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公园系列之二

诗曰:
古塔苍茫积翠分,江城远隔橹声闻。
延贤山上招提境,香破寒梅一坞云。
又一首:
一塔南山颠,卓笔写云天。
斜阳浸晚棹,倒倾点清涟。
这两首诗同样写的是绵阳南山公园里的南塔。前一首是绵州名士,前清禀生,宣统元年入朝考,官至直隶省候选州判的杨东寅所写《南山寺》。后一首为民国十九年(1930年),时任绵阳县长袁钧游历时所作的《南塔》。
图1:公园大门
南塔位于南山上。南山又名榜山、塔子山、太平山、延贤山,在绵阳城南三里,位于涪江与安昌江交汇处,与东山(富乐山)、西山(凤凰山)、龟山遥相对应,为绵阳市区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古寺名为南山寺,相传为东汉郭玉读书处,寺内原有十贤堂,又名延贤堂,绘庞统、蒋琬、杜微、尹默、李白、陈该、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黄庭坚等十人像祀之,今已毁。寺旁有一塔名为南塔,前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州屠用谦所建,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毁。同治时重建、塔有九层,呈六角状。“5.12”汶川大地震时有损失,现已修复。
图2:公园导游图及简介
图3:公园大门的石梯
图4:公园里的茶园
图5:同上

图6:绿树掩映下的庙宇
图7:同上
图8:烈士墓

图9:烈士墓中的盐亭人刘少林烈士(可巧有赖宁的墓碑)

图10:烈士墓中的盐亭人袁诗尧烈士
图11:烈士墓旁的大树根深叶茂,华盖如野
图12:烈士纪念馆

图13:烈士纪念馆大门边的对联——上联

图14:烈士纪念馆大门前的对联——下联

图15:烈士纪念馆中的盐亭人
图16:绵阳市各辖县解放日期
图17:袁诗尧烈士
图18:袁诗尧烈士创作的《盐亭师校校歌》
图19:袁诗尧烈士创作的诗歌
图20:侯伯英烈士

图21:卢发社烈士

图22:黄绍辉烈士
图23:杜先荣烈士
图24:刘来文烈士

图25:刘忠勇烈士
图26:何丕常烈士
图27:烈士纪念馆后大门的对联——上联
图28:烈士纪念馆后大门的对联——下联

图29:烈士纪念馆旁的大树

图30:修复后的南塔

图31:南山鸟瞰绵阳城
图32:同上

图33:又见南塔

图34:山高水高,这不,这山上还有一个湖

图35:湖旁还有疑是假山的石头
图36:湖旁的竹子

图37:别了,南山公园
图38:再来一张南山公园的标记——南塔
附:绵阳作家,《续
红楼梦》作者周玉清先生撰写,载于2011年10月15日《绵阳晚报》的《南塔整修记》:
绵阳南山之巅有古塔,明末毁于兵燹。清雍正十三年,绵州牧屠用谦复建塔于旧址,共九层。一九五六年地震毁一层,修复后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大地震毁四层。园管理所本着科学维护,修旧如旧之原则,以近似材料,精细工艺,复其旧貌。
今塔已表独立于尘盖之上,卓笔凌霄,如孤峰之出云霓,伴峦岭参差而升降,入倒影摇缀以游曳。甚可彰大观之景象,显盛世之风仪。
至若州府官员,八方郡长,王事暂毕,来此登临。睹宝塔之彩翰,观民风之降升,感利泽及于万物,欣城乡融为一心。礼义兴,民风纯,能不竭精驰锐,迅奋忘我而节概千秋也乎!
又若市井之民,吴姬赵女,八方来兹。拥逸兴而休憩,步悠游于塔基。攘皓袖以流盼,含浓情而乐斯。吟眸顿豁,神态祥怡。笑语声隐,日影渐移。寄销魂于水暖,顾峻塔而神驰。宁不感置身画图而仰一方之谐和也哉!
或乃少年报士,负戟军人,边关稍虞,陌上草熏,延伫留此,登降忘情。览群山之突兀,抚塔体其峥嵘。思前修之尽瘁,感重建而序新。能不南疆北国,柳月边关,铭国士风,寄英雄志,卫国之心昭万古,丹诚其意概九州乎!
更有文人学子,来此徜徉,沧波浩渺,千绿流芳。山色媚,水波长,瞻宝塔以增思,顾贤堂而傍徨。听南山学府书声朗,敬烈士馆前松柏香。能不勤开骏业,奋举鹏程,腾蛟凤,搏云天,争举国之富庶,创况世之文明也哉!
是以宝塔,寄一方风水。宝塔之复,有望于生民,福一方之繁富,启一郡之文明以壮其大观也。余览此深铭于心焉,特为之赋。
加载中,请稍候......