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双语天使
标签:
两种语言华语双语新加坡育儿 |
分类: 宝贝成长录 |
针对Chloe入托第一周的表现,老师给的其中一条评语是这样:She is able to communicate her needs well, she speaks comfortably in mandarin and is also fairly conversant in English. 把它翻译成中文,意思大概是说她会说华语,并且也精通用英语。我看了这个老师的评语后就一直在想,Chloe在托儿所通常是说华语,还是说英语呢?还是说话的时候同时应用了两种语言,就是中文和英文参在一起讲?!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这都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打从Chloe出世,我们都是采取双语教育,换言之,就是同时用华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来和Chloe沟通,我们有时和她说华语,有时说英语,大多数时候我们先用一种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意思,然后还会用另外一种语言来重复说多一次,就比如:
1)
2)
3)
4)
5)
这也导致了Chloe经常把两种语言合二为一学成一种“混合语言”,就比如她会说:“I want 喝water!”意思是说我要喝水! 她说:“我要吃egg!”就是说要吃鸡蛋! 她说:“这是mine的! 记得她第一次说这句话时,我和孩子的爸都愣住了,我们都不明白她在讲什么,其实她是想说:“This is mine one!” 还有这句话也让我们感到很好笑:“我住在第eight楼 !应该说我住在第8 楼!
或许是因为父母经常说两种语言的关系,Chloe在语言发展方面真的是比较慢,据说孩子不容易在同一个时间接受两种语言?Chloe到了两岁过后,进入托儿所过后才渐渐地能说更多的话。即使现在要3 岁了,我们也还是觉得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如其他的小孩那样滔滔不绝,能够和成人对答如流。而且经常在说话的时候同时应用两种语言,具体的说就是就是中文和英文参在一起讲。当然,Chloe在会话方面不突出并不代表她不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和Chloe用任何一种语言说话, 她都听得懂!老师也是这么说!或许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要给孩子时间去同时掌握两种语言。
我相信我们其实和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想法,从小让孩子学好华语是因为华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必须“不忘本,留住根”,华人如果不会华语就很不像话; 而英语又是英语是世界上最通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不学是不行的!更何况,新加坡所有的托儿所和幼儿园都是实施双语教育,如果我们在家只用一种语言和孩子说话,担心孩子在进入托儿所时只会听懂一种语言,而若要等到孩子进入托儿所后才给他们学第二种语言,就怕是起步太慢了,因为竞争力很强,每个父母都有怕输的心态!我们也不例外!
至今我们的孩子在两间不同的托儿所学习过!我们也发现校方都会为班级各配备一名英语教师和一名华语教师,让这两位老师分别运用两种语言对儿童施教。而根据新加坡的教育部认为双语教育应从幼儿抓起,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从幼儿时期开始实施双语教育。 我觉得新加坡在这一方面的教育蛮成功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已经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
记得我曾经和Chloe之前就读那间托儿所的前校长交谈过,那时是因为Chloe对班上新来的印度老师产生抗拒,一直哭闹说不喜欢新的老师。那校长就解释说班上分别有一个华族和非华族的老师的确有好处,因为非华族的老师肯定只是说英语,换句话说这样能更严格划分语言使用界限。如果由一位华人老师负责教英语的话,那位老师还是有可能会和学生说华语,如果那一位老师有时说英语又有时说华语的话,那学生听了就会可能有点困惑。而且我们也不能够因为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让那位学生换班级或者换老师,所以必须帮助孩子解除对异族老师的障碍,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不同种族的同胞能让孩子更能融入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都说在新加坡受过教育的都能通晓两种语言, 就比如Chloe现在的班级英文老师虽然是一位印度同胞,不过,她听得懂华语,所以,基本上她都明白孩子们需要些什么,因此,我也不担心孩子在学校会发生鸡同鸭讲的问题。
在等待我们的第二个孩子的降临,我们还在考虑是否应该像一些专家所强调那样,让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分开学习两种语言(使孩子掌握语言更容易一些),比如:我们做父母的各使用一种语言和孩子说话,还是我们在家只用一种语言和孩子说话,让孩子去学校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又或者和教Chloe一样,同时用两种语言和第二个孩子说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