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采风行

标签:
四川绵阳文化古镇作协采风摄影山野作品 |
分类: 哥拍的不是风景,是快乐(休闲 |
魏城采风行
前段时间,区作协组织部分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前往千年古镇——魏城采风。
古镇魏城自西魏废帝2年(公元553年)建县,距今1460年。魏城镇,原为绵州所辖魏城县。作为川陕要道——古金牛道的必经之路,过往行人商旅甚繁。历史悠久的古镇自然留下了不少诗文和人文遗迹。唐末诗人罗隐因乱入蜀,经常往来于剑州与绵州之间,在魏城遇见故人蔡氏兄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山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魏城逢故人》)。几百年后任职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僚的南宋诗人旅游,看见罗隐题云“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步其韵作诗一首。前清曾任绵州知州的果亲王文棨也曾作“薄雾初开霁,郊原雨乍晴。荒田关野水,老树抱孤城。山缺云常补,桥危石惯撑。劳人怜草草,马上又诗成。”(《魏城》)。可谓数不胜数。
随行参观了位于绣山村拥有大量唐宋明清以及当代的摩崖石刻造像、七块叠石与寺庙合一而成用着“小窦圕山”之称的石堂院(观)、青杠村的文风塔、牌坊村的贞孝牌坊、位于先锋村目前绵阳境内已发现最为久远唐代摩崖石刻造像的北山院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重修的圣泉禅院和游仙区唯一的道观——玉皇观,见识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随行拍摄了一组照片现发于后,恭请各位朋友指点!提前祝各位周末快乐!天冷了,注意防寒保暖哈!
4
5.一行人边走边看边思索。
6
7.这栋建筑是新修的。
8
9
10.这个建筑建在几个相邻的石头上,颇为壮观。
11.精美的雕刻随处可见。
12.现在是省文保单位。
13.历经沧桑的雕刻今天依然栩栩如生!
14
15.从这个角度看,“小窦團山”这个称谓一点不假。
16
17.再拍精美的雕刻
18
19.远眺
20.俯瞰
21
22
23.古老的题诗只能是依稀可见了。
24
25.下山往回走,回拍一张。
26
二、湖光山色文风塔
27.这个就是闻名遐迩魏城八景之一的文风塔。
28
29
30.魏柳河里的鸭子
31
32
33
34
35
36.不愧为魏城八景之一。山清水秀,山光迤逦。
37
38.忍不住多拍几张。
39
40
三、佛天福地圣泉禅院
41
42
43.拜的文昌帝君。
45.还未完工木刻的龙。
46.有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韵味。
47.盛开的芙蓉花为禅院增色不少。
48
49
50
51
52
53.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途径回乡担任村官带来老百姓致富的“老板”英年早逝张勇任职的铁炉村,下车拍照。
54
四、贞孝牌坊
55
56
57
58
59.牌坊上精美的雕刻与诗文。
60
61
62
63
64
65.必经的金牛古道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唯有这座牌坊还矗立在这里。
五、千年悟道玉皇观
66
67
68
69.下雨了,玉皇观被一层烟雨笼罩着。
六、精美雕刻经(金)柜子
70.大革文化命的杰作——被砸毁的佛像。
71.一株野棉花盛开。
72.这个就是经(经)柜子,这墩石头上雕刻了据说有上个尊佛像。
73
74.历经千年风雨,石头上的佛像仍然惊艳绝伦。
75
76
77
78
79.特写。
80
84.再拍一张全景图。
七、精美雕刻北山院(观)
85.北山院被烟雨笼罩着。
86
87.精美的雕刻让人叹为观止。
88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石刻的《金刚经》,由于时间久远,字迹已经很模糊了。
99
100.形象逼真的雕刻
101
102
103
104
105
106.拍张石刻全景图
107
108.雨越来越大了,行程即将结束。
109,再见,“山水经典 文化名镇”——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