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教学案例
(2013-03-27 13:54:47)| 分类: 教学设计、论文 |
|
☆教学基本信息 |
||||
|
课题 |
0的认识 |
|||
|
作者及工作单位 |
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李各庄小学 |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充分理解0的含义。 |
||||
|
☆教材分析 |
||||
|
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充满童趣的小鸟长大飞离巢穴的情境和鸟窝里有几只鸟的问题,让同学们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再通过“想一想”的问题和常用的尺子,电视,温度计等物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0的含义。教学时,教师重点讨论“最后一个鸟窝里一只鸟也没有”用数怎样表示,进而告诉同学“一个数也没有用0表示”。 |
||||
|
☆学情分析 |
||||
|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有了0的一些认识,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 |
||||
|
☆教学目标 |
||||
|
1.能正确书写0,会用0表示一些熟悉的事物。 2.通过熟悉的食物,理解0的含义,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应用。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
难点:理解0的意义,会用0表示一些熟悉的事物。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
创设情境 探究与体验 小结 |
出示挂图,教师讲小鸟打窝的故事 1. 2. 提问:窝里有4只小鸟,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汇报) 师:每次飞走窝里后,剩下的鸟又分别刻意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最后鸟窝里怎么样了?可以怎样表示? 3.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这个0表示什么? 教师出示三幅图(直尺图,电视0频道,温度计0摄氏度图):图上的0又是什么意思? 4. 5.完成教材练一练第二题 |
学生交流并汇报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全体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汇报 |
从学生爱听的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在认识4,3,2,1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小鸟一个一个飞走的过程,探讨出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然后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0的基本含义,再通过生活中的0,进一步拓展0的含义。 发展学生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
|
|
☆板书设计 |
||||
|
0:一个也没有 |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二、教学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让知识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真实生活的感受中认识书本知识,在认识中理解书本知识,在理解中升华书本知识,从而达到会用书本知识。 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学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为,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
||||
|
☆教学反思 |
||||
|
1. 2、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本课教学中,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观察巢穴里的鸟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引导学生知道鸟巢里一个鸟也没有采到就用0来表示。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其二创设了一个学生自由交流(谈谈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进一步体现了0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广泛。 |
||||
|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