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2010-12-31 07:50:56)
标签:
杂谈怀念母亲爱的结晶尿毒症闯关东 |
分类: 聆听心语 |
妈妈离开我已经整整三年了!
那天去看母亲,我痛哭流涕。
母亲长眠在一座风景秀丽的高山上,蓊郁的树林、烂漫的山花、潺潺的溪流,夏天这里是枉若仙境的天然氧吧。虽然现在已是数九寒冬,山上的积雪厚的没过了脚脖,但晴朗的天空、新鲜的空气、无风的宁静丝毫没有让我们感到登山的艰难,亲属们都说“这老太太还是这么替人着想!”
老猴头支持我写,他说妈妈三周年祭日到了,你应该写点什么,怀念母亲,也可以让咱儿子长大后看看,知道姥姥是个多么慈爱善良的人!
可是,提笔对于我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还未落笔,泪先落下!
永远忘不了2008年1月2日那天的清晨,刚刚六点钟,手机忽然响起,是父亲打来的电话“你回来一趟吧,看来你妈得上医院了!”我慌乱地穿着衣服,还没等衣服穿好,手机再次响了起来,这次话筒的那一端传来了父亲慌乱急促的声音“你还没回来呀!你妈快不行了,你快点呀!”我的头嗡的一声,手脚哆嗦成一团,好不容易穿好了衣服,边往外跑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希望在我赶到家之前,医生能够救回妈妈。
狂奔着回到娘家,医生很无奈地冲我摇摇头。妈妈安静地躺在床上,脸色红润,象平日那般安详地熟睡着。“妈~”我轻轻地喊着,可是却再也听不到母亲清脆的回应。摸着妈妈的脸、握着妈妈的手,还是那么柔软、温暖,我不相信此时的妈妈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弟扑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我表情木然行动无序地埋头在衣柜中翻找,我要马上帮妈妈找到出“远门”要穿的衣裳,我没有时间痛哭,我要先帮妈妈收拾好行囊……
爸说,妈妈去世的前一夜,折腾了一宿,发热、吃药、呕吐、再吃药,她不停地往嘴里倒着药面,她希望这些救命的药面能将她留在孩子们的身边,睁着眼盼着天亮……“为什么不送医院呢?”“你妈不去,她怕影响你们休息。”好容易到了清晨六点钟,爸说要给我打电话,妈妈还不让,她说别这么大早地折腾孩子,让他们多睡一会儿!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是妈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躺下后就再也没起来,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我们,让心爱的孩子们没了娘!
母亲离去后,我一次次陷入深深的自责不能自拔。恨自己没能在头一天坚持着把妈妈送到医院,恨自己不该在头一天晚上那么早就回自己家,没能多陪陪妈妈。“妈,我走了,家里泡了一大盆衣服呢!”“走吧,衣服不脏不用老洗!”妈妈总是最心疼我的那个人,这是我们娘俩的最后一次对话。
依稀记得妈妈曾和我讲过她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妈妈是个苦命的孩子。五岁的时候失去母亲,十几岁陪爷爷闯关东来到东北,寄人篱下在亲戚家中,活没少干,饭却吃不饱,刚想再添点饭,一看到人家的白眼便只能悄悄地把碗放下;虽然学习很好,但却没钱继续深造,有幸遇到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才被推荐上了不用花学费的师范学校;工作后,工资没多少,自己在外面省吃俭用却仍然惦记着老家的亲人,无条件地满足家人的要求,经常买来东西寄回去,自己竟然只能靠一条单裤渡过东北的寒冬......
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她总要先替别人着想,把自己放在一边。
嫁给了爸爸,妈妈成为了一名军嫂,为了不影响爸爸的工作,她坐火车跨越几个省份到部队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后来妈妈还经常玩笑似的对我们说“一本结婚证,两个行李卷,二斤水果糖,我就这么简单地把自己嫁出去了。”
有了我之后,爸爸还在部队服现役,妈妈自己带着我住在单位的宿舍,工作生活完全靠一个人打拼,吃苦受累自不必说。难怪后来每当我向妈妈抱怨和老猴头聚少离多的日子时,妈妈总会这样说我“你要支持他,不要总牢骚!”
妈妈总是这样善解人意,把个人得失放在一旁!
在我们的大家族中,妈妈有一个很有趣的称呼“佘太君”。这是爸爸家里的晚辈们给妈妈起的绰号。爸爸家的亲戚大都在农村,过去日子不好过时,经常成帮结对地进城“串门”,妈妈便责无旁贷地替爸爸担负起了接待的任务,经常是第二锅白面馒头刚出锅,第一锅已经被吃光,忙活了好几个小时的妈妈到头来自己还要饿着肚子。妈妈从不嫌弃这些“穷”亲戚,她不嫌麻烦、不怕脏累,用一颗真心去对待他们,谁家两口子打架,她主动出面劝和,谁家过日子遇到困难,她不计得失出资出力支援,因此在这一大群晚辈当中很有威望。
妈妈总是这样乐观,永远都是那样坚强!
妈妈患尿毒症已经12年了。尿毒症也叫做慢性肾衰竭,肾脏功能已经完全衰竭的妈妈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12年来她靠血液透析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胳膊上上万个针孔无声地记载着这些年来妈妈的坚强与勇敢。
透析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被引出体外的血液通过专业的净化机器进行过滤,然后再循环回体内,长达五个小时的治疗过程让人感觉肢体麻木相当疲惫,可妈妈却坚持着,从不言声;患有尿毒症的病人因为肾脏失去了功能,所以在饮食、饮水上必须要严格控制,十二年来,妈妈从来没有畅快地喝过汤汤水水,吃过水果,对病情不利的事情她从来不做,妈妈的理由很简单“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在病房里,妈妈是年长患者的朋友,是年轻患者的贴心“老妈”,是医护人员的知心阿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愿意和妈妈说一说,唠点心里话。在病房里,妈妈是大家的“评判官”,遇到什么事情争论不清都会这样说“不信,你去问孙姨,孙姨什么都知道!”在病友中,妈妈是大家的榜样,遇到不配合治疗的病人,医生总会说“你们真该学学孙姨的那份毅力!”
妈妈总是最受尊重的那个人,因为她知识渊博、慈祥善良!
家里有了小狗剩后,妈妈更开心了,用她的话是“活的更起劲儿了!”淘气调皮的小家伙在奶奶面前会变得乖巧听话,因为奶奶有办法“对付”他。
清楚地记得小狗剩抱着小枕头主动要求睡午觉的情景。问他不是不喜欢睡午觉吗?他会振振有词地说“奶奶说了,我的脑袋里有个叫垂体的小种子,只有睡觉小种子才能休息好,我才能长大个!”
当我们几个大人被小狗剩“我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追问的不知所以时,妈妈的回答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爸爸和妈妈很相爱,所以来自爸爸身上的一粒小种子和来自妈妈身上的一粒小种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你。孙子,你是爱的结晶!”为此,小狗剩开心了好多天,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不象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那样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他是爱的结晶!
妈妈走了,带给我太多的遗憾。我经常看着可爱的儿子想着母亲。
如果妈妈还在,她一定会被这个可爱的小家伙逗得笑不停,一定会教给我更多难得的育儿知识,一定会……
其实,只要妈妈在,哪怕她什么都不做,我都很开心,我只要妈妈能陪在身边不再离开……
天堂里不再有病痛、不再有烦恼,愿妈妈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