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宝贝33个月八一猴头城堡宝贝独处自由 |
分类: 育儿心得 |
http://s6/bmiddle/5349ca11hbe019caba395&690
我们家那俩男人发生了点“矛盾”。
事儿不大,可“火气”都不小,貌似双方的理由都很充分,让我的劝解工作陷入两难。
“妈妈,我上公共汽车,爸爸非要抱我,我下公共汽车,爸爸也抱我,他不让我自己走!”八一告状中……
“车那么高,他非要一个人上下,多危险,人家司机都等得直着急!”老猴头满腹委屈。
“哼!我才不要你抱呢!我都是大宝宝了,你这个坏爸爸!儿子做厉害状。
“等你长大了,让我抱我还不抱呢,你这个臭儿子!”爸爸似嗔似怒、不可奈何……
这样的嘴仗最近频频发起,儿子不断地强调“我已经是个大宝宝了!”而爸爸却总是满心顾虑,怕这怕那,不敢放手。直到有一天,八一用一系列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已长大!”让爸爸妈妈感受颇深、唏嘘不已。
http://s1/bmiddle/5349ca11hbe019331f230&690
2012年4月14日
一家三口在春光中已经“拉练”了5个多小时,宝贝仍然兴趣盎然。
面对爸妈提出的“回家”要求,八一宝贝一票否决。
对于爸妈提出的“那你自己玩吧,我们先回去了。”的建议,八一深表赞同“好的,爸爸妈妈走吧,我自己玩,再见!”
老猴头和我相视无语,又不甘心颜面扫地,于是硬着头皮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满以为走不出几步,这小子就会紧追上来,可是我们错了。偷偷望去,八一根本没有理会我们,一个人兴高采烈地朝反方向飞奔,连头都没回。
眼见着小身影越走越远,两个大人心里没底儿了,于是远距离悄悄地尾随,尽量不让他游离出我们的视线。
小人儿溜溜达达地沿着江滨广场从南向北行进,一个人自如地上下楼梯,一会摸摸小树枝,一会又骑在公园周边的铁链上荡秋千,没有左顾右盼地寻找爸妈的身影,好像一个人散步很快乐。
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八一仍然自己开心地玩着,好像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穿梭的人流并没有对他产生丝毫的影响,他竟然主动凑到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男孩身边,和人家说着什么,然后又比着跑起来,还像小鸟一样撒欢地伸开了双臂。小男孩的妈妈很好奇地不断观望着八一的周围,她也许也奇怪,这么点的小孩子怎么会一个人出来玩?
十分钟过去了,八一仍然保持着镇定,我却变得心绞忙乱,于是撇下准备继续观望的老猴头一路小跑着追上儿子。
看到妈妈,臭小子没有一点惊喜,反而很平静地问“爸爸呢?”
“你看他那镇定劲儿,哪像一个还不满三岁的孩子呀!”随后赶来的老猴头无限感慨。
“这么小就这么有主意,长大了还不得更不服管?媳妇,看来以后还得咱俩相依为命呀!”老猴头感慨无限……
呵呵,是呀,本来想要挟人家回家,可这小子却将计就计圆了自己一个自由的梦,看他那随心所欲、开心快乐的样子,我们的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难道自由的感觉真就这么好?
晚上,睡熟的八一呢喃地说着梦话“昨天晚上(昨天下午),爸爸妈妈不在,我真舒服!”我和老猴头面面相觑,我们被彻底雷倒!
