移民据点的村长,就是他主持了美洲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1621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369年后,我能与他的后人共度此佳节,真不枉我在厨房里忙乎了一场。
但最令我自豪的哈佛纪录还是我曾在哈佛大学计算机房连着熬过三夜。
88年5月间,我为了及早完成自己的期末功课,曾接连在哈佛大学电脑房熬夜三天(它24小时均开放)。在那几天内,我白天照常上课,打工,去图书馆等地;晚上我来到电脑房做功课,困了就爬在桌旁睡一会儿,醒了接着干。如此到了第四天早上,电脑房的主管走到我的桌前问:“你是不是连着三个晚上都在这里熬夜做功课的?”
“是的,”我机械地回答。
“那你真够了不起的!”他赞叹道。
“没什么的。”我木然地回答。
“你应该感到自豪的,”那主管向我敬了一个美式军礼,然后凑近我再说:“小伙子,你知道吗,10多年前,当我刚开始在这里工作时,也曾有一个小伙子在这里连熬了三夜。他原本是学数学专业的,却迷上了计算机,到了不吃不睡的地步。后来他干脆从哈佛休了学,回到老家去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干得相当不错,去年还上了杂志封面。有朝一日你见到他,可给我带个好。”
“那小伙子叫什么名字?”我好奇地问。
“比尔.盖茨。”那主管说。
“比尔.盖茨。”我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记住这个名字吧,”主管又说:“至少你们俩人都拥有在我这里连熬三夜的纪录”。
比尔.盖茨,他还能创造什么纪录?我当时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