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看《地球与宇宙知识》课例有感

(2012-08-03 22:05:29)
标签:

科学

学习

学生

实践

仪器

杂谈

分类: 教育心得

在学习中认真观看了《地球与宇宙知识》课例后我有很深的感受:

一、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好的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传统的提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施中不尽人意,教师主导,导得过多,导得过细,学生总是在教师铺设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但是在课例中,教师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三、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地球和宇宙各种知识后,显得十分兴奋和激动,学生们懂得热爱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了,并且以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在生活中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了。

这主要是因为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在学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的同时,在科学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棘手的问题:

一、课堂活了,纪律松了

我们的科学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这样“乱”与“活”相互矛盾的问题,让教师不知所以然,一方面,要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走自主探究的路子。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宽松,问题敢提了,异议敢说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另一方面,在重建新型课堂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也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有些“控不了”了,一些学生往往到下课也是一无所获,教学质量不高,让人比较茫然。

二、探究活动需要器材,配套仪器严重不足

小学科学课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而科学探究离不开的科学实验,要做科学实验就会用到实验器材。《自然》课改革为《科学》课,但在教学仪器方面,原来学校配备的小学自然教学仪器大部分已经不适合新版科学教材,并且仪器老化或者损失和丢失现象严重,新教材教学仪器配备又不到位,教学仪器远远不能满足平时上课需要,导致无法实施分组实验,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在复习时只有死记硬背,久而久之,是学生对科学失去了兴趣。这种矛盾尤其在我们城乡结合的学校显得更加突出,这使得我们城乡科学教师叫苦不迭。

三、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上来了,但没时间完成课后拓展性作业

学生非常喜欢科学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不光是在课堂上,课后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课堂准备材料或展开课后拓展性研究。但由于其它学科的作业量比较多,再加上家长的不支持,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研究不能完成,大大减弱了学生对科学的研究,严重打击了教师和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以上各种问题,我相信很多和我处于相同教育环境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一定会遇到,在此与广大科学教师交流,引发大家对科学课教学的反思,营造使用教材、研究教材、改进教材、加强科学一起配置的良好教学氛围,从而推动科学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