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论语》中“乎”字共有148例,其中做语气词的有123例。语气词的“乎”一般只用于句末,依据不同的句意而表示不同的语气。
一. 表疑问
表“疑问”的“乎”字大致有两种情况。
(1)
A问有无
1.
2.
3.
4.
5.
6.
7.
8.
9.
10.学礼乎?
1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12.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13.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B问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C问可否
1.
2.
3.
4.
5.
6.
D问情况
1.
2.
3.
4.
5.
6.
7.
8.
E问结果
1.
2.
3.
4.
F问同异
1.
2.
3.
(2)
1.
2.
3.
4.
二. 表测度
表测度是指根据某种现象,对事物的内情或将出现的情况有所推测却不能断定。用“乎”表示。常和语气副词“其”、“无乃”等呼应,表示测度事情发生的时间、原因、情况、结果和趋势等等,而“其……乎”是测度句常使用的句式,可译作“大概……吧”或“可能…..吧”。
(1)
1. 无乃为佞乎?
(2)
1.
2.
3.
4.
5.
三. 表反诘
表反诘是指在表达对某事的看法时,为加强表达的效果,把要表达的意思从反面用诘问形式提出。“乎”字在此中表反诘的用例很多,有的放在中心意思前,起提出下文作用;有的放在中心意思后,对上文起评论或结论作用;有的反诘表示建议、献策;有的表示进一步逼问;有的表示谦虚态度;有的用做问答中的答语等。
常和“不亦”、“其”、“无乃”、“可”、“敢”、“能”“何”等词配合构成表示反诘的固定格式
A“不亦……乎”式。是“不也是……吗?”的意思。
1.
2.
3.
4.
5.
B“何……乎”式。是“怎样……呢?”或“何必……呢?”的意思。
1.
2.
3.
C“曾……乎”式。是“难道……吗?”的意思。
1.
2.
D“无乃……乎”式。是“岂不是……吗?”的意思。
1.
E“其……乎?”
1.
2.
3.
F“能……乎?”
1.
2.
G“盍……乎”。是“何不……呢?”的意思。
1.
H“不……乎”式。
1.
2.
3.
I其他表反诘的句式
1.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2. 予死于道路乎?
3.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四. 表命令、劝诫、恳请等
1.
2.
五. 表感叹
“乎”表感叹,能表达多种不同感情的语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接在简短语词后面构成独立成分,一是单独接在句子末尾,可译为“啊”或“吧”
A乎跟在单词后构成独立成分,表感叹。
1.
2.
3.
4.
B“乎”置于形容词和重叠式形容词后面,构成形容词句,用于赞美或忧伤的感叹。
1.
2.
3.
4.
5.
6.
C“乎”置于句末,配合句意以感叹表示相应的感情
1.
2.
3.
4.
5.
6.
7.
8.
9.
10.吾其为东周乎!
11.必也亲丧乎!
参考书目
《古汉语研究论文集》
古代汉语研究室编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古汉语虚词》 杨伯俊 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