http://s15/bmiddle/5349ca11hbe019d67e30e&690
2012年4月15日
虽然天气有点阴,可仍然没能阻止住我们出去玩的脚步。
文化广场上那个全市最大的充气城堡成为八一宝贝此行的首选。购票时我还有点担心,害怕八一和里面横冲直撞的大孩子们发生冲突,担心他不能独立地面对“高山险坡”的挑战。于是,我心怀忐忑地站在“城堡”的门外远远地观望,经过30多分钟的观察,让我不得不对儿子刮目相看。
八一进入“城堡”时,里面已经有六七个孩子在玩了,他们大都五六岁左右,八一在里面是最小的,可这好像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一个人开心地爬上爬下,很快,便和这群小哥哥打成一片。
远处的气垫滑梯上有一个大孩子在玩,八一好像和他说着什么,短暂的交流后还很认真地点着头,然后便和小哥哥比赛似的爬了上去。
“城堡”里有一个高高的小堡垒,堡垒里的障碍气垫有一米多高,只有攀爬过去才能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八一开始跃跃欲试,可几次都没能成功。“穿袜子太滑了!脱了!”宝贝貌似找到了爬不上去的原因,一个人跑到“城堡”门口,边说边麻利地把脚上的袜子拽掉。
接下来的尝试依然很艰难,障碍气垫高又陡,八一像只小壁虎一样攀在上面却过不去,上去滑下来,滑下来再接着上……
我有点着急,想让老猴头进去帮帮他,就在这时,我们看到一个已经爬上去的小哥哥正努力地伸手来拽八一,虽然没有成功,但让人感觉却那么温暖。接着又有一个大孩子走过来,感觉他在教八一越过障碍的技巧,八一尝试着照做,哈哈,这次竟然成功了!
爬上了制高点,几个小哥哥接二连三地从一米多高的台阶蹦下来,我紧张地观察着八一,担心他模仿小朋友直接往下跳。哈哈,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见他先坐下来,然后又翻过身趴下来,屁股冲下平安着陆。
接下来,我发现八一俨然成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中心”,他像个小大人似的组织小朋友玩起了“救火”的游戏,好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然后再“惊慌失措”地逃跑,嘴里大声喊着“着火了!快救火呀!快打119!”
身边一个小男孩的妈妈不知所措,连忙把孩子叫到身边问“怎么了?”“我们在玩呢!”小男孩回答。我忍不住笑起来,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们在家里经常玩的“防火”游戏,哈哈,八一这小子,竟然把在家里玩的游戏搬到这里了。
之后的时间里,在小堡垒里努力向上拽八一的那个小男孩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一会要看八一衣服上的托马斯,一会又和八一一起挤在一个小汽车里,八一还很“哥们”地搂着人家的脖子,很酷的样子。
很遗憾,那天没带相机,否则我一定会认真地记录下这可爱又感人的一幕一幕。
http://s5/bmiddle/5349ca11hbe019fa6eaa4&690
游戏结束了,八一从“城堡”里出来,我们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八一,希望他能给我们讲一讲在“城堡”里发生的故事。八一小大人似的向我们描述了当时的一切。
“我爬不上去,小哥哥往上拽我,他说,你太沉了,我拉不动呀!”
“小哥哥可真好,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我不知道呀,我们都没说叫什么名字呢。”
“哦,那后来呢?”
“后来一个大哥哥来帮我,告诉我怎么上,我就上去了。”
“你和那个小哥哥挤在车里干嘛呀?”
“我们开车呢,我是司机,他是乘客!”
“哦,那你们成为好朋友了吧?”
“是的,妈妈。”
“现在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了吗?”
“知道了,他叫张富奇。”
http://s8/bmiddle/5349ca11hbe019b692f77&690
有感而发: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那段时间,八一可以很镇定地处理一些事情,不害怕、不胆怯,享受着当“大人”的乐趣,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同样是爸妈不在身边的那段时间,八一可以利用最短的时间融入小朋友的圈子,并且凭借自己的亲和力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心人物”,这些表现是我们绝对没有想到的。
“我是大宝宝了!”难怪八一最近总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事实证明,孩子真的不需要家长过度的包办代替,他们其实早就具备了一些能力,只是我们非要事必躬亲。过度呵护,我们让孩子错失了许多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不敢放手,恰恰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孩子们独处的能力......
做父母的都有一颗“放不下”的心,虽然我们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我们振翼飞翔;
做父母的都有一颗“爱不够”的心,因此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包办代替,即使骨子里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立、坚强……
孩子们呢?
虽然他们还很小,可是已经开始尝试着游离于父母的目光,哪怕是片刻的独立和自由也会让他们欣喜不已、快速成长!
所以,适当地放手吧,给孩子独立自由的成长空间,你会发现,宝贝在你不经意间已经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